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军事目标 (战争中的政治目的决定的军事目标和力量使用的大小)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31 21:45:23 分类:军事 浏览:387 评论:0


导读: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军事目标一、政治目的对战争目标的影响欧洲政治中有一种惯例,就是加入同盟的国家承担相互支援的义务。但是一个国家并不由此就一定与其他国家同仇敌忾、利害一致。它不会考...

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军事目标

一、政治目的对战争目标的影响

欧洲政治中有一种惯例,就是加入同盟的国家承担相互支援的义务。但是一个国家并不由此就一定与其他国家同仇敌忾、利害一致。它不会考虑战争的对象是谁和敌人使用多少力量,而是按约定派出为数有限的援军。在履行这种义务时,它并不认为自己同敌人已经处于真正的战争中。如果援军失利,它就会认为尽到了义务,而尽可能地寻求脱身。

假如同盟国能把约定提供的援军完全交给正在作战的同一阵营的国家使用,那么事情就有了某种内在联系,但事实并非如此。援军都有自己的统帅,统帅通常只按照本国的意志行事,而本国给统帅规定的目标总是同本国的不彻底的意图相一致。甚至当两个国家共同与第三个国家进行真正的战争时,也不一定意味着这两个国家必然把第三个国家看作真正的敌人,而常常像做生意那样行事。即使这两个国家有很大的共同利益,一方也不会毫无保留地援助另一方。这种战争态度是十分普遍的,不仅出于外交习惯,而且源于人类的局限性和人性的弱点。

即使在一个国家单独对另一个国家进行的战争中,政治原因对战争的进行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战争中,如果有一方发现自己不像原来希望的那样比敌人强大,就会感到缺乏军费和这样那样的手段,就会缺乏足以激起干劲的精神力量,于是只好尽量地应付,希望未来发生有利的事情。在这种情境下,战争就会像病人一样勉强地拖延着。由此,战争中的相互作用、双方都想胜过对方的竞争性等因素就会消失在弱小的动机引起的停顿状态中,而且双方都不太可能再冒险,而是在大大缩小了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军事行动中的缓和因素越多,也就是动机越弱,行动就越消极被动,就越少,就越不需要指导原则。如此一来,整个军事艺术就变得小心谨慎,它的主要任务只在于使摇摆不定的均势不致突然发生对自己不利的变化,使半真半假的战争不致变成真正的战争。

二、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工具

战争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是政治交往用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交往不因战争而中断,不管使用怎样的手段,它总是存在。战争所遵循并受约束的主要路径只能是贯穿整个战争的政治交往的主要路径。

甚至当战争完全是敌对感情的无所顾忌的发泄时,所有作为战争的基础和决定战争主要方向的因素,如双方的力量、双方的同盟者、双方的人民和政府的特点等,都带有政治的性质,都与政治交往紧密结合。战争现实并不像战争概念所规定的那样趋向极端,其本身就有矛盾性和不彻底性,因而战争是不可能完全服从其自身规律的,必须把它看作另一个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就是政治。

政治在使用战争时,很少考虑最终的可能性,而只以最直接的盖然性作为依据。如果整个军事行动呈现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像变成了一场赌博,那么,每个政府的政治就都想在这场赌博中胜过敌人,因此,政治就把战争变成了单纯的工具。

战争从属于政治。政治越宏伟有力,战争也就越宏伟有力,甚至可以达到这种形态的绝对高度。

当然,政治因素并不能渗透到战争的各个细节,但是,政治因素对制订整个战争计划、战局计划和会战计划等有决定性影响。

如果战争是单纯由敌对感情引发的,那么可以设想成政治观点随战争的爆发而消失,然而,战争是政治的表现,设想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是荒谬的。战争由政治产生,政治是头脑,战争是工具。战争的主要路径和指导战争的最高原则只能是政治观点。假如政治向战争提出战争不能实现的要求,则政治违背了应该了解它想使用的工具这一前提。

简单地说,军事艺术在它的最高领域里成了政治,是打仗的政治。虽然今天的军事非常复杂,并且有了很大发展,但战争的主要轮廓仍然由政府决定,也就是由政治当局而不是由军事当局决定。

战争中的政治目的决定的军事目标和力量使用的大小

战争中的政治目的决定着军事目标对吗

是的,这是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的,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但严格说来,在战争开始前,军事目标服从政治目标

但战争一旦开始,不能因为政治目标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军事目标

战争中的政治目的决定着军事目标和力量使用的大小.是对的吗

正确,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式,政治目标决定军事目标,政治力量包括军事力量,战争只是手段而不是政治目的。

举例:1867年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大军兵临维也纳,在铁血宰相俾斯麦以辞职相威胁的情况下,普鲁士皇帝威廉一世(即后来的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含泪同意了与奥地利皇帝签定和平条约,南德意志四邦脱离奥地利加入普鲁士一方,普军不占领维也纳,奥地利不赔款,这是政治决定军事的典型。

反面例子,日本在二战前由军部操控了 *** ,甚至形成五相会议为全国最高议政会议的格局,即军人决定政治,结果二战中日本 *** 举国进行豪赌,连续挑战中美苏三个大国,战灭后军国主义势力被灭,至今仍没有获得正常国家身份。

个人利用军事手段达到个人目的及政治目的?

即通过政治手段来达到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因为每个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维护他们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他们的政治制度也是代表他们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这就是政治手段.现在一般泛指利用手中的职务权利之便去打击或打压对手.如罢免对手的官职,削弱

美国重视军火销售的政治目的?

第一位的当然是经济利益,就是赚钱,其实政治本就是为经济服务的;

其二通过销售军火将其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成为美国的盟友,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其三通过销售军火可以确保其需要的地缘政治环境,打破或者平衡地区局势为美国利益服务。

韩国决定“炮击中国渔船”,背后是否有其他政治目的

嘴逞强炮击试试要没进入韩领海敢专属经济区炮击渔民解放军钟教重新做解放军便手弟朝鲜(能解放军挂朝鲜名义作掩护)钟教做安舰事件再两候韩除像安舰事件美俄三哭诉求给做主能

为什么美国要发起美西战争? 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是什么?

美西战争是美国与西班牙争夺加勒比海的控制权。从政治上讲,如果美国取得了胜利,则加勒比海地区就会成为美国的殖民地。成为美国保护墨西哥湾安全以及防止欧洲反美势力向美洲中部渗透。

从经济上讲由于加勒比海各国是许多原料产地,这里的归属权直接影响到美国商人的利益,因为不是美国控制的话就会增加美国商人的成本。美国当时有名将军说自己从军20多年几乎大半时间都是在为华尔街的小子们敛财。这与美国的选举制度有关,美国选举需要大量钱,如果美国政治家不去维护商人利益,他就无法在政治上立足。因此我们看到不只是美西战征有体现,伊拉克战争也与这个原因有关

求采纳

《出师表》中的政治目标是?

前《出师表》第一次提出和践行天下归一的政治目标:“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蜀书五·诸葛亮传548后《出师表》又重申和践行天下归一的政治目标:“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303如果说《隆中对》是结束天下分裂而归于一的理论层面上的战略规划,那么前后《出师表》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特别是军事层面上践行着这个战略规划。这几篇文献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社会历史观。这个社会历史观就是天下重新一统,对于诸葛亮主观来讲当然是天下统一于刘汉。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事目标?

平定江东地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消灭孙权、刘表势力,进而谋取西川地区,一统天下。

当今世界大国对小国发动战争的政治目的是什么?

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一个著名论断,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世界大国对小国发动战争,每一次的政治目的可能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没错的:实现大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有哪些利益:政治上控制小国,使其沦为自身的附庸,增强管控世界的能力。经济上对小国作战,很可能是资源的垄断与掠夺为目的。军事上,一是:兜售武器,大发战争横财;二是,最新武器的试验场;三是:考验自己盟国的忠诚度,重新调配政治互惠的方针。至于你说的,威慑他国,也就是耀武扬威,这仅仅是附加的一种目的,但随着各国资讯部门收集资讯的能力增强,这种威慑的可信度是十分低端,也是十分没有必要的。

中国为何要抹黑日本,有政治目的吗?

日本的所作所为不需要他人抹黑。中日关系此次恶化起始于钓鱼岛购岛事件。后续两国间的一系列龃龉都是源于此次事件。要知道,在此之前,中日关系可以说是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一切都都是谁出于自身的政治目的而主动挑起的,不言自明。

关于历史的问题,日本犯下二战的战争罪行早已被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与同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相比。日本不但没有深刻地对历史问题进行反省和采取一切必要手段进行改正,甚至还日益右倾化,在很多例如慰安妇问题、大屠杀问题等敏感的问题上进行翻案。在这个问题上,不仅是中国,同为美国盟友的韩国对日本也是抱有极大的敌意。韩国总统朴槿惠为什么不愿意和安倍握手,也正是因为这个。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