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海军轻护 海军轻护下水沪东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3 12:45:10 分类:军事 浏览:267 评论:0


导读:本文目录一览:1、简要介绍“维斯比”轻型护卫舰的优越性能???!2、请问我国海军轻型护卫舰舰长是什么级别?3、法国追风级轻型护卫舰有哪些技术特点?4、请问我国海...

本文目录一览:

简要介绍“维斯比”轻型护卫舰的优越性能???!

嘛,其实关于瑞典的这级YS-2000轻护,其实就像楼下介绍的,其实在中文网站检索一帖一大堆,具体就不多说了,不过出于对这些网站的翻译水平,糟点太多不多吐槽了,我把手头从Naval Technology和MDC的一些介绍简单翻译一下,至少比现在中文可靠一些。

首先,对舰艇的介绍一定少不了基本数据,如下。

长72 宽10.4 吃水2.4 

排水量(ton)   满载620 

航速(节)   35 

乘员   43 

Bofors MK-3 SAK 57mm70倍径舰炮*1

四联装RBS-15 MK3反舰导弹发射器*2(安装时须移除反潜/反水雷遥控载具)

400mm鱼雷发射器*4(使用Type-45反潜鱼雷)

12.7mm机枪*2   

舰载机   A-109M/JetRanger反潜直升机*1 

既然介绍YS-2000的优越性,其最突出的便是如楼下所说,就是隐身能力,不过楼下说的略抽象,直接点说,在维斯比级第一轮测试时,于海况良好的情况下维斯比级可接近到22km才会被目标的雷达发现,恶劣海况下则会减至13km;如果配合电子干扰措施,被目标雷达发现的距离对照上述两种情况分别进一步降至11km与8km。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也就是说,直到维斯比级发射导弹的时候,是很难被发现的。

然后剩下的就如楼下所说的了,更加具体的,我百度空间里有一篇很详细的文章。

请问我国海军轻型护卫舰舰长是什么级别?

轻型护卫舰代表为056型轻护卫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于2012年下水的新一代多用途轻型护卫舰。

056型首舰“蚌埠”号舰长黄继先,中校军衔;政委翟士臣,少校军衔。

但请注意,按照海军一贯的习惯,为突出首舰地位,舰长一般采用高职低配,选择资历更老,经验丰富的人担任,军衔一般比预定的高一级,舰长和政委通常军衔对等,以后的056型舰长应该是少校。

另一方面,不妨看一下,054护卫舰的舰长一般是中校军衔。054的吨位比056大一倍,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轻型护卫舰舰长是正营级少校。

法国追风级轻型护卫舰有哪些技术特点?

先进设计引领潮流

面对目前国际轻护舰市场的激烈竞争,DCNS的新产品除了在设计思想上必须超前外,价格上也要有一定优势。但俗话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为此,必须在性能与价格的“博弈”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而这正是法国人设计追风级轻护舰的核心理念。该级舰广泛采用了拉斐特级护卫舰的成熟技术,但在总体设计上仍不乏创新。

隐身濒海舰

该级舰的舰体设计简洁紧凑,其上层建筑与拉斐特级护卫舰有些类似,都采用侧壁内倾和干舷部外倾设计,消除了所有露天的两面角和三面角,以避免敌方雷达入射波反射。由于采用单个封闭式综合桅杆,减少了上层建筑上的各种电子设备布置,使得整个上层建筑简洁而有序。

该级舰的舰桥巧妙的与上层建筑相融合,使之成为360度全景舰桥,在舰桥前部是隐匿在主甲板下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以及位于舰艇首部的舰炮。在舰首甲板上也没有明显的锚链机械设备。该级舰还同时在前后甲板采用了封闭设计,放置无人潜航器或无人水面艇的舱室入口均遮以反射网,导弹则布置在甲板下方。另外,在舰艇尾部还配备有直升机甲板。

为降低红外信号,追风级取消了传统的烟囱,而是用海水先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冷却,然后通过水线以下排放口排出,相较于拉菲特级采用不易产生红外辐射的玻璃钢来制造烟囱,再涂以一种低辐射涂料的方法,追风级“不仅治标、更要治本”的措施显然效果更好。此外,该级舰的前、后发动机以及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首先将由海水注入系统进行冷却,然后再从水线或者水线以下排放。

其中后发动机的废气经冷却后将被导入中央助推器,从而避免了推进系统产生的烟雾排向直升机甲板。追风级还利用弹性材料将舰壳与主发动机、柴油发电机及大多数噪声设备相隔离;精心布置管道与电缆,尽可能避免机械设备的振动传至舰壳;必要时采用柔性液压管道;优化舰艇外形设计,从而将航行时的噪声降到了最低限度。由于濒海作战将不可避免的遇到敌方水雷的拦截,因此该级舰安装有M、L和A型三种消磁环以降低磁信号。

多任务武器系统

追风级设计上的一大创新是倾斜封闭式导弹发射装置。到目前为止,包括拉斐特级在内的大部分护卫舰反舰导弹发射装置都是采用倾斜20度固定发射架。这种布置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增加了整个舰艇的雷达信号特征。与拉斐特级的“飞鱼”导弹发射装置布置在上层建筑的中部不同,追风级的反舰导弹发射系统布置在上层建筑前侧,并且可水平放置在甲板下。当需要发射反舰导弹时,发射装置可以抬升一定角度发射。这种设计不仅有效降低了舰艇的雷达信号特征,也使得发射装置可在波涛汹涌的海上得到很好的保护。

作为轻型护卫舰,追风级选择了中口径的奥托-梅莱拉76毫米或博福斯57毫米舰炮系统,用于濒海支援、反水面或防空作战;此外,该级舰还安装有30毫米防空速射炮。这种武器搭配模式充分保证了其作为轻型濒海舰艇的任务弹性。三种型号的追风级均可配备16枚马特拉MBDA海军型“米卡”导弹。其中,170和200型采用DCNS的“席瓦尔”垂直发射系统,用于发射射程更远的“紫菀”15舰空导弹。此外,200型还可使用增程型“海麻雀”舰空导弹,但需要在舰桥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I/J波段火控照射雷达。

近海作战将面临十分复杂的水下环境。为此,追风级护卫舰安装了避雷声呐,该声呐采用了可伸缩设计,必要时还可提供独立的导航功能。鱼雷探测系统是一种候选的自卫手段,一旦选用,诱饵发射器将配用声诱饵弹。200型追风配有变深声呐和2具三管鱼雷发射装置,提供了较完善的反潜能力。

综合封闭式桅杆与电子设备

追风级设计上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淘汰了拉斐特级前后桅的传统设计,代之以一个先进的综合封闭式桅杆,这种单桅设计的主要优点是省出了大量上层建筑空间,既有利于隐身,也为在不大的舰体上安装更全面的武器系统提供了方便。拉斐特级在前桅上安装有红外探测器、卫星通信、雷达侦察等设备,在后桅杆上安装了“海虎”MK2对空/海警戒雷达。

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设备之间电子信号的相互干扰。现在DCNS已经成功解决了电磁兼容问题。新型桅杆的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是可承受一定重量的圆锥形雷达罩,其内容纳了一部C波段对空监视和目标指示雷达。由于圆锥形雷达罩的独特设计,不仅有效保护了雷达免受海上环境的侵蚀,也使C波段雷达真正实现了360度旋转探测,不留下探测盲区。

同时,倾斜式圆锥面减少了雷达信号反射特征,提高了舰艇隐身性能。为支撑整个上半部桅杆的重量和运动感应载荷,DCNS正在为圆锥形雷达罩开发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新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厚度,还可确保雷达波透过雷达罩后不发生衰减。在桅杆上半部则安装了电子对抗装置和高功率宽带通信天线。

封闭式综合桅杆中集成了各种功能的雷达电子设备。如导航雷达主要提供导航和水面战术态势信息;C波段三坐标雷达则是舰艇在濒海环境下获取空中战术态势信息的主传感器;电子支援系统作为无源措施,可成为强电磁环境下探测手段的有效补充,或在一般情况下对空中目标提供更好的识别能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追风级利用先进的SETIS战斗管理系统,将上述武器和传感器的功能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其战斗系统具备了高度集成化的特点。SETIS属于最新一代的舰艇战斗管理系统,以DCNS的SETIS系统和泰利斯的TAVITAC系统为基础,并大量引入了多种前沿信息网络技术。

其主要部件包括多功能操控台、大型彩色显示屏、计算机以及将各种武器和传感器连接起来的专用数据线,这些部件通过DINNA网络完成信息交换。事实上,采用国际标准和互联网协议的DINNA网不但可以完成一艘舰艇上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还可以完成不同舰艇系统之间以及舰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

喷水推进

追风级轻护舰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多种动力系统。如追风170型要求24000千瓦的功率航速才可以达到30节,它既可采用6台4000千瓦的主机,也可采用4台6000千瓦的主机。鉴于喷水推进技术在濒海条件下具有便于布局、高速航行时效率高、舰艇吃水浅且机动性高等优点,DCNS在分别考察了使用2个、3个、4个喷水推进器对重量、成本、布局和效率的影响后认为,追风级使用3个喷水推进器最适合,可分别发挥“控制”、“反向”和“助推”功能。

推进系统的各部分分别置于三个舱室中,即喷水推进舱、后主机室和前主机室,追风200型还另设一个专用传动室。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舰艇的生存力,即使某一舱室发生损坏,也不至于令整舰彻底瘫痪。与机舱通常布置在舰艇中后部,而将生活和居住区布置在舰艇前部不同,追风级将所有与推进有关的设备都集中布置在尾部,由于减少了复杂的推进轴系,因此舰内空间大幅增加。

推进系统目前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CODAD(全柴推进)方案,也是基本方案,基于三个独立的驱动系,提供超过30节的航速。位于中央的驱动系由三部分组成:1或2台柴油机,1个传动箱,1套传动轴。两侧的驱动系每个也由三部分组成:2台柴油机,1个传动箱,1套传动轴。CODAG方案,提供35节航速。这一方案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将燃气轮机应用于小型舰艇。LM-2500或MT-30等大型燃气轮机对于该系列来说尺寸偏大,而且这些大功率燃气轮机排出的废气较多,难以完全冷却。所以,TF-100或ST-40等小型燃气轮机成为最佳选择。

在推进终端方面,拉斐特级使用螺旋桨推进方式航速仅为25节。而追风级采用的喷水推进模式可达30节以上,近海作战时在速度、机动性、吃水等方面更加具有优势。为了防止喷水推进控制出现故障,舰尾还安装了一套稳定系统用于操纵舰艇。这套系统由两对稳定鳍,外加一个减阻装置组成,可减少舰艇的阻力以及纵摇。这一点与拉斐特级安装的一套自动化平台稳定系统相似。拉斐特级利用这套系统通过控制舵叶和减摇鳍的组合作用,不仅能控制舰艇的横摇运动,还可控制舰艇的横荡和首摇运动。

亮点呈现

通过上面的技术解剖,我们可以发现追风级轻型护卫舰之所以吸引众多眼球,主要得益于其设计上几个突出亮点:在布局方面,它将整个推进系统布置在舰艇尾部,武器装备位于舰首,舰艇中后部则为生活和居住区,这是一种颇具人性化的布局,可以确保舰员在进餐、休息或娱乐时免受噪音影响,同时远离武器和弹药等危险区。舰桥可提供360度全景观察,非常方便观察者监视舰艇周围动向。精心确定了武器和传感器的位置,在确保舰员安全的前提下,使之获得最大的覆盖范围,且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纵向位置可最大限度控制导弹发射时喷流泄露的影响。

集成桅杆,现代作战舰艇往往配备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并且其中许多需要有全向工作范围,如告警接收机和多功能雷达。该舰采用集成桅杆,为所有传感器提供了360度覆盖范围。另外,该舰借助于集成桅杆为电子支援接收机和高功率宽带通信发射机提供天线罩,有效缓解了电磁干扰问题。

该级舰上层建筑部分采用复合材料,尺寸也被有效限制,尽可能地减少了雷达反射截面。综合采用的声、光(热)、电、磁信号抑制手段使其综合隐身效果领先全球。

除此之外,追风级研制人员的一些细节考虑也让人赞叹。如鉴于高速圆舭舰型能在整个航速范围内提供最佳动力性能,其采用了这种传统舰型,但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研究人员还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对其进行了优化。

再者,为解决动力平衡问题,防止航行阻力增大,该级舰引入了可动扰流板,确保在高航速范围内实现最佳动力平衡,在巡航速度下减小航行阻力,同时有助于减小纵倾。最后,为增加稳定性,追风级在舰尾设置了稳定系统,该系统包括两对鳍外加一个钢制减阻装置,后者可减少舰艇航行时的阻力和纵倾。

请问我国海军轻型护卫舰上也会配备政治委员吗?政治委员不是要正团级以上吗?

056型轻护卫舰各舰舰长的军衔一般是海军中校,正团或副团级,原则上陆海空军团级设立政治委员,056型轻护卫舰属于团级或副团级,团级副团级都是团级,为加强政治领导一般设政治委员,具有相应意义和规模,这是根据需要,历史上存在很多这种情况,同样政治委员也是相应级别和军衔。

中国为什么发展轻型护卫舰

发展轻型护卫舰,原因如下:

1,现在的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发生大规模的地区冲突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主要就是局部的,小规模的,低强度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大型的护卫舰或者驱逐舰,由于战场的局限等各方面原因,会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一种杀鸡用牛刀的味道。大型护卫舰和驱逐舰主要还是起到威慑的作用。这时候,轻型护卫舰的机动性强,小巧,战斗力水平等等各种优势可以得到很大的发挥。

2,轻型护卫舰的机动性强,续航能力,海上的抗浪能力等等都要比一般的导弹艇或者巡逻艇要强,对于南海广阔海域,轻型护卫舰有极大的优势。非常适合执行南海护渔,护航,保礁,巡逻任务。使用起来,比大型护卫舰要方便。

3,轻型护卫舰,吨位小,不论是造价还是建造的速度都比大型护卫舰要优秀一点。更适合批量生产,达到一定数目后,可以牢牢把握某片海区的控制权。非常时候濒海战斗。

4,发展轻型护卫舰,也是为了替换老一代导弹护卫舰,降低海军军舰平均舰龄。056级轻型护卫舰的战斗力,吨位,足以抗衡东南亚各国的海军舰艇。

请介绍中国海军轻型护卫舰

中国海军056型轻型护卫舰

056型护卫舰(英语:Type 056 corvette)北约代号:Jiangdao Class corvette(江岛级轻护卫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于2012年下水的一款新一代多用途轻型护卫舰。

本级舰以近海防御作战为主要任务,以替换之前舰龄较长,战术技术指标较低,武器及设备已经落后,人员工作和居住环境较差,难以适应新时期的作战任务的053系列护卫舰和037系列快艇。

排水量

1300-1400吨

舰长

89米

舷宽

8.5米

吃水

4米

动力

柴柴联合(CODAD) 双轴

其余不详

乘员

60人

航速

25节左右

舰载机

无编制舰载机,有直升机操作平台

船电系统

雷达

1×SR64型对海/对空搜索雷达

1×TR47型火控雷达

声纳

1×舰首主/被动声纳

舰载武装

舰炮

1×PJ26型单管76MM隐身舰炮

导弹

1×HQ-10八联装短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

2×双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近防

2×H/PJ-17型30mm机炮武器站

鱼雷

2×三联装324mm鱼雷发射管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