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军事方面的知识内容 (军事方面的知识内容怎么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15 21:15:21 分类:军事 浏览:237 评论:0


导读:军事方面的知识内容大一军事理论知识点有: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

军事方面的知识内容

大一军事理论知识点有: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

4、质量建设的道路。

5、威慑作用的功能。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

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

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

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

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

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

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四、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五、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军事方面的知识内容怎么写

战略和战术的实质

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 [英国]

正面的原则

一、根据自己的手段来选择目标。

二、时刻记住你的目标。

三、选择一条敌人最想不到的行动路线。

四、沿着抵抗力最小的路线行动。

五、选择一条可以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线。

六、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同时根据情况的可能变化来部署军队。

反面的原则

七、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全力去实行进攻。

八、当一次尝试失利以后,不要沿同一路线和采取原来部署再次发动攻击。

在这一章里,我们要以战史为根据,从经验中抽出几条基本原理。对于这些原理,我们觉得是非常普遍的,是无可争辩的,似乎完全可以称之为“公理”。

这些原理可以作为实际上的行动指南,而并不是抽象的原则。拿破仑在形成自己的一套原则时,他是了解只有实际的原则才会有用这个道理的,可是,在当前的时代,却出现了这样一种解释原则的倾向,本来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人们却用了好几千个字去阐述。即令如此,这些“原则”还是过于抽象化,不同的人对它们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至于说到它们的价值,也取决于每个人对于战争的了解程度。这种研究越是趋于抽象化,就越会形成一种幻影,除了进行脑力游戏之外,什么东西也得不到。

不仅是一条原则,而且可以说所有的战争原则,都可以用一个名词来表达,这就是“集中”。但是,说得更准确些,还是要把它的范围稍微扩大一点,就叫做“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为了真正使用这条原则,还须进一步作些解释:要想达到“集中自己的力量对付敌人的弱点”这个目的,就要使敌人分散他们的兵力,这样才能造成一种形势,通过分散用兵而取得局部性的效果。于是便形成两个相继行动的程序:首先自己分散,引起敌人方面分散,然后才是自己集中。所以,下一步的任何行动都是上一步行动的结果,而真正的集中即为有计划分散的后果。

这样,我们就有了一条基本原则。只要对它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就能防止冒犯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普遍的错误。这个错误指的是给敌人提供行动自由的机会,使他们有时间集中兵力来对抗你的集中。可是,一条基本原则形成以后,只是口头上说说,而不把它付诸实行,则仍然不可能有什么实际作用。

本书所述的这些公理,即我们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当然不可能只用一个名词来表述,但是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来说清楚。现在一共提了八条原则,其中六条是正面的,两条是反面的。如果不作特殊的说明,那么不论对战术还是对战略,这些原则都是同样适用的。

正面的原则

一、根据自己的手段来选择目标。

在确定目标时,一定要有健康的思想和冷静的头脑。“贪多嚼不烂”,那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军事智谋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能区别哪些是能办到的,哪些是不能办到的。要学会面对现实,但决不能对自己的力量丧失信心。战斗行动开始后,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信心充足,有时简直可以使你达到表面看来似乎不可能达到的目的。信心,好象是电池中的电流一样,最忌随意糟踏和浪费。所以你应该记住,如果把电池中的电力消耗光了,那么你所信赖的人就会在精神上受到震撼,因而你的信心也将毫无用处。

二、时刻记住你的目标。

当你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来制订自己的计划时,必须时刻记住你的目标。应该指出,达到目的的途径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要想到,每夺得一个中间目标,也就使你向预期的目的前进了一步。所以,在选择目标时,要估计到夺取这些目标的可能性,要考虑到将在何种程度上有利于达到基本目的。要记住,偏离了方向是很不好的,但如果钻到牛角尖里去了,那情况将更坏。

三、选择一条敌人最想不到的行动路线。

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敌人的立场上想一想,看看他们会把哪个方向看成是危险性最少的,因而不会对那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沿着抵抗力最小的路线行动。

只要没有重大伤亡,应该一直沿着敌人抵抗力最小的路线前进,力图进抵预期的目标,一旦夺下这种目标,也就使你向自己的最终目的靠近了一步。(在战术方面,当你使用预备队时,可以广泛运用这条原则。在战略方面,当你发展任何一个战术性胜利时,也可以运用这条原则。)

五、选择一条可以同时威胁敌人几个目标的作战线。

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迫使敌人处于左右为难的窘境。执行这条原则,至少可以使你夺得敌人防卫力量较弱的一个目标,甚至可能相继夺取几个目标。

如果能够同时威胁敌人的几个目标,那么对于夺取其中的一个目标来说,就有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要是你只奔向一个孤立的目标,而敌人又不是处于绝对的劣势,那你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因为这时敌人将会准确地猜出你的突击方向。把“选择一条行动路线”和“选择一个目标”两者混淆起来,是一种很普遍的错误。前者通常都是聪明的办法;后者只是为了实行打击,通常都是较难发展胜利的途径。(这条原则主要用在战略上。但是只要有可能,在战术上同样可以应用。实际上,这是部队渗透战术的基础。)

六、保证计划具有灵活性,同时根据情况的可能变化来部署军队。

在制订计划时,必须预先考虑和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措施。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或者只是局部性的成功,都要有预定的应付办法。你的兵力部署必须保障部队能在最短的时限内发展已经取得的战果,或者立即变更部署,以便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反面的原则

七、当敌人有所戒备时,决不要以你的全力去实行进攻。

这就是说,敌人如果居于有利地位,他可以击退你的攻击,或者避开你的攻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敌人还没有绝对削弱,其抵抗力还没有瘫痪,或者还有能力避开你的攻击,那么对他的打击还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任何一个指挥官在他尚未查明敌人确实已经陷入瘫痪状态之前,不应该贸然决定对固守阵地之敌发动进攻。要使敌人陷入瘫痪状态,从物理方面来说,就是要使他们的组织涣散,从心理方面来说,就是要使他们士气瓦解。

八、当一次尝试失利以后,不要沿同一路线和采取原来部署再次发动攻击。

这时候,单纯地增加一些兵力不能成为恢复进攻的基本条件,因为敌人在此期间也会增加他们的力量。而且,他再度击败你的机会也比较多,因为他有战胜之余威,在精神方面早已占了上风。

为了保证获得胜利,作为上述原则的补充,还应该解决以下两个基本任务:破坏敌人的稳定性和扩张战果。第一个任务要在实施攻击以前完成;第二个任务则在攻击结束以后完成。同这两个任务比较起来,攻击本身是一个简单得多的行动。如果你在攻击开始以前不能破坏敌人的稳定性,造成有利的条件,那么就一定不可能对敌人进行有效的攻击。如果你在敌人恢复过来以前不能利用第二个有利机会,那么你的攻击也就难于获得决定性的结果。

对于这两项任务的重要性,许多人始终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大多数战争都不能取得决定性的结果。军队的训练往往偏重于进攻战斗的细节方面。这种过分集中力量于战术动作的倾向,使得人们忽视了心理因素的作用。这样训练出来的部队,行动方法千篇一律,不善于进行奇袭。这样造就出来的指挥官,总是想着自己不要犯什么错误,不要违犯了条令的规定,因而忘记了必须设法使敌人迈出错误的步伐。结果,他们的计划往往难以取得成功。要知道,在战争过程中,正是敌人的严重错误才最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有的时候,指挥官避开了明显的方法,却突然地找到了解决任务的钥匙。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运气总是不坏的。“运气”这个东西,是不会同战争分离的,因为战争本身也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突然的行动并不一定就能保证胜利,但是却为夺得胜利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机会。

美国陆军在一九二一年的训练条令中颁布了自己的首套作战原则。这些原则大部分摘自英军少将J.F.C.富勒的著作。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制定了一套作战原则,作为英国陆军的行动指南。在尔后的岁月里,我军采用的这些原始的作战原则虽然只略有修改和变化,但却基本上经受住了分析、实验和实践的考验。美国陆军今天的作战原则是:

----目的明确

----强调进攻

----集中兵力

----节省兵力

----实施机动

----统一指挥

----保障安全

----出敌不意

----简明扼要

目的明确(Objective)

每一个军事行动都应有一个明确的、决定性的可以达到的目的。(Direct every military operation toward a clearly defined, decisive, and attainable objective.)

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战略性军事目的派生于政治目的。因此,战略性军事目的必然是使用必要的军事力量去达成遂行战争的政治意图或目的。当希望达成的政治目的是彻底打败对手时,战略性军事目的就很可能是挫败敌人的武装部队和瓦解其抵抗意志。但是,最重要的是政治目的要明确,并且应是通过深思熟虑地运用国家的各种力量所能达到的目的。只有在美国总统与国会确定和阐明政治目的之后,才能明确规定战略与战术目的。战略目的一经制定,就必须经常对其严加分析与研究,以便确保这些目的不但能继续准确地反映最终政治目的,而且能继续准确地反映对运用军事力量所加的任何政治限制。

正如战略性军事目的要着眼于达成政治目的一样,战术性军事行动也要有明确的、决定性的和可以达到的战术目的,而这些战术目的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有助于迅速地和事半功倍地达成最终目的。目的的选定要以整个部队的总任务、指挥官受领的任务、现有的手段和作战地区的军事特点为依据。每个指挥官均须明确了解上级的总任务、自己的总任务。他必须完成的各项具体任务以及规定这些任务的理由。他必须根据自己的总任务考虑准备采取的每一个行动,并将作战意图明确地告知其下级指挥官。

强调进攻(Offensive)

必须夺取、保持和利用主动权。(Seize, retain, and exploit the initiative.)

"目的明确"的原则要求一切努力均须为了达到一个明确的"共同目的",而"强调进攻"的原则则认为进攻行动或保持主动权是实现"共同目的"的最有效、最具有决定性的手段。无论是从战略意义上来说,还是从战术意义上来说,基本上都是如此。虽然有时也必须采取防御态势,但这只应是获得恢复进攻所需的手段之前的暂时现象。一切防御行动之实施均须具有进攻精神。防御必须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这是因为,不管何种形式的进攻行动都是一个国家或一支军队夺取和保持主动权、取得决定性战果以及保持行动自由的手段。进攻可使政治领导人或军事指挥官利用主动权,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限定对抗或战斗的条件,选择对抗或战斗的地点,利用敌之弱点,并对迅速变化的形势和未曾料到的事态作出反应。不管是在战略上还是在战术上,通过进攻行动保持主动权的一方,可迫使敌军被动应战,而不是主动作战。

集中兵力(Mass)

必须在决定性的地点与时间集中作战力量。(Mass the effects of overwhelming combat power at the decisive place and time.)

在战略范畴内,集中兵力的原则系指国家应将其主要力量投入到或准备投入到对其切身安全利益的威胁最为严重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地区中去。就政治-军事联盟关系、承担的义务和对资源的依赖而言,美国等国拥有全球性的安全利益。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准确而及时地确定对其切身利益的威胁以何处最为严重,正变得日益困难。在当今动荡不定的世界上,威胁的性质与根源经常急剧变化。因此,预测最可能发生威胁的地区和制定适当的应急计划乃是军事战略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鉴于不可能预测到每一个可能发生紧急事件或麻烦的地点,更不可能为应付每一次紧急事件制订出适当的计划,陆军计划人员和陆军部队在思想上与行动上保持灵活性是绝对必要的。

在战术方面,集中兵力的原则系指为了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必须在决定性的地点与时间集中优势的作战力量。这种优势来自为了保持主动权而在某一地点和时间,以指挥官选定的方式,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作战力量。集中兵力,加上恰当地运用其他作战原则,可使数量上居于劣势的部队取得决定性的战果。

节省兵力(Economy of Force)

确保在主要作战地区使用足够强大的兵力;在次要作战地区只分配所需最低限度的作战力量。(Employ all combat power available in the most effective way possible; allocate minimum essential combat power to secondary efforts.)

为了实行集中兵力的原则,就要相应地实行节省兵力的原则。在战略方面,节省兵力的原则系指:在没有取之不尽的资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可能不得不在其切身利益当前未受威胁的地区内承担某种风险。这就是说,如果必须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某个明确的主要威胁,那就不能允许把力量不必要地分散在次要地区内,从而妨碍达到上述目的。这就要冒风险,并且要求制订精明的战略计划,要求政治、军事领导人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及要求保持思想上与行动上的灵活性。

在战术方面,节省兵力的原则要求在不准备进行主要作战活动的地区内只使用最低限度的兵力。同战略方面一样,为了在决战地域内达成优势,就要在选定的地域内谨慎地冒风险。有关部队在执行需要节省兵力的任务时,可能要实施进攻、防御、迟滞作战或欺骗。

实施机动(Maneuver)

必须通过灵活机动地运用作战力量使敌处于不利的地位。(Place the enemy in a position of disadvantage through the flexible application of combat power.)

从战略上讲,实施机动的原则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灵活性、快速运动能力和机动性。第一个方面系指在思想、计划和作战行动上要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可以加强对意外情况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鉴于美国利益具有全球性,国际局势又具有动荡不安的特点,这种灵活性极为重要。第二个方面涉及战略机动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像美国这样一个类似岛国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为了迅速做出反应并向主要目标方向集中和投送力量,战略空运与海运是必不可少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在战区内实施机动作战,以便集中最大力量打击敌人最薄弱的部位,从而取得战略上的优势。

从战术上讲,机动是战斗力的要素之一。它大大有助于保持主动、扩张战果、保持行动自由和减少己方易受攻击的程度。机动的目的是以使敌处于不利地位的方式集中或分散兵力,从而取得本来要在人力与物力上付出更大代价才能取得的战果。各级部队若想成功地运用这条原则,不仅需要发挥火力和实施运动,而且要保持思想、计划与行动上的灵活性,以及深思熟虑地运用集中兵力和节省兵力的原则。

统一指挥(Unity of Command)

在达成每一目的时,均须保证在一名指挥官的指挥下统一行动。(For every objective, seek unity of command and unity of effort.)

这条原则可以保证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在战略上,这一共同的目的相当于美国的政治目的和由此派生出来的广泛的战略目的。在国家一级,正是这种共同的目的决定了使之实现所需的军事力量。为了使这些军事力量协调一致,就要统一行动。在国家一级,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部队总司令,从而保障了指挥的统一。总统在执行这一任务时得到国家安全机构(最高一级包括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各级作战单位则包括联合司令部、特种司令部和联合特遣部队)的协助。

在战术上,不言而喻,若想在使用军事力量时使其充分发挥战斗力,必须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指挥就是指导和协调所有部队的行动去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通过互相配合也可能达到协调一致。但是,达到协调一致的最佳方法是授予一名作战指挥官以必要的权力,由他去指挥和协调为实现共同目的而使用的一切部队。

保障安全(Security)

决不允许敌方获得意外的可乘之机。(Never permit the enemy to acquire unexpected advantage.)

安全保障可以减少己方易被敌伤害、易受敌影响或易遭敌突然袭击的程度,从而扩大自己的行动自由。在战略方面,保障安全要求采取各种积极和消极的措施,以防敌方对美国及其武装部队进行间谍、颠覆和战略情报搜集活动。但是,在采取这些措施时,要防止它们损害美国公众与军队之间的联系。此外也不应让它们妨碍思想上与行动上的灵活性,因为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会增加遭到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在这方面,熟谙和透彻了解敌方战略、战术、作战原则,以及由战略参谋机构周密地制订计划,可以改善安全状况和减少易遭敌突然袭击的程度。

在战术方面,保障安全对于保护和珍惜战斗力十分重要。部队采取各种措施防突袭、防观察、防探测、防干扰、防间谍、防破坏或防捣乱,即可获得安全。针对敌方的行动或影响采取防护措施可以保障安全。采取欺骗行动,迷惑敌人和粉碎其对我方部队进行干扰的企图,也可以确保安全。战争中必然有风险,实行保障安全的原则并不意味着要过分小心谨慎或者不敢冒适当的风险。

出敌不意(Surprise)

必须在出敌不意的时间或地点,以出敌不意的方式打击敌人。(Strike the enemy at a time or place or in a manner for which he is unprepared.)

大体说来,出敌不意的原则是保障安全的原则的反面。隐蔽自己的能力与意图,即可创造在敌方没有觉察或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予以打击的机会。但是,难以达成战略上的出敌不意。战略监视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掩饰大规模集结或调动兵力与装备日益困难。在像美国这样的极端重视新闻自由的开放社会内,上述问题更加复杂。不过,由于美国拥有战略部署能力,它可以在心理上对敌造成一定程度的突然性。把美国战斗部队快速部署到危机地区去,即可预先制止或打乱敌方的计划与准备活动,这种能力由于剥夺了敌人的主动权,因而可以使美国无论在实际力量上还是心理上都占有优势。

出敌不意在战术上非常重要,因为它对战斗的结局可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若能出敌不意,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敌方没有料到的时间和(或)地点,或者以敌方未曾防备的方式实施打击,即可达到出敌不意。并不要求全然不让敌方觉察,而只要求让敌方发觉过迟,以致不能做出有效的反应。有助于达成出敌不意的因素包括:行动灵敏、快速,使用敌方意想不到的力量,进行有效的情报活动,采取各种欺骗行动,变换战术与作战方法,以及做好作战保密工作。

简明扼要(Simplicity)

必须拟制简明扼要的计划和命令,以确保对其有透彻的理解。(Prepare clear, uncomplicated plans and concise orders to ensu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无论在战略方面还是在战术方面,指示、计划和命令均应在达成目的所允许的范围内力求简明扼要和直截了当。比较符合传统的作法是在战术范围内运用简明扼要这一原则。但是,这一原则的战略意义远远超过了它的战术意义。它在取得和扩大公众的支持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美国人民欲以其生命和资源投入某种军事行动,他们就必须了解将要达到的目的。因此,必须以简明、扼要、易懂的语言阐明政治的和军事的目的与行动,而简单和直截了当的计划与命令则不能弥补模棱两可和模糊不清的目的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当这一原则应用与军事行动时,由于提倡只进行笼统的战略指导,而不是下达有关的具体指示,因而有助于保持战略上的灵活性。

在战术上,简明扼要的计划和指示有助于作战行动的成功。直截了当的计划和简明扼要的命令对于减少误解和混乱来说十分必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立即可以执行的最简单的计划比迟迟才能付诸实施的复杂计划可取。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