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19 21:40:22 分类:军事 浏览:237 评论:0
美国投掷原子弹与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第一次投掷了原子弹,这对加快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覆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提前结束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研制原子弹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1939年,从原子核裂变中获得无比巨大能量的实验在美国获得突破。在这种情况下,谁能首先把它变成实用,就有可能制造一种巨大杀伤力的新型炸弹。
当时,那些遭受希特勒迫害而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首先对原子能在军事上应用的可能性十分敏感,而且获知德国正在研制原子弹。有鉴于此,移居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和意大利核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向美国政府和军界奔走游说,报告关于核裂变的研究发展信息,并指出德国有可能抢先造出原子弹。但他俩都遭到冷遇。无奈,西拉德求助于爱因斯坦。
1939年8月,爱因斯坦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阐述研制原子弹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建议美国政府从速采取行动,抢在纳粹德国之前赶制出第一颗原子弹。
1939年10月,罗斯福决定采纳爱因斯坦建议,支持研究原子弹的工作。1940年6月,华盛顿卡内基学会主席万尼瓦尔·布什博士说服罗斯福建立国防研究委员会,指导原子弹研制工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加快了研制步伐。1942年8月11日,美国政府制订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并确立了两条原则:第一,造出能够结束战争的原子弹供给美国军队;第二,赶在德国人前头造出原子弹。
9月17日,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建筑部副主任莱斯利·格罗夫斯将军被任命为执行该计划的总负责人。曼哈顿工程管理区的地点设在田纳西州诺夫斯维尔附近的橡树岭。1943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魁北克会议上达成美英两国合作研制原子弹的协定,并成立美、英、加共同研制原子弹的联合委员会。12月,英国选派以詹姆斯·查德威克为首的28位科学家参加“曼哈顿计划”工程。美国联合西欧最优秀的科学家,充分调动本国庞大的工业和经济资源,采取齐头并进即把科学实验研究与设计制造同时上马的方针,大力推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这样,美国终于抢在纳粹德国之前赶制出第一颗原子弹,这颗试验性原子弹于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距阿拉莫戈多50多英里的一片沙漠地带爆炸成功。
美国对日使用原子弹的构想、决策及其经过
1944年12月30日,格罗夫斯向美军联席会议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报告说,他估计第一颗原子弹大约到1945年8月1日以前可装配完毕。1945年1月下旬,罗斯福动身去参加雅尔塔会议前夕,告诉格罗夫斯:如果欧洲战争在美国第一批原子弹出世之前仍没有结束,“我们就要做好把它们投到德国去的准备”。5月8日,德军在柏林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彻底覆灭,欧洲战争胜利结束。但是,日本法西斯仍在负隅顽抗。美国陆军部拟订的进攻日本本土的作战计划,打算于1945年11月1日在日本九州进行水陆两栖登陆作战,1946年春再在本州靠近东京的关东地区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登陆作战,预计要到1946年秋才能迫使日本投降,美军为此将要付出伤亡100万人的代价。
尽快结束对日作战,是美国政府、军方的共识。因此,对日使用原子弹,加速日本崩溃,减少美军伤亡,便成了美国政府、军方内占上风的一种主张,其代表人物是陆军部长史汀生及马歇尔和格罗夫斯。1945年4月25日,杜鲁门总统上任后在白宫第一次听取了史汀生和格罗夫斯关于曼哈顿计划进展情况的汇报。史汀生说:在四个月内,原子弹的试制将获得成功,一旦使用它,便可结束这场战争。随后,杜鲁门任命一个以史汀生为首的军政首脑人物组成的临时委员会和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分别研究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问题。6月初,他们形成一致意见:应尽快对日使用原子弹,且目标选择在能显示原子弹强大破坏力的地方和靠近有头等重要军事意义的军需生产中心。杜鲁门赞同顾问们的建议。
与此相反,以詹姆斯·弗兰克和利奥·西拉德为首的原子能科学家以及其他数十名在橡树岭等地从事原子弹研制工作的科学家,于6月下旬联名上书,向史汀生提交了一份报告,强烈反对使用原子弹。然而,杜鲁门对日使用原子弹决心已下。
1945年7月7日,杜鲁门率美国军政首脑前往德国柏林参加波茨坦会议。1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其威力为一吨烈性炸药三硝基甲苯(TNT)的2万倍。当日,杜鲁门收到了“婴儿安全诞生了”的电报。此后几天,杜鲁门便与所属军政要员研究对日使用原子弹的细节。
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决策,几乎与《波茨坦公告》的签署和公布同时进行。7月23日,格罗夫斯为即将进行的从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出发对日本实施原子弹突袭的军事行动拟订了最后的书面命令。7月24日,杜鲁门立即批准了这一命令,并以美国陆军部的名义,指令美国陆军战略空军部队司令卡尔·斯波茨将军派遣第二十航空队第五○九混合大队,于8月3日后在气候许可目击轰炸的条件下,立即在日本广岛、小仓、新_和长崎四个城市中选定一个目标,投掷这种特种炸弹。美第二十航空队第五○九混合大队进入待命状态。
在决定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当天,出席波茨坦会议的杜鲁门有意识地向斯大林透露了这种新武器。斯大林冷冷地回答说,他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希望美国人“好好地运用它来对付日本人”。美国企图以此施加政治压力,迫使苏联领导人在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让步的企图未能达成。
其实,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通过软化奥本海默等参加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早已掌握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进展详情。英籍德国科学家(德共党员)克劳斯·富克斯在奥本海默的支持下,随时将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进展情况秘密交给苏联在纽约和华盛顿的特工人员。7月11日,苏联已收到美国将立即进行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情报。随后,苏联加快研制原子弹的进度,从1946年4月至5月_苏联建成原子反应堆,到1 949年8月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不到3年时间。奥本海默、富克斯等一批强烈希望避免核战争的科学家通过苏联分享美国原子弹的秘密来建立起一种力量均势的想法得以实现。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以共同宣言的形式,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从7月27日到8月1日,盟国飞机在日本各大中城市上空散发《波茨坦公告》的宣传单,并发出警告:如日本不投降,它们将受到大规模的猛烈空中轰炸。
《波茨坦公告》发表后,日本统治集团在战与和的问题上始终意见不一。外相东乡茂德为首的文职要员,主张视苏联是否参战等情况而定。陆相阿南惟几、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海军参谋长丰田副武为首的军事头目,则坚持战到底的强硬态度。7月28日下午,铃木贯太郎首相发表声明说,《波茨坦公告》没有任何主要价值,“我们将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这促使杜鲁门决定按原计划对日本使用原子_。
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的实施及其意义
1945年8月6日2时45分,美国空军上校蒂贝茨驾驶装载着原子弹的B -29型重型轰炸机“埃诺拉·盖伊”号,由2架歼击机护航,自马里亚纳群岛的提尼安岛起飞。它以每小时285英里的速度在
3.2万英尺的高空飞行,8时15分飞抵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一颗原子弹,其重量为9000磅,高10英尺,当量为2万吨三硝基甲苯。
广岛当时的人口共3
4.3万人,其南面最近的宇品港,长期用作陆军的海运基地,在市东部有很多后勤工厂仓库。从1945年4月起,日本陆军第二军总司令部驻于此。在接近爆炸中心地区的居民大部分被炸死,幸而逃生的也呻吟于烧伤之中。罹灾人数176987人,其中78150人丧生,51408人负伤或失踪。
当天,华盛顿新闻媒体发布了关于原子弹的新闻公报和杜鲁门总统的声明:“6日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将对战争起到革命性变化。假如日本仍不接受投降的话,还将往其他地方投掷
。”
之后,日本陆海军统帅部始从广岛及吴镇守府两地接到了有关新型炸弹的详细的报告。但日本政府仍拒绝投降。从8月6日至8月8日,日本政府根本就没有讨论过原子弹问题,他们所关心的焦点是8日夜间预定在莫斯科举行的佐藤大使和莫洛托夫外长会谈的结果。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零时,苏军从中国东北地区向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上午10时30分,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研究和与战的问题。11时30分,美国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当时长崎人口约27万,当日死亡23753人,受伤43020人,总计66773人,约占长崎总人口的25%。
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加速了日本投降。8月6日,日本天皇面谕东乡外相:“敌方既然使用了这种武器,继续战争越发不可能了。为争取有利条件,不可错过结束战争的时机
。”
8月9日,日本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召开,“致使天皇以及木户内大臣、铃木首相、东乡外相、米内海相、近卫公、重光前外相和其他历来支持早日停战的要人更加坚定了决心,认为除迅速接受波茨坦公告以结束战争外,别无他法”。8月10日,日本政府向美、英、中、苏发出照会,如果天皇地位不变,它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所列举的条款。8月11日,经过磋商,盟国决定让日本保留天皇,但天皇必须授权并保证日本政府及帝国大本营签署为执行《波茨坦公告》所必需的投降条件,天皇和日本政府必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的命令,并由美国国务院通过瑞士政府发出苏、美、英、中对日本声明的答复。8月15日,日本向全国播发了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保留天皇制而投降的诏书。
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迄今仍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始终有争议的重要问题之一。杜鲁门认为,这一决定肯定救了50万条生命,这是不得已而为的。曼哈顿计划负责人格罗夫斯认为,这一决策“将永远被认为是无比勇敢和聪明的行动”。丘吉尔认为,他从来没有对杜鲁门作出对日使用原子弹决策的正确性“表示过怀疑”,这“是一个永不改变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
当然,对这一军事行动持不同看法的还大有人在。美国海军大将李海认为:“在广岛和长崎使用这类野蛮武器,就我们打日本来说,并无什么重大帮助。日本已经被击败和准备投降了,因为海上封锁和用常规武器进行轰炸都已见效
。”
战后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报告强调:“显而易见的是,纵令不用原子弹,空中优势的压力已足以迫使其无条件投降,而不需要再进攻日本本土了
。”
苏联官方军史学者认为:“无论从战略上或战术上看,都没有任何必要使用原子弹”;“美国使用原子弹所追求的目的主要是政治上的,而不是军事上的”;美国统治集团的意图是,“恐吓各国人民,加强自己在战后世界的军事、政治和外交地位,保证拥有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向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
客观公允地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必须把它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作具体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45年7月时,日本法西斯四面楚歌。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歼灭日军100多万人,并牢牢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逼近日本本土,摧毁了日本庞大海军舰队和空中力量,切断了日本与南方的海上联系,日本战时经济遭到彻底破坏,国内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灭亡指日可待。但日本统治集团的大多数首脑人物仍不甘心失败,一直不放弃所谓进行日本“本土决战”。因此,这时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加上苏联对日宣战,不容置疑,起到了加速日本统治集团作出迅速投降决定的作用。因此,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是贯彻执行《波茨坦公告》的正义之举,也是日本统治集团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顽固坚持“本土决战”,死不投降的咎由自取的必然结果,可谓罪有应得。
不管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看,对美国总统杜鲁门来说,作出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决策,都是审时度势,把握了恰到好处的关节点。最后,尚需指出,虽然投掷原子弹这一毁灭性武器使日本几十万无辜群众遭受伤亡灾难,但罪在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而非他人。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并为战后冷战时期的核讹诈战略打开了大门。
来源:党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