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12 03:55:23 分类:国考 浏览:281 评论:0
Al大数据一键推荐高考志愿填报方案并不一定对于所有的学生是靠谱的。因为大数据通过大量的整理和分析才可以得出你适合上哪些院校,但是选择大学还是要靠自己的。因为每个人对于学科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以及未来要选什么专业也是不确定的。但是一定不要一味的去依赖大数据推荐的大学去填报志愿。
在高考结束之后,家长和考生就要面临一轮新的考试,那就是志愿填报,我们去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会有许多的志愿填报信息映入眼帘,等我们把自己考的高考分数输入进去之后,这些大数据就会自动给你推荐你适合上哪些学校,以及学校的升学率是多少。但是他只会给你推荐你适合上什么,具体的分析还要通过花费一定的金钱才能得到更值得相信的信息。而且这些录取概率就是依照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给出的。而不同的Al志愿填报软件给出的概率也有差异,这让许多的人产生了迷惑。
有许多的高三老师也是建议报志愿的时候,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因为这些大数据志愿填报无法替代我们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要选的专业,个人择业是不是适合自己能力,兴趣和爱好。这几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充分的了解个人潜能,在一定的专业选择之后,会在未来的工作方面才会更准确,更客观的适合自己。
如果要是经常利用大数据来填报志愿的话,很有可能让软件根据大数据推算出的专业录取分数线抬高,也会让许多的考生面临着困惑。所以说这些大数据志愿填报信息可以当成一个志愿填报的参考工具。我们并不能把他们当成自己报考志愿的神器。
6月23日迎来高考揭榜日,分数出来后报志愿成为了最头疼的事情。俗话说得好,“考得好不如报的好”,考生们又面临“第二场高考”。
过去高考之后,一些家长往往会带孩子咨询所谓的“专家”,花费大量金钱为孩子定制一套志愿方案。不过,对于2017年的考生来说,高考志愿有了新的选择——用人工智能辅助自己填报高考志愿。
为什么人工智能也能帮你填报志愿
过往考生报考志愿时往往很盲目,只是根据热门专业、热门学校或者自己一知半解的偏好选择志愿,但填报志愿往往要根据个人分数、专长、性格、兴趣偏好等各方面因素来综合抉择,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复杂的系统同样可以条分缕析,最终把它具像化,而最好的手段就是人工智能。百度上线了“小度高考”,用手机百度搜索“高考”,点击进入“高考咨询室”,就能和“小度高考”机器人对话。它将所有影响考生填报志愿的因素,如学校往年录取记录、录取名次、学校排名、热度、招生政策、专业等纳入其中,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来推荐靠谱、适配的高校、专业。
在和小度高考对话的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获取关键信息,甚至为综合历年高考大数据,为考生提供性格测试、分数分析甚至是院校推荐等一系列的功能。
对于考生来说,通过性格测试以后,综合自身的兴趣专长,可以框定专业范围,再在这个专业范围内根据地域、分数等综合因素不断缩小选择范围,最终确定和自己最匹配的学校、专业。
特别是在选择学校时,分数刚过投档线很容易出现被调剂或者“撞车落榜”的情况。人工智能在通过历年分数分析各个专业的分数段时很有优势,能够让考生在脑海中形成印象,让分数能够和专业分数线尽量匹配。这种方式科学依据更强,相比于过去考生只能考老师建议、家长建议或者是自己主观猜测来填报志愿,人工智能分析志愿专业性更强,而且会让考生每一分都物有所值。
“对话式”人工智能正在连接一切
表面上看,小度高考只是百度人工智能的小产品,其实这正是对话式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人工智能正在影响高考,还在连接我们的生活。
这一产品实际上也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潮流的一个缩影。百度总裁陆奇2016年担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的时候,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人工智能:人与世界之外的第三极》中写到这样一段话:我们现在是通过键盘和鼠标与机器展开对话的,这是因为机器还不够智能,但在未来,很可能是我们和机器直接展开对话。
在陆奇的理念中,对话本身就是一个平台,让各种知识、信息与服务都运行在“对话”其上,并形成生态环境的基础平台。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对话,即是解决各种问题的一种路径和方式。
这个理念当时在微软Build2016上被称作为“Conversationsas a Platform”(CaaP),也就是“对话即平台”的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如果说的更浅显一些,那就是人们能够通过人和人正常交流的方式,来与机器进行沟通,以此来获取信息和服务。
对话式人工智能所研究的人与机器的对话,正在创造的是全新一代的人机交互方式。人工智能可以和人类对话,给人类的行为做出诸多判断和决策。人工智能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和现在的互联网一样,成为连接人与世界的桥梁。
但是这也是返璞归真的体现,因为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是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交互的,只是因为PC、智能手机没办法达到人的智慧,所以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才出现了键鼠式的交互方式或者是触摸屏的交互方式。
落地的人工智能才有应用空间
陆奇来到百度后,这个理念明显得到了强化,而且对话式人工智能的思路明显更为开阔。尤其是今年大力推动的DuerOS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正在悄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汽车、家电、手机等产业链不断被联想、HTC、海尔等厂商接受。相比于仍处于实验阶段的小冰,DuerOS落地速度显然更快。
这个理念显然是符合如今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潮流的,2015年亚马逊曾经推出人工智能音响Amazon Echo,这个看起来很蠢笨的产品在2017年突然被热捧,核心原因非常简单——看似蠢笨、简单的音响正在通过对话的方式给美国人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服务。亚马逊让Echo接入的服务越来越丰富,两年多下来,Echo 已经成为了语音控制智能家居的入口,连原本应该是 Google 智能家居大脑的 Nest 也接入了 Alexa 助手。
谷歌为了迎头赶上,在今年的2017 Google I/O 上,掏出了自家的音箱Google Home。苹果也试图在明年上市Siri音箱。
但归根究底,这场围绕智能音箱的大战还是基于对话式人工智能这个框架。对于中国人来说,生活场景显然不仅仅只是家中,而且也更不可能只是一个音箱而已。为了适应中国的场景,必须把对话式人工智能的场景搬到更多更丰富的地方,尤其是物联网领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落地。
所以,百度的做法和前几家还不太一样,其思路更加开阔。不仅仅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也在不断覆盖到汽车、手机等所有硬件产品上。百度的DuerOS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是“连接一切”的最佳缩影。
百度DuerOS基于百度搜索的信息和服务,支持10大类目的100余项功能,构建满足用户各种需求的生态资源和服务,让用户通过对话方式获取信息和服务,已为汽车、冰箱、机器人、电视机顶盒等一系列智能硬件产品赋予了与用户自然对话的能力。DuerOS也在不断渗透进入物联网产业,和合作伙伴开发出DuerOS智慧芯片,正在将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完善智能物联生态。DuerOS甚至还构建起了开放平台,支持更多开发者参与其中,将自家产品连入DuerOS,一方面获取DuerOS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也反过来丰富DuerOS的服务内容。从目前的趋势来看,DuerOS之于百度,或许就像Android之于Google。因为在百度看来,颠覆移动、PC操作系统,未来承担起连接一切重任的很可能就是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
2003年10月,有“Android之父”之称的Andy Rubin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创建了Android Inc。2005年8Google收购Android Inc。转折点在于2007年7月谷歌组建的一个全球性联盟组织——开放手机联盟,Google开放了源代码,这让全球看到了Andorid这一开发潜力的潜力股,Andorid也因此繁荣至今。
在移动互联网长期徘徊缺乏进展,所有人都在盼望下一个平台到来的时候。百度正在通过开放DuerOS的方式,打造下一代连接一切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