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俄罗斯对土耳其轰炸58次 (俄军轰炸土耳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20 23:10:18 分类:军事 浏览:225 评论:0


导读:俄罗斯对土耳其轰炸58次这次俄苏24被击落事件中普京大帝表现非常优异,收放有距干地漂亮!我们不妨来寻寻其行为脉络:一是抢先占领道德制高点。关于抢道德制高点方面,俄罗斯的经验非常...

俄罗斯对土耳其轰炸58次

这次俄苏24被击落事件中普京大帝表现非常优异,收放有距干地漂亮!我们不妨来寻寻其行为脉络:一是抢先占领道德制高点。

关于抢道德制高点方面,俄罗斯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学习。首先,俄罗斯是做,实实在在地打击IS,让全世界都看到俄罗斯的打击成果。特别是当法国巴黎爆发恐袭,整个欧洲都在被难民和恐袭折腾的时候,俄罗斯表明这种坚决打击人类公敌——IS的态度地同时又顺手解了阿萨德的围,是面对面与西方打舆论战的基础。

俄罗斯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后,普京当时正在访问约旦,于是在会见约旦国王时就明确表明,土耳其这是保护恐怖分子,是背后放冷箭,已经超出了反恐范畴。这一系列表态,既是明确态度,也是放出底线。

接下来,针对土耳其方面公开说法的一系列漏洞,俄在隔空喊话时逼着土耳其说出是故意击落战机,并让国际社会都知道土耳其的这种行为是在保护恐怖份子。在这方面,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所说的“俄罗斯根本没有打IS,而是在轰炸土耳其的亲戚土库曼人”彻底暴露了土耳其的利益尾巴。试想,俄罗斯打击IS的效果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这方面美国都不都不承认,土耳其说这种话显然就会给世界一个袒护IS和说谎的印象。

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方面又逼着土耳其说出击落的具体细节。鉴于现实,土耳其最终公布的细节是俄罗斯战机一共越境两次并且只越境17秒。17秒和原来所说的5分钟警告10次明显冲突。如果说俄罗斯战机还没到土耳其领空,土耳其有什么资格警告?如果侵入只有17秒,这哪里有警示沟通的时间?正常人都能联想到,这是事先准备好,看到俄战机越境就击落或追着屁股击落。土耳其为了强辩,不得不说侵入即有权击落。但是,俄罗斯接着拿出来资料,仅2014年一年土耳其战机就侵入希腊领空2200多次,而且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当时还说临时侵入不应该被指责。你土耳其的飞机一年侵入人家领空两千多次都是正当的,怎么他国飞机才进入17秒就要击落?这不是扯吗?

正是基于这些舆论现实,包括欧盟、德国、法国、美国和北约虽然都说土耳其有权力的这么做,但也只能说做过分了,不应该这么做。美国第一时间撇清,北约更是不给土耳其背书。之所以能达到这些效果,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舆论战打得好,土耳其完败!

英国《每日邮报》的读者评论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支持俄罗斯,他们认为俄罗斯是在帮欧洲打击恐怖组织,而土耳其则是在支持恐怖分子。甚至有很多人让土耳其滚出北约。事实上,就此一件事,欧盟基本上已经对土耳其关上了大门,土耳其这是把老欧洲给得罪的差不多了。想想看,土耳其在给欧洲输送难民,输送恐怖分子,俄罗斯这边打IS土耳其还袒护,这种印象在西欧国家民众中一旦奠定,那么土耳其将面临何种处境?

二、抢外交先机,在舆论上将美逼到死角。

俄罗斯在外交上也非常老练。对待代表整个欧洲的法国,那是张开怀抱欢迎合作,在拉法国的时候还说要和法国、美国建立反IS的同盟,并且在第一时间表明俄罗斯不会与土耳其因此开战。有了这些话,欧盟国家的心就放在肚子里了,俄罗斯这里就是向欧盟表明,俄罗斯不会因此事迁怒于整个欧洲,俄罗斯依然希望和欧洲发展友好关系。有了这样的态度,欧洲就不会对俄罗斯产生反感,反而会有几分同情,毕竟现在西欧国家都在经受IS和难民之苦。

第一天俄罗斯如此态度,但第二天针对美国就玩了变脸,直接问土耳其,这事美国知道吗?奥巴马总统知道吗?是白宫默许的吗?这些发问土耳其没有回答,但这是俄罗斯的一种外交招数。美国第一时间就撇清这一事件与美国无关,那么俄罗斯就进一步逼迫土耳其,这事美国是不是知道。如果对方说知道,那俄罗斯就会直接质问美国。土耳其不敢说,那么俄罗斯这么质问了,白宫是不敢乱说话的,因为搞不好白宫会因此引火上身,在舆论上成为众矢之的。白宫志在领导反IS的联盟,是绝不能陷入舆论漩涡的。

俄罗斯有了这些,其实在外交上就占据了主动。外交上有了主动,那么接下来干“实事”也就有了空间。

三、卸掉西方紧张的心理包袱,摸清美国、北约的战略底线。

在俄罗斯战机被击落后,无论是土耳其、俄罗斯、美国、欧盟、北约全都是非常紧张的,这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因为一旦俄罗斯因此对土耳其开战,整个北约就会被扯进去,那这就成了世界大战。所以,事件发生后,土耳其担心“挨打”忙着“找妈”,美、法、德、英、欧盟、北约赶紧呼吁冷静,不要升级。俄罗斯反应很激烈但也的确很冷静,第一时间放话不会因此爆发战争,不会升级事件,这样先卸掉北约国家的心理包袱,不让事件升级到北约与俄罗斯的对抗。

事实上,这里的相关各方,除了土耳其想让这事升级到北约对俄罗斯层面,其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所以,当俄罗斯给了这个“定心丸”后,很快北约以及北约的主要国家就表态了。相关表态大家应该已经看到,整体就是一个调子:土耳其有自卫权,但这件事做过头了,这事还是俄罗斯和土耳其自己沟通解决吧。

摸清了西方主要国家地底线也就解放了俄罗斯地手脚。

 四、展开报复。

俄罗斯人是一个睚眦必报的民族,在北约表态后,用外交手段分化了美欧的观点,同时就展开了对土耳其的布局与报复。俄罗斯先是在叙利亚北部部署了有强大防控能力的巡洋舰,这样就可以保护俄罗斯战机在叙利亚北部执行任务。与此同时,俄罗斯还要部署S400防空导弹,并且用歼击机给轰炸IS的战机护航。有了这些部署,这实际上是给土耳其人设了一个禁飞区,只要土耳其再越雷池一步,那么俄罗斯就可能如法炮制击落土耳其的战机。有最新的S400防空导弹、俄罗斯巡洋舰上装的S300海基版的防空导弹,再加上战机护航,土耳其如果再敢乱来,俄罗斯一定会下手。

在进行了系列部署后,俄罗斯对土耳其保护的叙利亚反对派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俄罗斯对对手最大的打击不是去和土耳其开战,而是狠狠地打击叙利亚反对派。过去,俄罗斯可能还顾及土耳其的情绪下手不那么狠,现在撕破脸了,还顾及什么?所以就有了事发后连续的地毯式轰炸。如果仅止于此,那还是彪悍的毛子吗?睚眦必报的俄罗斯是不会那么做的。所以,我们看到,在舆论战、外交战初步告一段落,俄罗斯在第三天就轰炸了土耳其所谓的“人道援助”的车队,炸死7人,炸伤10人。俄罗斯这次事件中死了两人,这一下土耳其就死7个伤10个。

对这次炸车队事件,土耳其大喊大叫,但北约沉默了,俄罗斯也不证实,土耳其又能怎样?更为重要的是,俄罗斯的报复也站得住脚,既然俄罗斯战机侵入土耳其17秒都不可以,你们的车队岂能进入叙利亚境内?来了自然就炸掉。

事实上,现实的情况已经意味着俄罗斯用军事手段截断了土耳其和叙利亚反对派以及IS的经济联系,土耳其人再想通过运输石油赚钱没戏了。叙利亚反对派土库曼旅也将为杀死俄罗斯飞行员付出代价,没有支援再加上地毯式轰炸,恐怕死得比IS还快。估计未来一段时间俄罗斯人会把更多轰炸IS的精力转入轰炸叙利亚反对派。

如果报复仅止于此,那还是不但彪悍还有些阴的毛子吗?睚眦必报的俄罗斯是不会那么做的。据11月26日的俄罗斯最新消息,叙利亚副总理兼外长领队的访问团已经抵达莫斯科。非同寻常的是,叙利亚库尔德人领袖将首次在莫斯科与叙利亚高级代表会晤。几个意思?占豪在前面已经分析,这很可能意味着,普京要推动叙利亚政府给叙利亚库尔德人高度自治,未来一旦谈妥条件,俄罗斯人军事武装叙利亚库尔德人,然后叙利亚库尔德人与库尔德工人党结成联盟,在叙利亚土地上和土耳其库尔德地区的土地上形成一个军事区域,接下来库尔德人在俄罗斯的支持下向北打击土耳其,这会是土耳其的噩梦。对叙利亚来说,这事可以借俄罗斯的力量,通过库尔德人将土耳其的土地分裂出来,然后以库尔德自治区的方式加入叙利亚。这些现在虽然还是距离遥远的相反,但普京的这一切,都是在未雨绸缪。未来,这些未雨绸缪很可能会真的要土耳其半条命。

五、划下红线。

在做这些报复的同时,普京在11月26日向土耳其下最后通牒:如果再击落俄罗斯战机,必报复!这话普京说出来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听众听起来却觉得有些幽默,因为在普京看来,上述的一系列“报复”都不算“报复”,只是上点眼药。

其实,俄罗斯的这些做法,一边进行打擦边球式的报复,一边又给土耳其划下红线,让你不得不佩服俄罗斯人打擦边球真的是其它国家无法媲美的。当然,埃尔多安也放了狠话,说只要再侵入土耳其领空还要击落。这话说出来,以土耳其这位总统的犯二劲头,也不排除会这么做,但到底是谁击落谁,那可要看谁下手快了。

普京的这5招是一环扣一环,是在排除系统性风险后玩的与土耳其的猫鼠游戏。小国与大国为敌,吃苦的日子还在后面······以普京的性格,后面一定还有后手,我们且看下一步怎么做。

现阶段,考虑到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打破了一些平衡,显然谈判桌上一时半会是难有大的进展了,大家是要在战场上拼出实力,然后再在谈判桌上分胜负。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中东完全有可能再发生大的事件,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俄军轰炸土耳其

沙皇彼得一世改革后, 俄国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强国。强大后的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然而, 彼得一世毕生都没有实现夺取黑海出海口的愿望。

叶卡捷琳娜二世上台后, 秉承彼得一世的遗志, 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行了两次战争。 由于俄国国力的强盛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灵活的外交策 略, 两次俄土战争都是俄国取得最终胜利。 本文将从俄土战争的战前形势入手, 简述两次俄土战争的前因后果, 着重探讨俄土战争对俄国、土耳其及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

1、战前的俄国与土耳其沙皇彼得一世(1682-1725 年在位)亲政后, 对俄国进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 改革涉及政治、 经济、军事、宗教各个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俄国落后的面貌。 彼得一世认为, 俄国要想争霸欧洲, 必须要有自己的出海口, 因此发动了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 不过都没有夺得黑海出海口。 但是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为俄国提供了20万陆军, 2.8 万海军和几百艘舰只的亚速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 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 年在位)上台后, 利用彼得一 世改革积累的物质财富和军事力量, 为发动土耳其战争做好了准备。

15 世纪中期, 奥斯曼土耳其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苏莱曼大帝 (1520-1566 在位)时期,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进入全盛时代。苏莱曼大帝去世后, 土耳其逐渐走向衰落。 “ 16世纪末以后, 奥斯曼帝国内部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农民起义和民族独立斗争风起云涌, 不断爆发, 给予奥斯曼帝国政府以沉重的打击, 冲击着帝国日益腐朽、摇摇欲坠的封建制度和反动统治, 使得奥斯曼帝国从此陷入了 社会 危机的 历史 深渊。” 土耳其帝国的统治阶层试图用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危机, 但战争的失败又加剧了帝国的衰败。

2、俄土战争的由来

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的接触由来已久。 15 世纪 90 年代, 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就开始与土耳其 来往。 瓦西里三世时期, 俄国与土耳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16 世纪中期, 伊凡四世为了消除鞑靼军队的侵扰, 对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及土耳其属国克里米亚汗国发动了进攻。 但总的来说, 整个16 世纪俄国与土耳其的关系比较平缓。

17 世纪后半期俄国实力增强后, 开始谋求欧洲乃至世界的霸权, 而谋求霸权的关键在于争夺水域和出海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的黑海及两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在政治、经济和战略 等方面对俄国都具有重大意义, 所以彼得一世采取的行动首先是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 1695 年, 彼得一世率军攻打土耳其属国克里米亚汗国控制的亚速夫, 但由于没有海军, 俄军的第一次进攻失败了。彼得一世利用冬天的时间征集工人建造舰队。 1696年 5 月, 终于占领了亚速夫, 迈出了解决黑海问题的关键一步。 但是随后土耳其又夺回了亚速夫。彼得一世始终没有打通黑海出海口, 他临死前告诫子孙要消灭土耳其, 迁都君士坦丁堡, 实现俄国的南进政策。

1736-1739 年, 安娜女皇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 尽管俄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军事胜 利, 但是由于奥地利的失败和法国的调停, 俄国收获甚少。 根据 1739 年签订的《贝尔格莱德条约》 , “ 俄国有条件地获得了顿涅茨河和布格河之间的草原地带和俄军在战争中重新占领的亚速夫, 条件是必须夷平亚速夫所有军事要塞, 并且不得在黑海拥有舰 队。”

1762 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发动政变, 废黜丈夫彼得三世, 并取而代之, 史称“ 叶卡捷琳娜大帝” 。 叶 卡捷琳娜二世刚一上台, 就着手完成彼得一世的未竟遗愿, 俄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进入了新阶段。

1、第一次俄土战争(1768-1774) 叶卡捷琳娜二世刚上台, 就制定了“ 在陆地上实行地域性蚕食体制, 在水域上夺取出海口” 的外交策略, 企图控制黑海出海口, 蚕食土耳其。

她首先利用外交手段, 确立反土联盟以孤立土耳其。 1764 年, 叶卡捷琳娜二世与普鲁士结盟;1766 年, 又与英国订立商约, 拉拢英国;1768 年, 俄国与丹麦订约, 孤立瑞典。 一切准备就绪后, 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入侵波兰, 并在波土边境积极活动, 挑起事端。 1768 年10月, 感到极大不安的土耳其对俄国宣战。

战争爆发后, 俄国陆军向土耳其发起进攻, 波罗的海舰队进入东地中海活动。 俄国在多瑙河流域侵 占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两公国后, 引起了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不满, 两国决定对战争进行干涉。“ 为了取得对土战争的胜利和避免外交上的孤立, 巩固反土联盟, 沙俄采取由俄、普、 奥三国瓜分波兰的 手段。”1772 年, 三国第一次瓜分了波兰。 期间, 进攻克里米亚的俄军控制了亚速海, 攻占了克里米亚。 “ 在高加索战场, 土军也遭受重创, 俄军占领库塔伊西等要塞, 将土军压迫到黑海沿岸。”俄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在地中海的切斯马湾击毁土耳其舰队, 控制了黑海。就在这时, 俄国国内爆发了普加乔夫起义, 叶卡捷琳娜二世希望结束战争。 1776 年 7 月 16 日, 双方签订《库楚克-凯纳吉条约》 。

根据条约, 俄国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特权:在领土方面, 俄国鲸吞了黑海东岸原属土耳其的大片土地, 版图延伸到高加索山脉的北麓;克里米亚脱离土耳其独立;多瑙河两公国归还土耳其, 但土耳其要给 予自治待遇。在商业方面, 俄国商船可穿过黑海两海峡, 在土耳其水域自由航行。在外交方面, 俄罗斯可以在土耳其首都派设一名全权常驻公使。 在宗教方面, 俄国有权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一座东正教堂, 土耳其人承诺保护教堂并允许俄国派代表管辖。

2、第二次俄土战争(1787-1792)

尽管第一次战争俄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平息普加乔夫起义后, 开始继续推行“ 南进政策” 。

1783 年, 叶卡 捷琳娜二世将克里米亚划为俄罗斯边区, 正式置于俄国政府管制下。 1785年, 俄国在黑海拥有了舰队并设置军事要塞。对土耳其来说, 第一次战争的失败使帝国蒙受耻辱, 俄国的行动又对土耳其造成了威胁, 因此土耳其再次对俄国宣战。 这一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拉拢奥地利签定了俄奥联盟;英国刚刚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败;法国正处于大革命前夕的动荡时期, 因此国际形势有利于俄国。

首战金布恩, 俄军“ 打乱了土耳其的战略计划, 为俄国集结主力发动战略进攻争取了时间。” 1788 年, 奥地利对土耳其宣战。 俄奥联军在巴尔干半岛分散了土耳其的兵力, 使俄军顺利攻取了战略要地奥恰科夫。 正当俄军节节胜利之际, 土耳其盟国瑞典对俄宣战, 俄国腹背受敌。 叶卡捷琳娜二世 拉拢丹麦参战, 威胁瑞典。 1789 年, 经过福克沙尼和雷姆尼克会战, 俄军彻底打乱了土耳其的作战计 划, 攻克宾拉杰, 夺取阿克尔曼, 控制了整个摩尔多瓦。就在俄国面临瑞典和普鲁士的双重压力时, 法国爆发大革命, 转移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 瑞典也退出战争。 1790年, 俄军攻克了伊兹梅尔要塞, 黑海舰队也在黑海重创土耳其舰队, 掌握了制海权。 至此, 第二次俄土战争全面结束。

1792 年 1 月, 俄国与土耳其签订《雅西条约》。 根据和约, 俄国从土耳其手中获得了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广大地区的永久占有权, 巩固了在黑海的势力范围, 为深入巴尔干打下了基础。

1、对俄国的影响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国与土耳其进行的两次战争, 都以俄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标志着俄国与土耳 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库楚克-凯纳吉条约》和《雅西条约》的签订是俄土关系的转折点。 通过条约, 黑海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彻底改变, 俄 国不仅鲸吞了土耳其东岸大片领土, 还夺取了俄国统治者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过去的条约总是军事成分居多, 而《库楚克-凯纳吉条约》 不但涉及军事, 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商业、宗教等各方面, 为 俄国以后干涉土耳其内政及进一步向巴尔干和近东 地区扩张埋下了伏笔。

两次俄土战争的胜利, 显示了彼得一世改革以来, 俄国军事力量的上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战争的胜利使俄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 俄国从一个欧洲二等国家一跃成为一等强国 。 从此, 俄国 成为欧洲的宪兵, 在欧洲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纵贯 19 世纪的东方问题中, 俄国还成为 “ 总导演” 。

两次俄土战争的胜利还提升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个人威望 。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三分波兰和两次 俄土战争使俄罗斯帝国的版图增加了 63 万平方公里, 使俄国成为国力空前强大、影响举足轻重的大帝国, 因此她又被称为“ 叶卡捷琳娜大帝” 。“ 到叶卡捷琳娜二世逝世时, 俄国的领土已超过了甚至最肆无忌惮民族沙文主义所能需求的一切。俄国不仅 夺得了出海口, 而且在波罗的海和黑海都占领了广 阔的滨海地区和许多海湾。

2、对土耳其的影响

对奥斯曼土耳其而言, 两次战争的失败使帝国版图大为缩减, 国力不断削弱,“ 到十八世纪末叶, 奥斯曼帝国被迫从进攻地位完全退入防守地位, 似乎只有欧洲国家的相互对立才使它能够继续在欧洲存 在。”《库楚克-凯纳吉条约》和《雅西条约》 所带来的耻辱和后果, 使得奥斯曼境内独立和分裂的 政治倾向越来越严重, 加剧了帝国各民族、各地区的离心趋势, 土耳其国势江河日下, 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困境。

两次俄土战争失败的沉痛教训使土耳其的统治者认识到, 为了使帝国免于沦落为西方列强争夺瓜分的目标, 必须实施 社会 改革。

改革主要在军事领域展开。在第一次俄土战争期间, 土耳其就建立了 许多军事学校, 帝国印刷所也承印了许多有关西方军事的译著。 1789 年, 素丹塞利姆三世(1789 - 1807 年在位)上台后着手改革早已没有战斗力的新军, 组建新式兵团。“ 新式兵团完全按照欧洲的战术和科目进行严格的训练。全体官员一律实行薪级制, 一律穿欧式的军服。” 但是新式兵团还没有受到足够的训练, 新军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近卫兵团就发动了兵变。 1807 年 5 月, 他们把所有提倡改革的人赶到新军兵营中加以屠杀, 然后迫使素丹逊位。 此后, 统治阶层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但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改革的不彻底, 帝国国力恢复缓慢, 土耳其仍是列强窥伺的目标。

3、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俄国与土耳其的两次战争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促使“ 东方问题”的最终形成。

“ 东方问题”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是用来说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面临国际瓜分的危险而造成混乱状况的专门用语, 马克思和恩格斯简练地把它概括为“ 对土耳其怎么办”问题。“ 东方问题”是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对近代欧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进行的两次俄土战争则 是“ 东方问题”最终形成的标志。 此后,“ 叶卡捷琳娜 二世的后继者们常打着`解放者' 的旗号与土耳其政府干戈相见, 英、法、奥等列强也不断插手土耳其事务, 使`东方问题' 不断恶化。” 关于“ 东方问题”的危机一直持续到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和土耳其共和国 的建立, 但它的后遗症却久久没有消除。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两次俄土战争, 俄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为以后俄国干涉奥斯曼土耳其内 部事务, 攫取特殊权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土耳其在 战争的打击下日薄西山, 最终在“ 东方问题”的漩涡 中心土崩瓦解。探讨两次俄土战争对研究俄国与土耳其的关系及国际政治关系史具有重要意义, 对当今如何处理各国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