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重庆谈判乘坐的飞机 (重庆谈判乘坐的飞机叫什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19 03:25:13 分类:军事 浏览:197 评论:0


导读:重庆谈判乘坐的飞机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就想发动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但是,遭受八年战乱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各民主党派,要求和...

重庆谈判乘坐的飞机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就想发动内战,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但是,遭受八年战乱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各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强烈,呼声很高。蒋介石为避免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国内外舆论的谴责,企图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卸到共产党身上;又由于蒋介石的军队还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有的嫡系部队还远在缅甸、印度等国,要把全部军队调到打内战的前线,尚需一段时间。于是,蒋介石在加紧准备内战的同时,又摆出一副“和平协商”的姿态,连续三次电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

国民党蒋介石一面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平谈判,一面又不顾共产党所提制止内战的各项主张,在美国的帮助和日伪军接应下,迅速调动大量兵力,驰运华北、华东、东北地区,以受降为名,抢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阻止人民军队的受降与接管,以部署其对解放区的分割包围,待机发动内战。国民党还发动宣传攻势,诋毁共产党的和平诚意,制造毛泽东不肯去重庆谈判的舆论,企图把内战的责任嫁祸于共产党。

1945年8月27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由重庆飞抵延安,专程迎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下午1点半,九龙坡机场已经很热闹了。3点30分,两架飞机渐渐地接近了,在低空盘旋了两周后平稳降落。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赫尔利大使陪同毛主席走下飞机,接着是张治中将军和周恩来、王若飞等。

毛泽东亲临重庆进行和谈,出乎蒋介石的意料,震惊了全国和世界。毛泽东的专机降临重庆机场时,蒋介石正召集各院院长会议,应急讨论国共和谈事宜。

国内外记者纷纷发出专电,报道毛泽东抵达重庆盛况,称颂毛泽东的伟大气魄与胆略,赞扬共产党努力谋求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山城人民奔走相告,欢欣鼓舞,社会舆论同声期望国共两党会谈成功。

毛泽东到达重庆的当天晚间,蒋介石在他的林园官邸设宴,欢迎毛泽东。这是自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事隔18年后,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再次见面。

重庆谈判从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毛泽东与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重大问题多次进行直接高谈,具体问题由中国共产党方面的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国民党方面的代表外交部长王世杰、张群、张治中、国民参政会秘书长邵力子进行谈判。

蒋介石对谈判毫无准备,因他没料到毛泽东能亲赴重庆,临到谈判,国民党方面竟拿不出任何谈判方案。邵力子辩解说,“国民党没提出具体方案”是“希望听取中共的意见,倘若政府先提具体方案,也许使中共方面认为政府已有一种定见,而有碍于会谈的进行。”

9月3日下午,本着和平、民主、团结的原则,从国内时局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对需要谈判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即《谈话要点》,提出了11条建议,并将其交付国民党政府代表,主要内容是: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一的基础;拥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承认各党派合法平等地位,并长期合作和平建国;承认解放区的政权及抗日部队;严惩汉奸,解散伪军;重划受降区,中国共产党参加受降工作;停止一切武装冲突,令各部队暂留原地待命;迅速采取各项必要措施,实行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作;党派平等合作之必要办法:解放政治犯,保障自由,取消不合理的禁令,取消特务机关。方案还就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问题提出了必要办法。同日,毛泽东与蒋介石二人也单独进行了会谈,对军队、解放区、政治、国民大会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9月4日,国共两党开始实质性的会谈。蒋介石拟出的《对中共谈判要点》的主要内容是:

(一)中共军队之编组,以12个师为最高限额。

(二)承认解放区的问题绝对行不通。

(三)拟将国防委员会改组为政治会议,由各党派人士参加。

(四)原当选之国民大会代表,仍然有效。

为了争取国民党人士对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减少谈判的阻力,毛泽东与周恩来还同国民党的党政军要人,进行了互访、宴请与会晤。会见的主要有孙科、于右任、居正、戴季陶、陈诚、何应钦、白崇禧、陈立夫、吴稚晖、吴铁城等,分别向他们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及和平建国的主张,提醒国民党人认清形势,顺应时代潮流,以人民利益为重,接受历史的教训,勿再重蹈过去十年内的覆辙。国民党一些顽固分子,也不得不惺惺作态,表示愿为两党谈判的成功“尽心效力”。

重庆谈判,是国共两党的一场尖锐的政治斗争,是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事关中国前途、命运这个大问题上的政治较量。共产党为了使谈判顺利进行,避免内战爆发,一再提出积极建议,在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让步,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持。

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在风紧云沉的时局下,同国民党蒋介石进行了43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下午,在张治中家的客厅里,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签字时毛泽东在场,签字后蒋介石才姗姗来迟,他穿军装,佩特级上将领章,挂着佩剑,与毛泽东握手,坐了大约10分钟。

《双十协定》于10月12日公开发表。这个协定的内容共12条,对全国人民关注的几个重大方面的内容都有所涉及,但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在这个协定中,国民党被迫承认了我党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坚决内战,实施宪政,实现政治民主化等。

中央军委为调整华中地区的战略部署,迅速实行国共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所允诺的让步,促进和谈成功,命令新四军江南部队撤至长江以北。重庆谈判期间,刘、邓指挥的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取得了上党战役的胜利,加重了和谈的分量。

10月11日,毛泽东、王若飞在张治中的陪同下由重庆飞返延安,在机场受到2万多党政军民的盛大欢迎。毛泽东在机场作简短讲话,说明这次谈判取得初步成果,存在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中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次日,王若飞返回重庆,与留驻重庆的周恩来就尚未解决的问题继续同国民党会谈。

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后,10月17日,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向全党汇报了谈判的情况,总结了谈判的意义。毛泽东说:“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他对上党战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还指出,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重庆谈判乘坐的飞机叫什么

伊尔-14飞机是在前苏联伊尔-12型运输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1950年7月15日首次试飞,1954年开始投入使用。 伊尔-14为活塞式双螺旋桨型设计,时速为412公里,最大航程1785公里,可载乘员18—24人。与它的前身相比,伊尔-14飞机着重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有较完善的除冰、防冰设备,有效防止了在机翼、尾翼和螺旋桨前缘出现的积冰现象。最有特色的设计是,它的驾驶舱挡风玻璃可以电加温,不会产生积霜而影响飞行员视线。伊尔-14飞机的仪表板上还装有航向下滑仪,配合地面的航向下滑仪,可以保证在云层高30米的复杂天气条件下安全着陆。此外,它的机舱密封性较好,即使在暴雨天气下飞行,机舱内仍能保持干燥、舒适。 正因为该机型具有如此多优点,我人民空军1956年从前苏联进口了伊尔-14飞机49架,主要执行专机和运输任务。该机从1986年开始逐步退役。 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伊尔-14型4202号飞机,是国家一级文物,在1957年3月19日到1958年9月10日之间,毛主席乘坐过23次,是他生平乘坐次数最多的飞机。 飞机内部陈设仍保持他当年乘坐时的景况,舱内还挂着一幅由著名女记者侯波拍摄的毛主席第一次乘坐该机时的机上照。 该架飞机初到航博展出的时候,曾负责保障过该机的机务人员告诉航博工作人员:侯波所拍照片是在同型的4208飞机上拍摄的。后来,航博工作人员又看到有关文章介绍:毛主席这一专机上拍摄照片的时间是1957年3月19日,从徐州到南京的途中。随即,他们查阅了4208飞机的履历本,果然发现上面记载着这次飞行。 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的这架伊尔-14飞机,不仅寄托了人们对革命领袖的缅怀之情,也是毛主席生平活动的见证,因此被视为镇馆之宝。 此外,毛主席乘坐过的其他飞机还有:1945年8月28日参加重庆谈判时乘坐过的C-47(476650号);1956年5月3日去广州视察时,乘坐过的里-2(8205号);1967年7月21日从汉口飞上海乘坐过的伊尔-18(232号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