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海军站在 海军站在甲板上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3 16:23:13 分类:军事 浏览:319 评论:0


导读:本文目录一览:1、海军都在海上吗2、军舰出港和进港时人员站在船上这个传统怎么来的3、科普:军舰进出港时,水兵为什么要站在甲板两侧4、为什么航母进出航口时,海军官...

本文目录一览:

海军都在海上吗

你好同学,海军的舰艇、船只都在海上,人员不一定。后勤保障部门,部队,补给站等等是在陆上。谢谢。

军舰出港和进港时人员站在船上这个传统怎么来的

这种礼仪用海军术语称为分区列队,俗称“站坡”,是舰员在舰上列队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迎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友军来访,海上阅兵、首长检阅舰艇,重大节庆、舰艇离靠码头及其它有关场合。此时舰上官兵分列舷边双腿叉开双手背后,表示友好没有敌意。

分区列队时,舰员面向舷外,根据需要可两舷分区列队,也可在一舷分区列队。我国海军规定,舰艇执行三级以上礼仪时,全体舰员分区列队,在每层甲板上军官、士官均站在舰艏方向。

站坡为海军传统礼节之一,源于帆船时代。当时迎接高贵乘客时,全体水手必攀登桅上,倚身帆桁听候号令,脱帽扬手,高声欢呼三次。如受礼者照数还呼,则必须再行欢呼一次,以示敬意;如仅欢呼一次,则不必重呼。这个礼仪流传至近世,因帆船已淘汰,及改攀桅为站坡。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一些国家仍保留有风帆训练舰,所以依然有攀登桅杆站坡的礼仪。

科普:军舰进出港时,水兵为什么要站在甲板两侧

这就是一种西式的海军礼节。不过,这种礼节并不仅限于军舰进出港时行礼,在举行海上阅舰式等盛大活动时也能见到,而且行礼时不光是水兵参加,舰上的军官也会参加,通常不会同时在军舰左右舷列队,以在军舰一舷列队的居多。

(清宫舆图,1886年醇亲王大阅海军时,“定远”舰行升桅礼的场景)

正如前面几位回答中所说的,这种海军礼节俗称叫作“站坡”,又称为“站舷”,源自风帆时代西方海军的古老海上礼节“升桅”。

所谓“升桅”,是风帆时代海军的海上相见礼节,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军舰的舰员密集地站立到桅杆的横桁上,以此表示本舰的主要舰员都不在战斗岗位上,以示没有敌意,久而久之就成为了礼仪形式。通常,伴随着升桅,还会同时进行诸如鸣放礼炮等礼仪活动,初衷同样是向对方表示无敌意。

到了19世纪末期,越来越多的军舰已不再拥有风帆装具,在没有帆桁的军舰上,显然就无法施行升桅礼。由此,“升桅”从原先的站列到桅杆的横杆上行礼,改为站列到军舰上甲板以及上层建筑的舷边行礼,仍然是一种无敌意的性质。

人民解放军海军对“分区列队”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分区列队时,参加的官兵必须着礼服,戴白手套,从舰首开始,按照军队、士官、水兵的顺序,依次向舰尾列队排列。所有参加分区列队的官兵,其姿势为跨立,双手背在身后,左手握住右手手腕,左脚向左横跨一步,两脚与肩等宽。

(人民海军的分区列队礼节)

在分区列队时遇到奏国歌、鸣礼炮等场合,所有分区列队人员从跨立转为立正姿势,军官、士官兴举手礼,水兵行注目礼。当国歌演奏完毕、礼炮鸣放完毕后,重新恢复为跨立姿势。

当以分区列队利益参加阅兵时,当本舰经过检阅舰/台,或者检阅舰经过本舰时,根据特定的信号(信号兵吹响一长声号笛,舰长下达“向左看”“向右看”口令),分区列队人员也如上一般,从跨立转为分别行举手礼、注目礼。当信号兵鸣笛两短声、舰长下达“向前看”口令后,恢复为跨立姿势。

为什么航母进出航口时,海军官兵要站在甲板两侧

这叫站坡,是表示没有敌意的意思

除了必须人员都离开岗位站到能被港口人员看到都地方,当然没有敌意

海贼王海军问题

事实是,海军大体算是正义的,而海盗则大多是邪恶的---就象海军里难免会有坏人,海盗里也会有侠盗,做为OP中主角的路飞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特例之一。实际上,无论漫画还是现实,世界ZF为总体利益行事都难免不择手段,就象历史上的大航海时期,哪个海上强国没有“7

中国海军要多久站在世界之巅

根据最新资料显示,中国海军目前已经拥有700多艘战舰,战舰数量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很多战舰都非常老旧,关键性的航母、驱逐舰、核潜艇与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航母方面中国是1比10,驱逐舰是3比10,核潜艇是1比7。近些年来,海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海军投入巨资决心打造一支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的大国海军,虽然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究竟什么时候能够追上美国并且超越美国还是一个未知数。

面对中国海军的飞速发展,俄罗斯即羡慕嫉妒又感到很无奈,因为俄罗斯严重缺乏军费,现有的军费对于维持来说还很困难,更别说有进步。如今看到中国海军舰艇“下饺子”的状态,俄罗斯根据前苏联的经验,中国海军如果继续保持现在状态发展下去,那么不出15年就会追上美国海军甚至超越,也就是说,中国海军会在2030年左右取得与美国海军平起平坐的实力。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