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2 21:25:17 分类:军事 浏览:193 评论:0
纳粹德国前后动员兵力大约在1500万左右,其中1200万左右是纳粹德国军队,其他为附属国士兵。纳粹德国就是德国(1933-1945)。第三帝国的军队是有很多外籍士兵的,外籍军士较多,外籍兵的军装是有袖章标志区分的。即使是在情况急剧恶化的1944年后期,第三帝国的军队仍然有900多万(一说1100 万),执行巴巴罗萨计划闪击前苏联之前,第三帝国总兵力大概是700-800万,其中500万是纳粹德国士兵。
扩展资料:
一、二战德国损失
1945年底,德国被划分为二区,东德人口为一千五百万、西德人口为三千五百万,合计5000万人口。然而,在二战前:“德国8000万人口”是包括了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地区、波兰的波属西里西亚、波属但泽等区域的“德意志人口总数”。
单论“德国”的人口,是6600万。按照战后人口的统计,德国在二战至少损失了1600多万人(其中士兵死伤高达600多万,平民约死伤1000多万),从1944年开始,只是短短的2个月之内,苏军攻入德国后,就屠杀了300多万平民,在盟军的空袭下也造成了约200万平民的伤亡。1945年5个月以来,苏军占领德国后,屠杀辱杀平民高达500多万。
二、纳粹德国介绍
纳粹德国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国与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一词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与近代的德意志帝国。
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在1938年与1939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其中捷克被直接吞并,斯洛伐克则是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共和国并与苏联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至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其占领区内的“不受欢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断受到迫害。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了侵略性军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在1944年红军发动十次斯大林突击。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战争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地轰炸,面临着严重地资源短缺问题。1945年初,盟军自西向东,而红军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宣告灭亡。
三、纳粹德国军事成败原因
1、胜利灭亡法国
在英、法的压迫与希特勒的威胁下于1938年9月29日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这一军事要区划分给了德国,这便是《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但德国并不罢休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既而希特勒的矛头指向了波兰,1939年4月希特勒发布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
9月1日德国出动了五十多个师、二千多辆坦克和二千多架飞机,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的仓促应战加之武器落后、装备又差,且一味的依赖英、法两国。而英、法指望德国击溃波兰后进攻苏联。由于波兰是英、法的盟国,所以对德宣战其实是宣而不战。
那时候德军在西线只有二十三个师,而英、法拥有一百一十个师的庞大兵力,却不出击,出现了所谓“奇怪的战争”、“静坐战”、“滑稽的战争”的状态。而其实,德国与苏联已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军进攻波兰同时,据内幕消息,苏联也正式从东线进攻波兰.苏联希望德国能与英法作战。
而英法也希望能"引水他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很好抓住了英法苏这一心理,从中抓住机遇,不断扩张获取资源为日耳曼民族获得生存权。但对波兰的战争中我们也已看出,除了这个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德军自身的战斗力,德军的战斗力、士兵素质、战略、战术都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这一点从对法国战争中实力展露无疑。
2、错失战机
当英、法军队错失良机的时候,德国却做好了西线进攻的准备.丹麦和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瑞典铁矿输往德国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军空袭丹麦和挪威,四小时占领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6月10日德军占领整个挪威.1940年5月10日德国计划绕过马其诺防线,然后迫使法国投降,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四天后,于14日宣布投降。
比利时同一战时一样英勇抵抗,5月28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样的是没有能挽救法国.德军装甲兵团开始发挥其优势,前进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然而正当众人都开始认为德军将横扫六合之时,希特勒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5月24日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有四十余万人,被迫退到一块狭小的三角形地带敦刻尔克。
而正当古德里安命令其所属第二装甲师挺进之时,希特勒却突然下达了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得以让盟军将33.8万人运到英伦三岛。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反攻欧洲大陆的中坚力量。对这一命令有两种说法可以解释:一是不列颠民族是希特勒认为的仅次于日尔曼人的民族想放英国人一条生路为今后留有后路;二是因希特勒担心自己心爱的装甲部队过于深入会陷入孤立。
即使这样,6月5号德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极具讽刺的是,希特勒挑选的签字地点正是当年“一战”德国签字投降的地点。这也进一步表明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使法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3、丘吉尔上台
1940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保守党首领袖丘吉尔上台执行,决心挫败希特勒。丘吉尔在政期间做了件罕为人知却对“二战”有着巨大影响的事件。他将政府在瑞士银行里的资金用于买通西班牙政界人士,这才使西班牙在“二战”时保持了中立。
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由于德国的大力帮助使西班牙法西斯专政推翻共和国。所以凭此关系,西班牙一定会加入到德国这一边来的,这样以后的战局就很难预测了。所以这算是一个“第三帝国”衰亡的外部原因。除此之外希特勒此时又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命令空军司令戈林对不列颠进行空袭,但只持续了两、三个星期,英国的主要军用设施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相反使英国人的斗志更加坚强。
德国空军没有实现沉重打击英国的目标,而德国海军又难以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抗衡。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德军无法对英国实施登陆。没有完全解决英国,也就没有完全解决德国腹背受敌的危险。希特勒便准备进攻苏联。
4、进攻苏联
希特勒进攻苏联恰恰又是他犯的一个毁灭性错误。在没有完全消灭英国之前,他对苏联的战争无疑是将自己的战线拉得更长。此乃军事上的大忌,但他别无选择。
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就无法停止下来,因为纳粹德国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是无止境的,这种无限度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已经摧毁了纳粹德国的造血能力,迫使他们必须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获取其他国家的收益和财富,并彻底从经济上掠夺犹太人以及各个占领区,用掠夺到的财富来支付他们天文数字一样的财政开支和军费支出。
假如这个过程一旦停止下来,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必然的经济崩溃和军事失败!换句话说,纳粹德国从发动战争起就注定会失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前后动员兵力大约在1500万左右,其中1200万左右是纳粹德国军队,其他为附属国士兵。纳粹德国就是德国(1933-1945)。第三帝国的军队是有很多外籍士兵的,外籍军士较多,外籍兵的军装是有袖章标志区分的。即使是在情况急剧恶化的1944年后期,第三帝国的军队仍然有900多万(一说1100 万),执行巴巴罗萨计划闪击前苏联之前,第三帝国总兵力大概是700-800万,其中500万是纳粹德国士兵。
扩展资料:
一、二战德国损失
1945年底,德国被划分为二区,东德人口为一千五百万、西德人口为三千五百万,合计5000万人口。然而,在二战前:“德国8000万人口”是包括了奥地利、捷克苏台德地区、波兰的波属西里西亚、波属但泽等区域的“德意志人口总数”。
单论“德国”的人口,是6600万。按照战后人口的统计,德国在二战至少损失了1600多万人(其中士兵死伤高达600多万,平民约死伤1000多万),从1944年开始,只是短短的2个月之内,苏军攻入德国后,就屠杀了300多万平民,在盟军的空袭下也造成了约200万平民的伤亡。1945年5个月以来,苏军占领德国后,屠杀辱杀平民高达500多万。
二、纳粹德国介绍
纳粹德国指在1933年至1945年期间由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所统治的德国。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分别为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国与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帝国。“第三帝国”一词继承了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与近代的德意志帝国。
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在1938年与1939年被纳粹德国吞并,其中捷克被直接吞并,斯洛伐克则是纳粹德国的傀儡政权。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第二共和国并与苏联共同瓜分,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至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挪威。其占领区内的“不受欢迎的人”和另外一些民族亦不断受到迫害。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了侵略性军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在1944年红军发动十次斯大林突击。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战争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德国城市遭到盟军大规模地轰炸,面临着严重地资源短缺问题。1945年初,盟军自西向东,而红军则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联红军攻入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投降,并签署投降书,纳粹德国宣告灭亡。
三、纳粹德国军事成败原因
1、胜利灭亡法国
在英、法的压迫与希特勒的威胁下于1938年9月29日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这一军事要区划分给了德国,这便是《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但德国并不罢休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既而希特勒的矛头指向了波兰,1939年4月希特勒发布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
9月1日德国出动了五十多个师、二千多辆坦克和二千多架飞机,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的仓促应战加之武器落后、装备又差,且一味的依赖英、法两国。而英、法指望德国击溃波兰后进攻苏联。由于波兰是英、法的盟国,所以对德宣战其实是宣而不战。
那时候德军在西线只有二十三个师,而英、法拥有一百一十个师的庞大兵力,却不出击,出现了所谓“奇怪的战争”、“静坐战”、“滑稽的战争”的状态。而其实,德国与苏联已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军进攻波兰同时,据内幕消息,苏联也正式从东线进攻波兰.苏联希望德国能与英法作战。
而英法也希望能"引水他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很好抓住了英法苏这一心理,从中抓住机遇,不断扩张获取资源为日耳曼民族获得生存权。但对波兰的战争中我们也已看出,除了这个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德军自身的战斗力,德军的战斗力、士兵素质、战略、战术都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这一点从对法国战争中实力展露无疑。
2、错失战机
当英、法军队错失良机的时候,德国却做好了西线进攻的准备.丹麦和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瑞典铁矿输往德国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军空袭丹麦和挪威,四小时占领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6月10日德军占领整个挪威.1940年5月10日德国计划绕过马其诺防线,然后迫使法国投降,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四天后,于14日宣布投降。
比利时同一战时一样英勇抵抗,5月28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样的是没有能挽救法国.德军装甲兵团开始发挥其优势,前进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然而正当众人都开始认为德军将横扫六合之时,希特勒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5月24日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有四十余万人,被迫退到一块狭小的三角形地带敦刻尔克。
而正当古德里安命令其所属第二装甲师挺进之时,希特勒却突然下达了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得以让盟军将33.8万人运到英伦三岛。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反攻欧洲大陆的中坚力量。对这一命令有两种说法可以解释:一是不列颠民族是希特勒认为的仅次于日尔曼人的民族想放英国人一条生路为今后留有后路;二是因希特勒担心自己心爱的装甲部队过于深入会陷入孤立。
即使这样,6月5号德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极具讽刺的是,希特勒挑选的签字地点正是当年“一战”德国签字投降的地点。这也进一步表明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使法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3、丘吉尔上台
1940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保守党首领袖丘吉尔上台执行,决心挫败希特勒。丘吉尔在政期间做了件罕为人知却对“二战”有着巨大影响的事件。他将政府在瑞士银行里的资金用于买通西班牙政界人士,这才使西班牙在“二战”时保持了中立。
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由于德国的大力帮助使西班牙法西斯专政推翻共和国。所以凭此关系,西班牙一定会加入到德国这一边来的,这样以后的战局就很难预测了。所以这算是一个“第三帝国”衰亡的外部原因。除此之外希特勒此时又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命令空军司令戈林对不列颠进行空袭,但只持续了两、三个星期,英国的主要军用设施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相反使英国人的斗志更加坚强。
德国空军没有实现沉重打击英国的目标,而德国海军又难以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抗衡。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德军无法对英国实施登陆。没有完全解决英国,也就没有完全解决德国腹背受敌的危险。希特勒便准备进攻苏联。
4、进攻苏联
希特勒进攻苏联恰恰又是他犯的一个毁灭性错误。在没有完全消灭英国之前,他对苏联的战争无疑是将自己的战线拉得更长。此乃军事上的大忌,但他别无选择。
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就无法停止下来,因为纳粹德国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是无止境的,这种无限度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已经摧毁了纳粹德国的造血能力,迫使他们必须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获取其他国家的收益和财富,并彻底从经济上掠夺犹太人以及各个占领区,用掠夺到的财富来支付他们天文数字一样的财政开支和军费支出。
假如这个过程一旦停止下来,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必然的经济崩溃和军事失败!换句话说,纳粹德国从发动战争起就注定会失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粹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