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15 16:10:28 分类:八卦 浏览:348 评论:0
评价唐太宗:
毛泽东评价李世民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唐代的皇帝里,唐太宗,早年的唐玄宗,唐宣宗,都是杰出的皇帝。”“我们认为旧日的封建历史家对‘贞观之治’是渲染得有点过分的。……固然,在唐太宗统治的二十多年间,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比之隋极盛时户数,还不到二分之一。”“魏徵疏文中也说到:‘今自伊洛以东,暨于海岱,灌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封建历史家把贞观时期当作理想的太平盛世,和实际情况是有很大距离的。”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武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
出生年月争议
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对历史发展做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她打击了保守的门阀世族。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一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二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是否为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有否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仕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另外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岑仲勉说,“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11]。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但赵翼为武则天的私生活辩护,说:“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武则天统治的缺失主要是丢失领土,她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对内,因此对外军事,屡有失策。首先在686年主动丢弃了安西四镇,在692年才派王孝杰收复。另外又在696年激起孙万荣、李尽忠的叛乱,使武周期间契丹奚落入突厥人手中。安北都护府在高宗死时尚处在中国统治,而滥杀程务挺、弃用王方翼等名将更使东突厥复国。安北始终没有再收复过。她几乎将太宗、高宗辛苦经营的安北、安西全部放弃了。
评价唐玄宗:
开元年间,玄宗励精图治,任用贤臣,革除弊害,鼓励生产,经济发展,史称“开元之治”。开元十四年(726年)杜甫《忆昔》有诗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虽然玄宗后期怠政,但直到他在位四十三年的天宝十三年(754年),仍是唐代的极盛之世,全国有三百二十一郡,一千五百三十八县,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乡,九百零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户,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口。史载:“户口之盛,极于此”。
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里面不仅有武则天的能力出众,也有时势使然……如果武则天生在男权登峰造极的明清时期,恐怕她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慈禧太后何等厉害的角色,可到头来连菩陀峪定东陵的形制都不敢过分僭越、只能在细节上作文章,就更别说是称帝了。
门阀政治残余
隋王朝时期,科举制度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门阀政治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但是,处于新旧交替节点的唐王朝门阀政治依然“势头强劲”!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寒门子弟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远不及两宋时期。尤其是在唐初,三省六部的重要职位几乎都掌握在关陇世家子弟的手中,甚至连唐王朝的皇帝也出自关陇世家——陇西李氏家族!而这,恰恰为武则天称帝提供了最大的先决条件。
对于关陇世家子弟而言,他们更在乎的是自身和家族的利益,至于谁当皇帝,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陈后主陈叔宝的弟弟陈叔达堂而皇之坐上了唐王朝的宰相之位,还有隋炀帝杨广的小舅子萧瑀……等等等等,甚至连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是隋炀帝的表兄弟!再说女子,与陇西李氏通婚的隋王朝宗室太多太多,其他人就不去说了,就说武则天,她的生母杨氏同样是隋王朝宗室女!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在门阀政治残余相当浓厚的初唐乃至盛唐时期,对于关陇世家而言,改朝换代只是换了一个“大当家”而已,他们仍然是王朝的“四梁八柱”!换言之,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武则天当皇帝,只要不损害关陇世家的切身利益,大家都能接受。女人当皇帝,损害的无非男人的面子而已,并没有伤筋动骨……这也是后来武则天能够轻轻松松收拾李姓宗室的原因所在,因为掺和其中的关陇世家子弟并不多,而这些人才是真正掌控帝国命脉之人!
政治需要
众所周知,武则天曾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妾,在唐太宗去世之后,武则天与唐太宗一众没有生育的小妾一样,被送到了尼姑庵出家。如果不出意外,武则天的一生就将与青灯黄卷为伴了……可意外最终还是发生了。
很多人认为武则天能够重返红尘是因为唐高宗李治顾念旧情。其实不然,即位之后的唐高宗面对六宫粉黛,早就把武则天丢到了九霄云外,正和萧淑妃打得火热呢!武则天之所以能够再次进入禁宫之中,完全是因为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争斗。为了让萧淑妃失宠,王皇后想到了唐高宗的老情人武则天,并将她接回了唐高宗身边,企图引为外援、与萧淑妃争宠!显然,王皇后严重低估了武则天的野心与手腕,此举无异于是引狼入室。结局众所周知,王皇后最终被武则天取而代之。
那么,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是出于真爱吗?同样不是!说白了,还是政治需要。唐高宗即位之初,元舅兼辅臣长孙无忌弄权,严重掣肘了唐高宗的皇权。急于收回实权的唐高宗需要一个切入点、突破口,而废后正是彼时唐高宗最需要的。王皇后背后的王氏家族、柳氏家族正是长孙无忌的“死党”,唐高宗实际上就是在利用废后之事向朝臣释放政治信号。一石激起千层浪,“聪明”的朝臣们立即嗅出了浓烈的血腥味,开始了新一轮的站队!甚至连唐王朝的开国元勋英国公李勣都公开站出来为唐高宗站台。最终,唐高宗完胜,不仅废掉了王皇后,顺带着还拿下了王氏家族和柳氏家族、严重削弱了长孙无忌的势力。
因为在废后事件中“智囊”一般的存在,武则天也获得了唐高宗的青睐,成为了唐高宗与娘舅长孙无忌争斗的重要参谋,甚至“主心骨”。在废后之后,唐高宗与武则天夫妻合作、再接再厉,继续打压长孙无忌一党,最终将长孙无忌逐出了朝堂!唐高宗大获全胜如愿以偿地收回了实权。在这段时期内,与其说武则天是因为美色为唐高宗所喜爱,倒不如说二人是“合作伙伴”更为合适。说白了,武则天之所以能够登上后位,不完全是因为唐高宗对她多么钟情,更多地还是政治需要!颇具政治手腕的武则天来当这个“政治盟友”最合适。
唐高宗的身体
在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强烈的权力欲望,年轻气盛的唐高宗也不可能容忍武则天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只可惜,唐高宗的身体太不争气,随着年龄的增长,“头风病”也越来越严重,发作起来天旋地转、疼痛难忍,严重影响了对朝政的处理。
好不容易从权臣手中收回了权力,唐高宗自然不愿意将权力再还给朝臣,不想再出现第二个长孙无忌!可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谁来帮自己的忙?皇太子李弘尚年幼、那帮亲兄弟更加靠不住!最后,唐高宗别无选择,只有武则天还算“靠得住”。毕竟是自己的老婆,自己倒了、武则天的皇后也就当不成了,只有武则天能够“全心全意”为自己卖命!
平心而论,武则天在掌权初期还是相当低调的,充其量也就是唐高宗的“传声筒”“打印机”而已,一切决策武则天还绕不开唐高宗!但随着唐高宗身体越来越差,武则天的权力也越来越大,这让唐高宗隐隐感觉到了危机。于是,唐高宗开始不断给刚成年的皇太子李弘授权,让儿子“监国”以制衡其生母武则天。只可惜,李弘也是个“病秧子”,自幼患有“结核病”,年纪轻轻便一命呜呼了。自此,武则天几乎失去了除唐高宗以外的一切制约,开始大规模弄权。从李弘死后唐高宗追谥其为皇帝来看,彼时的唐高宗还是手握实权的,只不过病情日重,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武则天的协助,他已经离不开武则天了。
章怀太子李贤上位之后,根基未稳便急于像胞兄李弘当初一样与生母武则天分权,因而犯了武则天的大忌。因为根基未稳,加之父亲唐高宗身体越来越差、已经没有过多精力帮儿子夺权了,他最需要的是稳定、只有稳定自己才能真正善终!最终,李贤在与生母的争斗中败北,被以“谋逆罪”废黜、流放。在李贤被废黜之后,唯一能够制约武则天的就只剩病入膏肓的唐高宗了……
儿子的懦弱
虽然唐高宗病重,但勉强还可以制约武则天。可架不住剩下的两个嫡子太窝囊,唐高宗已经别无选择了!汉高祖刘邦当初为何要留下野心勃勃的吕后?同样是因为不得已。儿子懦弱,必须有强人辅佐,可异姓朝臣哪个能让自己放心?一个都没有!唯有他的生母,虽然可能弄权,但生母总不至于杀了儿子自己当皇帝吧?唐高宗晚年面临的抉择与汉高祖颇为类似,经历了娘舅长孙无忌之事以后,唐高宗已经不相信任何异姓朝臣了,自己的亲娘舅尚且如此,谁还能信?谁还可用?恐怕也只有两个儿子的生母武则天了。为了防止自己死后武则天控制不了局面,唐高宗临终前甚至还书面确定了武则天将来掌权的“依据”。
只可惜,唐高宗也看走了眼、严重低估了武则天的野心。武则天不是吕后,她看上的不仅仅是临朝称制的皇太后之位,她想要当皇帝!唐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失去了一切制约,加上唐高宗临终的“合法授权”,两个窝囊儿子已经无力左右武则天干任何事情了……不久之后,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改立唐睿宗李旦为皇帝。李旦早已明白了老妈的心思:“我的个亲妈呀,您不就想当皇帝嘛,不用您废,我自己退位让贤还不行吗?皇帝这活儿还是您来吧!”就这样,武则天接受儿子的“禅让”,“合法”成为了皇帝……
综上所述,武则天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与唐王朝的政治大背景是分不开的,这也是为何她能够成为皇帝,但宋王朝的刘太后、清王朝的慈禧太后不行的原因所在。同时,早年唐高宗与娘舅长孙无忌的争斗和唐高宗后来身体每况愈下也给武则天的崛起提供了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一切,武则天即便重返红尘,恐怕也只能在后宫之中蹉跎岁月了。
到唐高宗晚年时,两个还有些能力的儿子先后去世、被废,剩下两个窝囊儿子根本无法撑死帝国的大梁,不得已唐高宗只能效法汉高祖之与吕后、留下武则天,甚至不惜“合法确认”武则天将来的权力!只可惜,唐高宗严重低估了武则天的野心,她已经不甘心当第二个吕后了!唐高宗一死,武则天失去了最后的制约,两个窝囊儿子已然回天乏术,只能任由老妈折腾了……当然,武则天本身卓越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没有金刚钻,怎么揽瓷器活儿?武则天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就算老天爷给再好的条件,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