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1-30 20:28:20 分类:军事 浏览:713 评论:0
“2001年4月1日晨,美军一架EP-3电子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时,突然大动作向大陆内侧我海军实施跟踪监视的歼八11飞机方向转向,撞击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跳伞,中方另一架飞机安全返航。美方飞机肇事后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这是当时中国官方对外发表的关于中美两国军机相闯事件的公开新闻。过后中国方面对落海的中国飞行员进行了十八天的拉网式搜索,最终未能找到任何东西,中国飞行员王伟“不幸遇难”。
纵观这一事件的全过程,我怎么看都觉得其中大有文章。这事很可能是中国为获取美国侦察机高级机密而导演的一场精彩闹剧。我的推论依据有如下几点:
1、美国侦察机在我沿海作侦察飞行已经是家常便饭,中国对此早有知晓,而且中国军机起飞拦截或是监视美国侦察机的飞行也不止一两次,对于这类行动中的飞行要领中国军机的飞行员应该是很熟练的,而且美国侦察机要比中国飞机大得多,为防止意外,中国飞机一般不会贴近美国飞机飞行。但从后来美国方面公布的景象资料看,中国飞机多次以非常接近的距离掠过美国侦察机,这是非常反常的现象。
2、美国飞机是在沿中国近海作侦察飞行,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非法性,其目的只在于获取中国的情报,并不想招惹更多的麻烦。因而其飞行路线应是事先设计好了的,而且比较规范。明知中国军机在一旁伴飞,更不会突然迎着中国飞机作较大幅度转向。即使美国飞机比中国飞机大,如果两机一旦相闯,双方都没什么好果子吃,这一点美国飞行员也是深知的。说美国飞机主动作大幅度转向闯向中国飞机这有点与逻辑不符。
3、与王伟一同前往拦截美机的长机飞行员赵宇,是海军航空兵某团副参谋长,四种气象飞行教员,三种气象指挥员。美机临近我边境进行侦察飞行,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中国派遣军机前往拦截也不是一次两次,只需一位大队长级的飞行员作长机就行了,完全用不着派赵宇这样一位高水平飞行员前往作空中指挥员。只要看一看赵宇的身份就可以知道,这一次拦截任务非同一般。而且王伟本身也是一位有中队长职务的熟练飞行员。为什么会派遣这样一个高水平的空中组合前往执行这样一个简单的拦截任务呢?实在耐人寻味。
4、王伟驾驶的飞机与美国飞机相闯时并未解体,也未起火,只是尾翼被闯碎而失控,王伟顺利弹射跳伞,这是多种公开资料上都有说明的情况,王伟落海前并未受伤或者并未受很重的伤这一点可以确认。而且王伟是海军飞行员,随身携带的落水逃生自救及求救报警显示设备应该一应具全。王伟落海的地点离海南陆地只有几十公里远,对于王伟正常跳伞的过程其长机飞行员、一直在空中担任指挥任务的海军航空兵某团副参谋长赵宇亲眼目睹,而且还近距离确认了王伟的落水位置。这也是多种公开资料上都有说明的。因此王伟落海后如果没有十分意外的情况发生,应该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找到。就是不能很快找到,王伟也可以凭借随身的东西自我生存较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无论如何也是能够找到的。但官方发表说法是找了整整十八天也没能找到,甚至连一点遗物都未能找到。怎么会什么也找不到呢?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上千架海军飞机的大国来说,这无论如何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5、美国飞机迫降我海南凌水机场后,美国方面马上通过多种途径与我方进行交涉,要求尽快遣返飞机和机组人员,其目的是不让我方有机会接近美国飞机上的许多敏感技术。但我方对此不予理采,并不顾美国机组人员的反对,以非法入境为由,派遣技术人员强行登上美国飞机进行检查,并随后对外宣布,在我方落海飞行员没有找到之前不能考虑美方飞机遣返的问题。在随后展开的对我落海飞行员王伟长达十八天的搜救行动过程中,对美国飞机的检查也在同时进行着。为什么要进行长达十八天的搜救生行动呢?按说中国飞行员不可能独自在海上生存一周时间以上。最迟在十天以后就应该宣布搜救行动结束,但搜救行动还是拖了十八天。这个时间的确定仿佛与搜救行动并无关系。这是另一大疑点。
6、最后交还美国飞机的过程也颇为耐人寻味。中国方面告知美国,其迫降的飞机只能拆成散件装箱运回国内,而不能修好后飞回国内。这一点怎么也无法理解,美国飞机只是受了点外伤,其内部基本完好,而且迫降过程非常平稳,只要稍加修理就能飞回。飞回国内与装箱运回国内对于中国来说有什么区别?修好后飞回去对于美国不是更简单一些吗?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难道只是为了用这种办法轻轻地为难一下美国人?有这个必要吗?
从以上分析来看,这件事的疑点太多,综合串连起来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美国飞机多次在中国沿海作侦察飞行,这一点是使中国人不能忍受,同时,美国EP-3电子侦察机是目前世界上非常先进的侦察机,中国对机上十分先进的技术设备自然有着很高的兴趣,而且通过迫降的手段弄到一架飞机这种先例是有的,朝鲜战争期间,美苏双方都曾派出自己优秀的飞行员试图迫降对方的先进战机F—86和米格—15,在美苏冷战时期就有苏联用苏—27高耸的尾翼划破美机机腹的先例。而且飞机尾翼受伤对飞行员的直接损害是最轻的,这一点任何一个空军大国的理论教材中都有说明。中国难道不能也照此办理一下?于是一套通过闯击美国飞机使其迫降在中国境内,并以非法入境为由登机进行检查,以便搞到美国EP—3电子侦察机上的先进技术的方案就是很自然的了。以下是我本人对这一方案实施过程的大胆想象。
从美国方面事后发表的影象资料来看,中国飞机在闯机前多次贴近美国EP—3电子侦察机飞行,应该是在作测距性的试验飞行,以便找到最佳闯击位置、闯击方向和闯击力度,要求是既不能让美国飞机堕海,又不使其有能力飞至邻近的美国友好国家机场,还要掌握不使己方的飞行员受很重的伤。闯击结果是:“美机左翼外侧螺旋桨将王伟驾驶的飞机垂直尾翼打成碎片”。美机的左侧螺旋桨也理所当然地被全部打坏。闯击行动发生后,中国飞行员顺利跳伞落海,美国飞机受损,且不能飞行,并就近迫降至中国境内海南凌水机场的目的达到。具有海军航空兵某团副参谋长身份的长机飞行员赵宇飞抵王伟落海地点确定方位后立即飞回基地报告,我援救人员马上赶至离陆地不远处的王伟落海地点将王伟救生起,这一过程最多只需几个小时就行了。然后公开宣布对王伟进行大规模的搜救生行动,并派专家强行登上迫降的美国飞机进行检查,而且对美国表明态度,在中国落海飞行员未找到之前,不能考虑交还美国飞机的问题。在这期间,经美国方面多次交涉,中国遣返了与检查行动无关的美方机组人员。十八天后,中国方面完成了对美国侦察机的检查工作,于是宣布中国落海飞行员未能找到,搜救生行动结束,并通知美国方面可以考虑遣返飞机。由于中国技术人员对美国飞机的检查时间不能拖得太长,中国专家在对美国飞机的检查过程中拆解的动作太大,美国飞机已经无法修复,中国为了在世界上混淆视听,想出了美国必须对其飞机拆散装箱运回这样一个托词。以造成美国人是应中国的要求而拆散装箱的,并非无法修复这样的假象。
宣布中国飞行员未能找到,而且一点遗物都未能找到这是中国唯一的选择,因为如果宣布中国飞行员遇难并找到了遗物就需要说明中国飞行员遇难的原因,而且还要对找到的遗物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不好处理;如果宣布飞行员获救,就至迟只能在几天之后就要宣布,因为中国飞行员不可能独自在海上生存一周以上。美国方面也会在中国宣布飞行员获救之后,及时地敦促中国考虑飞机的遣返问题,而几天时间中国技术人员是不可能对飞机进行彻底而又详细的检查的。在长达十八天的时间内什么也未能找到,自然就什么也不用说明,这就是中国在处理这件事的高明之处。至于飞行员王伟今后的去向安置,那只是个不牵扯任何其他国家的简单技术问题。
在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中,美国方面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事后美国还按照中国方面的要求,对中国飞机被损和飞行员落海牺牲进行了赔尝。美国人的心思是要尽可能缩短这架装备了许多先进技术的侦察机在中国境内逗留的时间,因此中国的多数要求美国人都忍气吞声地照单签收了。
1999年5月,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误炸”这件事中国人吃了亏,据说“误炸”事件牵扯到安装于使馆内的中国高精度新概念雷达。这种雷达使美国损失了一架号称“不会被雷达发现”的F—117A战斗轰炸机。2001年4月的中美闯机事件中国人也许沾了点便宜。中国与美国都是大国,在这种事情的处理上双方都心照不宣,都不想张扬,和平解决了事,这就是大国政治的特点。
看过很多的故事,也看过很多经典的语录,其中很多感人的事迹和感动的话语至今看来听来依然催人泪下。而在这些催人泪下的桥段中,十几年来,又要属“海空卫士”王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最让人感动,这句话仅仅19字:“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王伟,2001年中美南海撞击事件中的牺牲者,曾毕业于中国空军航空大学,是中国海军航空兵中的一名飞行员。
2001年4月1日的那天凌晨,一架属于美国海军的EP-3型侦察机违规在中国海南岛东的专属经济区上空飞行,致使与当时驾驶着歼-8II战斗机的飞行员王伟发生碰撞,这次碰撞使得歼-8II战斗机损毁严重,从高空中坠毁。
在王伟坠机后,中国海军和自发的民众组成了接近10万人的搜救队伍,连续14天展开日以继夜的搜寻,然而最终得到的结果依然是杳无音讯。再之后,王伟被确认为牺牲。
扩展资料:
英魂永存
在与霸权主义的美国的较量中,王伟不幸殉职,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的精神里,他的死亡让中国人民快速成长,他的血肉熔铸成了如今强大的中国不可或缺的宝贵的一块屏障。
美机对81192发动撞击,也使得他方的战机受损严重,不断下坠,于是美方不得不启动摧毁计划并实施迫降。在飞机降落我方军用机场后被迅速包围,尽管美方执行了资料摧毁计划,但由于时间紧迫,事发突然,仍然给我国专家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料。
经过专家不懈复原和研究,我国掌握了有关侦察机的先进设计和美方的情报获取技术。
王伟同志用付出自己生命的代价守卫了祖国的海空,他的逝去也刺激了中国海军,使中国海军快速成长。向王伟同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