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3 05:39:07 分类:军事 浏览:315 评论:0
是在张思德同志烧炭被砸死之后,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做得演讲。
铁军救灾部队行军达体能极限提前12小时抵震中
5月13日凌晨4时10分,红军团向汶川震区开进。1200公里的行程,红军团仅用了24小时。14日凌晨4时,全团官兵到达都江堰市紫坪铺水库,由此徒步向汶川重灾区映秀镇进发。负重三四十公斤重的背囊和物资,行走在塌方不断的山路上,地图上30公里的距离,落到脚下却超过了60公里。官兵们开始和自己的体力及意志展开较量。9小时后的14日13时,红军团官兵顺利到达震中映秀镇——这比预先方案提前了12个小时!立即投入到救灾行动当中。当天15时30分,成功救出第一名幸存者。
从映秀镇通往草坡的近50公里道路,被群众称为“死亡之谷”。16日9时,在团长黄长清的带领下,向“死亡之谷”挺进。行至7公里处,突然遭遇山体大滑坡。正在行进中的红一连官兵赶紧隐蔽到一块大石头下。霎时,大大小小的石头从他们头顶呼啸飞过。关键时刻,黄长清接过“党员突击队”的队旗,站在了塌方的路上,组织战士们单人快速通过。
岷江上一条长200米的铁索桥,是通往银杏乡的必经之路。过桥时,上下各一根铁索,手里攥一根,脚下踩一根,不带负重通过已是摇摇晃晃,如果落下江去则绝无生还的可能。当“铁军来了!”的大旗飘扬在灾区的废墟上时,现场群众激动得泪流满面。
“5·12”大地震后,南坝镇——以往九寨沟旅环线上的这颗璀璨明珠顿时满目疮痍,进出小镇的所有通道仅剩下涪江上一叶承载力不足1吨的小舟。这个本来拥有2万多居民的相当繁华的商业小镇,几乎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通讯中断,桥梁坍塌,道路被毁,大车小车进不来,伤病员转送极其困难,食品和饮用水非常短缺……
南坝镇的救援工作进行到5月16日,已经是第四天了。虽然解放军官兵几天来不分昼夜,争分夺秒,不停地搜救挖掘,前送物资,后送伤员,但是镇里仍有部分伤员无法及时转移出去,江对面前来增援的上千名消防官兵和大批赈灾物资也只能隔河相望,而废墟下面的生命一天比一天虚弱,需要更多、更快的救援!
很明显,涪江已成为南坝镇抗震救灾工作的一个“瓶颈”。
江上架桥成关键
16日上午9:00,赶到南坝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参加军地协调会的空降兵部队邓参谋长,一坐下就向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绵阳市副市长邱明君提交了一份有数据、有分析的报告——《在涪江渡口上游一浅滩处搭建低水桥》。
话音一落,所有与会人员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了过来。市县镇领导听过邓参谋长的分析之后,既激动又疑惑。激动的是如果桥真能架设成功,那么,南坝救援工作的“瓶颈”立马就能解决。然而,他们同时也有疑惑:地震前,南坝镇人员物资往来主要依赖公路,而涪江上从未架过桥,需要摆渡过江,在当前大型机械仍然难以进来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官兵们的血肉之躯,能否架设成功呢?
当得知架桥需要大量铁丝时,邱副市长立即派人到镇上征购,然而由于商业区损坏严重,工作人员千方百计才从废墟中拔出一小卷。在其向邱副市长复命时,邱副市长一把抓住那一小卷铁丝,要求随行人员一定要妥善保管。他说:“这哪是一小卷铁丝呀,这是群众的命呀!”
16日夜晚,对于具体负责这项任务的王科长来说,几乎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他心里一直在不停地思考着架桥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细节,唯恐哪里出现遗漏。
部队架起救命桥
5月17日,800多名官兵兵分两路,在邓参谋长和刘甫清团长的带领下,开到涪江岸边。一到现场,邓参谋长便第一个“嗖”地跳进了齐腰深的江水之中。
战士们看到首长带头,士气立即更加高涨,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了架桥工作。有的去废墟中寻找可以使用的木头,有的几个人一起协力扛抬楼板石梁,有的在岸上弓腰装沙袋,有的站在江水中搭建桥墩……谁也不肯休息一会儿。
看到空降部队官兵人手不够,成都军区某部官兵立即主动加入了运送搭桥物资的行列;南坝的乡亲们搬着木头、石板也来到岸边……
河南的大个儿战士肖振昊,一次就扛起3个沙袋,交给搭桥墩的战友加固桥墩;二级士官李九广,虽然在向山下转送伤员、运送物资的过程中双肩已经磨烂,但还是咬着牙扛起一个大沙袋……
知道空降兵部队正在给南坝灾区群众架设“生命通道”的消息后,19日,中央军委委员、空军许司令员也专门乘飞机赶来了……在部队首长们的亲切关怀和鼓舞下,官兵们更加努力了。20日下午,经过军民4天的共同努力,承载着灾区人民无限希望、记录着军民鱼水深情、长110多米的“军民连心桥”终于胜利合龙。
桥通了,生活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进来,伤员开始逐步运出。昨天晚上,古楼街的柳安柏大叔采来自家种的新鲜蘑菇,直接送到了连队炊事班;坝头村支书杀了自家的一头猪,把猪下水留下,猪肉全部送给了官兵;南街的陈大娘把不知积攒了多久的所有鸡蛋煮熟后送到修桥官兵们跟前,被拒绝后跪在地上哽咽着说:“孩子们啊,我都一把年纪了,要不是你们,我这把骨头早就烂了。你们不收下,我就不起来……”
方永刚,男,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1963年4月出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7级。
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他的事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刻苦钻研、与时俱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先后主编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
1997年5月8日,一场车祸造成他的颈椎严重骨折。在做牵引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住院108天,他一连看了43 本书,并完成一部30万字的专著《亚大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
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2003年7月,胡主席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他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个消息后,连夜调整了第二天的讲课稿,让这一新思想第一时间进入了课堂,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去年暑假,他放弃休息,编写了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初步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教学体系,为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作出了贡献。去年10月份,他参加国防大学全军首届政治理论骨干研修班,正赶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期间,他带病连熬3个通宵撰写了1万多字的文章《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结业时,所做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政治理论人才建设》的发言,就军队如何招才、引才、用才、留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二、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方永刚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是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他有机会上大学,参军入伍,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军队政治理论教员。他经常对别人讲,自已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他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代中国,只有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人民过上和谐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真理。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仰,他一直把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看作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当党中央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他都及时学习研究,很快就有论文发表或专著出版。
20多年来,他遇有理论困惑不动摇,碰到现实困难不回避,面对错误思潮敢斗争,在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决捍卫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他始终认为,如果他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三、不辱使命、甘愿奉献,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方永刚认真履行一名思想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6年来累计完成10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举办了200多场学术讲座。
1998年以来,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大连市讲师团成员,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过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1998年10月,他去长山要塞函授辅导,给部队讲课,从晚上9点一直讲到11点,掌声不断,许多家属都抱着孩子站在走廊里听他的报告。
一次,方永刚到北海舰队搞专题调研,潜艇某基地请他去讲军人使命与战斗精神。由于讲得好,驻青岛地区的部队接二连三地请他讲,不到一周连续讲了15场。为了把老百姓关心的下岗失业、三农问题、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讲透彻,他经常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入到群众当中,与大家拉家常,把生活当课堂,让老百姓给自己出题目。
有一次,他到旅顺口区铁山镇给党员干部讲课,三个多小时的讲课结束后,一位8O多岁的老党员拉着他的手说:“你讲的都是咱老百姓想知道的,听你讲半天,我这辈子都没白活。”还有一次,一个镇请他围绕农村问题讲讲致富之策。他利用五一长假,跑了许多村镇,咨询了许多专家,围绕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等问题给大家上了一堂课,并提议通过小额贷款扶持农民上项。报告结束后,一位大嫂激动地说:“你把党的好政策讲到咱的心坎上,你把党的温暖送到咱这偏僻小山村。”
四、师德高尚、知行统一,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方永刚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早在去年3月,他的病情就已露出了端倪,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做系统检查。当时学院正承担着海军基层政工班4 期150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他主动请缨承担了开班的第一课《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海军基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为了讲好这堂课,他精心准备,看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到基层部队进行调研,找老海军了解情况,向随舰出访的同志了解事例,十二易其稿,试讲了10多次。正式讲课时,不停地冒虚汗,四节课下来,内衣全都湿透了。课间,他不得不到休息室的沙发上躺一会。
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一方面以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他表示:“不管癌症是中期是晚期,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没有限期。我能舍弃我的生命,但不能舍弃我的事业;我不惧怕癌症,但害怕离开最钟爱的三尺讲台。只要不倒下,就要不停地学、不停地写、不停地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2007年1月15日上午,在术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化疗间隙,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学员们上完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1月22日,他带病给大连市地税局作了《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1月23目,他又躺在病床上完成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同志用忠诚和青春诠释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不懈追求。
丁晓兵
“生命本身并不特别,是价值赋予它灵气与色彩。而生命的价值是由每个人自己创造的,任何人都作不得假,只有依靠自我的执著与努力,才能为生命挥洒绚丽。”———引自影片《泰坦尼克号》丁晓兵,一位独臂英雄,20年前他用左手向军旗敬礼曾经感动过中国;丁晓兵,一名党员干部,20年后他用一条胳膊拥抱生活再一次感动共和国。
他充满传奇色彩的军旅生涯牞深刻地诠释了生与死、苦与乐、权与利、情与爱、美与丑等一个个人生重大课题。他永葆本色的鲜明党性,真实地回答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
“从没人逼着我这样去做,我只是觉得人活着要对社会有贡献,只有不断地奉献自己,才能踏实地享受生活。
你不要干了一点事就惦记着报酬,甚至觉得自己吃了亏。”———选自丁晓兵日记出生在安徽合肥的丁晓兵,祖孙三代当过兵、打过仗。1983年他穿上军装步入军营,第二年就开赴南疆参加了重要军事行动。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丁晓兵出色完成了20多次侦察任务,直到当兵刚满周年的那天,执行“抓舌头”任务时一枚手雷砸在他和俘虏身上。他当时想都没想抓起手雷往外扔,结果一出手就空中爆炸。醒来发现俘虏想跑,猛扑上去想按他脖子,却突然发现右手不听使唤。再一看炸断的手臂只剩张皮吊在那儿晃荡,鲜血往外直喷,露出来的骨头一端插在泥土里。回撤的路上树杈钩人,行动十分不便,浑身是血的丁晓兵咬住衣角,掏出匕首把胳膊割断别在腰带上,翻山越岭4小时见到接应的战友时,他一头栽倒在地上。血压没了,心跳停止,在场的人都以为他牺牲了,谁料这位新战士竟奇迹般地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永远失去了右臂。当时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的事迹,这一年他入党、提干、立了一等功,并获得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社会各界邀请函和鲜花一起向他涌来,他成了众人瞩目的英雄。
丁晓兵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600多场,数千封来信充满对英雄的赞美之词。然而一封署名南京航空学院教师王民的信,却触动了功臣的心灵。
信中说,“我认为你成为英雄,只是过了第一关,你是否真心英雄,我不愿轻信,假如10年、20年后仍有事迹从你身上出现,这英雄的称呼你才当之无愧。”像丁晓兵这样的英雄,应该有一定的生活待遇,享享清福。可当领导找他谈话时,丁晓兵却出人意外地提出参加学习、继续从军两点请求。1986年,组织上破格保送小丁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深造,毕业时学院曾劝他留校或推荐他去部队机关工作,老家也空出副厅级位置请他走马上任,可丁晓兵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抉择,凸现出一个男人、军人、共产党人的高尚风范。1988年,丁晓兵放弃了鲜花铺就的大道,毅然来到驻锡8720部队最艰苦、最基层的一个连队当上了指导员,这一年他23岁。
“我非常喜欢枇杷树,因为它生命力非常顽强,只要你随便往土里一扔,枇杷果就会生根、开花、结果。我觉得做人也应该这样。只要你热爱生活,阳光就会给你破土而出的温暖和力量。”———选自丁晓兵演讲稿丁晓兵所在的八连是有着几十年光荣传统的尖子连队,独臂硬汉凭着那股子不服输的精神,硬是从新的起跑线上闯过道道难关。连里紧急集合,丁晓兵手、脚、嘴并用捆背包,倒数第一拖了后腿。
通讯员劝他不要为难自己,并动手帮他,丁晓兵“生气”了:“你帮我这次,能帮我一辈子吗?”团里手榴弹考核,全连就丁晓兵一人不及格。他掉下一句话,“我一定在这个地方把这个脸捡回来。”一个月后,团里组织第二次模拟考核,丁晓兵结果一出手58米,并从此在军事考核中再也没给连队拉过分,八连不仅荣获集体一等功,还被集团军树为“基础建设样板连”。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尖子连队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故。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干不好的事、带不好的兵的硬汉子牞开始担心能不能继续留在部队再穿这身军装。是啊,英雄不是神,更不是孤岛,背靠着党的培养与战友的信任。部队首长考虑到丁晓兵今后的发展,决定给这位战斗英雄、残疾军人一个锻炼的机会。丁晓兵当团政治处宣传干事,先后有100多篇作品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到落后的二营担任教导员,第二年就带出了新典型。1997年丁晓兵走上团政治处主任岗位,从琢磨退伍兵丢弃笔记等细节中,他反思出思想工作经验105条在军中推广。在丹阳湖施工中,他一条胳膊没法挖泥,抬土方在雪地里踏行;在寿县大堤上,他扔掉假肢扛沙包,空袖管在夜雨中飘荡……“什么是党员,这就是共产党员!”深受感动的官兵们从他身上看到了先进代表的熠熠风采。
英雄在平凡的日子里选择艰苦、选择清贫、选择责任、选择挑战,永葆人民功臣这一荣誉的圣洁,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展示了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军人形象。这么多年来,他一步没拉地从基层干到团里,经常担任急难险重任务,他个人和他所带的连队、团队捧回的各种奖杯、奖状、奖牌、奖章有288个之多。
2002年12月丁晓兵擢升为团政委,20年后的今天,他用左手又摘取了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再一次成为中央新闻媒体的“聚焦对象”。
丁晓兵左手写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没有人逼着我到基层来,既然来了就得干出个样子来。别人两只手能干的事,我一只手也必须出色完成。党员干部如同‘挑夫’,一头担着党的重托,一头载着群众的希望。”“我愿做一竿翠竹,有骨有节,顶天立地,虽然难为栋梁,也能撑起一片天空。我愿做一朵红梅,不邀春,不媚俗,一生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选自丁晓兵《竹梅题画诗》从小听过丁晓兵《信念之火》那场报告的留美女学生匡雪婷,2003年回到母校问起“丁晓兵还在讲奉献吗?”上世纪90年代曾在头版头条位置突出报道过这位英雄的无锡日报,去年“八一”建军节与丁晓兵所在的部队喜结共建对子,我当场问过丁晓兵对20多年前的壮举至今是否后悔?”这位从战火中走过来的英雄,经历时代环境的变迁,面对不断变化的生活,对人生准则自有自己的理解与追求。他常说,“一个真正的军人应该平时忘我,战时忘死。”当年在昆明空军医院照料他的护士,现在是爱人的陶婉珠知道,丁晓兵最爱去烈士陵园感受心灵洗礼,家里最珍惜的物品是战场上带回来的吊床,平时最拿手的特长是绘画、书法,心中最恪守的信条是:不怕别人说无情,不怕别人说没用,不怕别人说没钱。
一家房地产商盛情邀请,如果答应出席开盘仪式,优惠提供一套住宅;一位私营业主上门恳求,只要派个把士兵替企业站岗,外快酬金6位数;丁晓兵曾经有过困惑,但从未牺牲荣誉,更不肯丢失精神阵地。弟弟丁文新下岗生活困难,想找当官的哥哥揽个送菜活儿被他推掉,可部下与爱人分居两地,他却利用“名人效应”四处帮军嫂寻工作。战士患上白血病,丁晓兵不光自己掏钱,还动员指战员捐款。临别时牞退伍兵脱下军装磕头洒泪。他救助过的两位老太,一个苦苦寻觅恩人2年多,一位说要把他像片挂在自家大堂上。
“虽不能像花一样明艳,还可以像树一样长青。”20多年来,丁晓兵面对鲜花和荣誉,面对伤残与现实,面对优待与诱惑,不但没有贬值、变质,相反增值、升华,续写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传奇故事,给世人留下人生启迪。
截止2019年6月份,健在的开国将军有姜钟、杨永松、邹衍、詹大南、黎光。
1、姜钟
姜钟,原名姜心登。四川省平昌县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六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原总参谋部三部部长。
截至2019年1月,在世开国将帅仅剩14人,姜钟是其中之一。
2、杨永松
杨永松,汉族,广东大埔县人,1919年7月出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红12军101团文书、红一军团3师3团收发、2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师直政处教育干事、师政治部秘书、师直政处教育股长、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秘书长、教导2旅5团政治处主任。
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抗大总校秘书科科长。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秘书长、第四野战军战车师政委。
建国后,历任华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工程兵副政委、政委。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截至2019年1月,在世开国将帅仅剩14人,杨永松是其中之一。
3、邹衍
邹衍(191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国共产党党员。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崇贤乡霞光村人。
历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4、詹大南
詹大南,1915年4月18日生,生于安徽省金寨,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曾任红15军团保卫局科员,第28军直属队特派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次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1月随红25军长征。到陕北后,参加了劳山、直罗镇战役。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5、黎光
黎光(191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三十一军特务营排长。
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冀中军区营、团长,晋察冀区军副旅长,华北军区旅长,第二十兵团师长。参加了清风店战役、平津战役。
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同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回国后,历任炮兵副军长,师长,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主任,军区司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黎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詹大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邹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永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