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2 08:27:07 分类:军事 浏览:415 评论:0
晚清,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时代。在洋人坚船利炮之下,清廷割地赔款,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清朝其实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队伍,曾与英国、葡萄牙等海洋霸主都打过仗,并且屡败对手。既然如此,这支海军后来为何会神秘消失呢?
1809年秋,香港偏西海域,一支由清廷、英国、葡萄牙三国组建的联合舰队,数十艘战舰,正向香港大屿山进攻,他们要围剿的是一个叫“红旗帮”的海盗队伍。然而,这支强大的联合舰队却大败而归。
红旗帮事先得到情报,在联合舰队进攻大屿山的同时,派出水军奇袭广州城。联合舰队大本营遭袭,只得停止进攻火速回援,途中又遭红旗帮埋伏的水军伏击,损失惨重。此役,历经九个昼夜,红旗帮仅伤亡40余人,联合舰队几乎被打垮。
清廷大为恼火,又接连派出海军围剿红旗帮,然而还是没能挽救败局,浙江水师提督徐廷雄、虎门总兵林国良先后被毙,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被生俘,清军先后20多艘战舰,300多门火炮被毁,两广总督也因剿寇不利三易其人。
红旗帮本就是伙海盗,为何连海上霸主英国、葡萄牙都无可奈何,清朝的正规海军更是不堪一击呢?说他是海盗,其实红旗帮比正规军更加强大,鼎盛时期的红旗帮拥有600-1000艘海盗船,其中能参加海上战斗的舰船就有数百艘,并且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火炮1200余门,4万余部众。红旗帮无论从战船、火力都完全不输清朝海军,可以说是清朝当时最强大的一支海军。
有趣的是,这支海军的首领竟是个女人,她是郑一嫂。郑一嫂原姓石,乳名香姑,1801年被海盗头子郑一劫持,此后成了郑一的贤内助,被称为“龙嫂”。1807年郑一在出海时遇上台风,坠海身亡,“龙嫂”顺利成为红旗帮的新首领。
郑一嫂虽是一介女流,但却足智多谋,很善于收拢人心,几万人的海盗部队被她管理的井井有条,海盗事业蒸蒸日上。郑一嫂和郑一有个养子叫张保仔,和郑一嫂年龄相差不大,郑一死后,张保仔和郑一嫂的关系变得很微妙,二人“名为主仆,暗为夫妻”。
在张保仔和郑一嫂的经营下,红旗帮的势力覆盖整个粤东沿海,甚至南下到东南亚各国。红旗帮虽说是海盗,但是规矩相当严格,只劫商船,凡是有偷盗乡民者,皆以死罪论处。郑一嫂将红旗帮经营的越发红火,除了劫大清的船只,洋人的船也是肥肉,当时英国、葡萄牙等国的商船就经常被劫持,只能乖乖的交赎金,英国多次派军舰想剿灭,奈何都打不过郑一嫂。
郑一嫂率领的海盗之所以比清朝正规海军还厉害,其实原因就在于眼光超前,及时吸收国外先进武器技术。咱们都知道,当年的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待洋人十分鄙视,不愿吸取别人的先进技术,才导致后来一点点落后挨打。但郑一嫂却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武装自己。一次和英国军舰交火,郑一嫂吃了亏,事后总结原因,她发现英国军舰上的火炮是最新研制的24磅炮弹,威力巨大,于是没过多久,郑一嫂就花费巨资从欧洲进口,把自己的海盗船全部装上了这种新型火炮。
如此一来,不思进取的清朝军舰怎么能比,别说清朝,当时英国军舰面对郑一嫂的海盗船都无可奈何。同样是在1809年,一艘英国军舰闯入广州内河,就被红旗帮的军舰俘虏,击毙几十名英军,让英国朝野震动。
巅峰时期,郑一嫂的名气享誉海盗界,她也被誉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女海盗船长。清廷和英国、葡萄牙等国吃了败仗,再也不敢轻易发兵了。那么这样一支叱咤风云的海军队伍,后来为何会神秘消失呢?
当时在红旗帮之下,还有第二大海盗队伍黑旗帮,黑旗帮首领后来接受清朝招安,被清廷许愿封官。而郑一嫂作为女人,时间久了,也厌倦了海盗生活,也想着能够过安稳日子。清廷打不过郑一嫂,又接二连三的来招安,最终郑一嫂和张保仔决定接受清廷招安,洗手上岸。
1811年,接受清廷招安后,张保仔被封三品官,后升从二品,调福建闽安、彭湖等地任副将,郑一嫂授诰命夫人,郑一嫂和张保仔也光明正大的得到皇帝赐婚,成为合法夫妻。跟随郑一嫂接受招安的海盗有1.6万余人,其余海盗因不愿招安,流落于东南亚等地逐渐衰落,这支享誉一时的清朝最强大的海军队伍,成为了历史。
郑一嫂和张保仔两人的结局到底如此,不得而知,据说30年后的鸦片战争,郑一嫂还被请出山,为林则徐抗击英军出谋划策。然而这个时期的大清,已无力回天了。
郑一嫂当年指挥海盗都能打跑列强军舰,反而几十年后的清朝面对列强却束手无策,归根结底还是晚清无能,骄傲自大,不愿吸取新技术,最终导致落于人后,造成了中国的百年屈辱史。
清朝的水师从头至尾都有。
清朝称为海军的部队则是1888年,经清政府批准颁行《北洋海军章程》,从此北洋水师改称北洋海军,是当时大清唯一的一支国家海军。其他广东、南洋,都还叫水师。
当时的船用蒸汽机只有几千马力,驱动数千吨的船体(现在一辆99坦克就有一千多马力)自然开不快。
航速最快的靖远级穹甲巡洋舰,也不过18.5节(6850马力,相比定远7000吨/7200马力)。
当然,日本的吉野巡洋舰因为比靖远级更新,采用了15000马力,获得了23节的航速。
而北洋海军因为翁同龢领导的清流派的阻挠,后面户部就不给钱买新舰了......直到开战了才给......这时候因为战争禁运,已经买不到什么武器了
清朝有四大海军舰队,分别是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
1、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
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福建水师
福建水师又称福建海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阿思本-李泰国舰队因指挥权问题故不在其列),由福州船政局节制。同时也是当时装备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一支近代化舰队。
1884年中法战争之前,规模,实力均为国内之首。驻防福建沿海,主要舰船由船政工厂自制,因此又称船政水师。
1909年,清政府将福建水师与广东水师、北洋水师、福建水师以及南洋水师,合并重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独立的福建水师就此解散。
3、广东水师
广东水师,也叫广东海军,清朝末期部署于南海区域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直接建立在旧绿营水师编制的基础之上,长官为广东水师提督,受两广总督节制,主要基地设在广州黄埔。
广东海军的特点是成立时间早,舰船数量多,种类繁杂,规模小。但仍是装备近代化舰船。甲午海战前,广东海军的旗舰是广甲号无防护巡洋舰。
宣统元年,广东水师与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南洋水师一起编为远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广东水师作为一支独立编制的存在宣告终结。
4、南洋水师
南洋水师,又称南洋海军,或称南洋舰队,职责主要负责江浙一带的海防事务,由1875年新升任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沈葆祯受命开始在经营福建船政的同时筹办南洋海防。
1884年初具规模,至甲午战争前,实力仅次于北洋海军。
1888年,正式成军。在1909年南北洋海军合并后,作为独立舰队的存在正式消失。
扩展资料:
清朝水军发展史:
鸦片战争后在面对西方炮舰时,清朝水师一战即溃的事实让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东西差距。
19世纪60年代清朝开展洋务运动,建设水军的计划被提上日程,1866年,清政府在福州马尾成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以沈葆祯为船政大臣。
同年,李鸿章要求其江南制造局建造炮舰。1868年8月,第一艘中国制造的蒸汽军舰“恬吉”号在南京下水。
1869年,“万年青”(又称“万年清”)在福州下水。但由上海和福州制造的船只不仅在质量上无法与外国船只相比,就费用而言也比外国船只贵得多。
到1875年,江南制造总局中止了其造船计划。于是李鸿章等官员便着手从国外买船。为人所熟知的定远、镇远两战舰即为外国制造(1880年向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造)。至1882年清王朝拥有约50艘西式战舰,其中半数为自造。
1885年10月清政府宣布成立海军衙门,以醇亲王为总理大臣。海军衙门的成立并不意味着新式海军的统一。
洋务运动中最终建立了四支舰队:受北洋大臣节制的北洋水师,受南洋大臣节制的南洋舰队,受福州船政局节制的福建水师,受两广总督节制的广东水师,但四只舰队互不统属,独立作战。其武器、船只、训练也各不相同。这一缺点在后来的几次战争中负面影响甚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洋水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水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水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洋水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军事
是四只,分别是广东海军、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建海军。
1、广东海军
广东水师,也叫广东海军,清朝末期部署于南海区域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直接建立在旧绿营水师编制的基础之上,长官为广东水师提督,受两广总督节制,主要基地设在广州黄埔。
广东海军的特点是成立时间早,舰船数量多,种类繁杂,规模小。但仍是装备近代化舰船。甲午海战前,广东海军的旗舰是广甲号无防护巡洋舰。
与北洋海军,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并称中国第一批近代化海军。宣统元年与其他三支舰队合并为长江舰队和远洋舰队。
2、北洋海军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北洋水师于1888年(光绪十四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
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西班牙、奥斯曼土耳其、意大利、美国)。后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落后日本。
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它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因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开始重建,1909年合并为巡洋舰队。
3、南洋海军
南洋水师,又称南洋海军,或称南洋舰队,职责主要负责江浙一带的海防事务,由1875年新升任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沈葆祯受命开始在经营福建船政的同时筹办南洋海防。
1884年初具规模,至甲午战争前,实力仅次于北洋海军。
1888年,正式成军。在1909年南北洋海军合并后,作为独立舰队的存在正式消失。
4、福建海军
福建水师又称福建海军。
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阿思本-李泰国舰队因指挥权问题故不在其列),由福州船政局节制。同时也是当时装备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一支近代化舰队。
1884年中法战争之前,规模,实力均为国内之首。驻防福建沿海,主要舰船由船政工厂自制,因此又称船政水师。
扩展资料:
四大海军的主要战役介绍:
1、马江海战
1884年8月22日,法国东京舰队突然偷袭停泊在马尾军港的福建水师,福建水师被迫仓促应战。
由于装备老化落后,实力差距巨大,福建水师的火炮对法国舰队的铁甲基本没有威胁,而法国舰队所配置的重炮,则轻易击穿福建水师的木肋甲板。
海战不到半小时,福建水师的11艘战舰,就有 扬武、济安、飞云、福星、福胜、建胜、振威、永保、琛航9舰被击毁,另有伏波、艺新两舰自沉。
19艘运输船全部沉没,水师官兵殉国者七百六十人。结果福建水师大败,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再也未能恢复往日气象。
2、广州保卫战
1840年12月,琦善与义律在广东开始谈判。由于英国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以及琦善擅自签订,使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便把琦善抄家革职,派奕山、隆文和杨芳赴广东指挥作战。
1841年1月7日,英军也不满谈判的进展,义律先下手为强,出动海陆军攻占虎门的第一重门户--沙角、大角炮台,发起虎门之战。
道光帝闻讯下令对英宣战,派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从各地调兵万余人赴粤。1841年2月23日进攻虎门炮台,虽部队英勇抵抗,但不敌英军,虎门炮台最终失陷。
2月26日,英军出动海陆军,攻破虎门横档一线各炮台和大虎山炮台,溯珠江直逼广州。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力战殉国。
5月21日,奕山令水陆军1700人,于黑夜分乘快船出动,挈火箭、喷筒,夜袭英船,掷火焚烧。5月22日英军2400人反攻。清军溃退。
1841年5月24日,英军向广州发起进攻,一路占据城西南的商馆,一路由城西北登岸,包抄城北高地,攻占城东北各炮台,并炮击广州城。
广州附近要地全失,18000多清军尽退城内,秩序大乱,在此形势下,奕山等竖起白旗求和,接受英方条件,签订《广州和约》,英国不但不率部撤离了广州,还勒索广州商家向英军支付了600万银元的赎城费。
3、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进行的战役规模的海战。亦称中日甲午海战、大东沟海战。
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4、镇海保卫战
镇海位于甬江口,自古就是海防重地,南北岸分别有招宝山、金鸡山两座炮台守卫,港口经过堵塞,入口极窄,且港内原就有“超武”、“元凯”2舰驻守,因此极为易守难攻。
3月1日上午,法军汽艇驶入镇海口侦察,被招宝山炮台击退,下午3时,法军“尼埃利”号巡洋舰开炮攻击招宝山炮台。
中国守军奋勇还击,港内的“开济”、“南琛”、“南瑞”亦开炮攻击法舰,“尼埃利”号接连中弹,前桅被打断,舰身遭到重创,被迫退出战场,南下修理。剩余的3艘法国军舰只得后退下锚。
初战告捷后,为防法国鱼雷艇偷袭,南洋三舰统帅吴安康派出3艘舢板,各装1门格林炮,在镇海口外彻夜巡逻。3月2日晚8时,法国鱼雷艇果然前来偷袭,遭到巡逻的舢板痛击,狼狈逃出。
1885年3月3日上午,1艘法国军舰再次袭击镇海口炮台,遭到中国守军猛烈炮击,船桅和烟囱被招宝山炮台炮火击中,舰艉被“南琛”、“南瑞”击中,冒着黄烟逃出港外。
法军在数次攻击失败后,总结出了经验,将军舰驶至南洋3舰火炮射程外,集中攻击镇海口南岸的小港口炮台。
而浙江提督欧阳利见此前早已将该炮台的火炮撤出,仅在炮台内设置一些旗帜作为疑兵。法国军舰未能觉察,自以为得计,对该炮台狂轰了数天,浪费大量弹药。
自此以后,法国舰队便无计可施,只得每日在港外游弋,直至中法停战,再未敢入侵镇海。南洋水师3舰配合镇海守军,最终取得了镇海保卫战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东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