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3 12:35:21 分类:军事 浏览:241 评论:0
“三非”是信息化战争的本质
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社会形态的转变必然引起战争形态的改变。由于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使得人类社会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而战争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形态也必然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军事领域,使战争更加呈现“三非”的特点。
一是作战对象的“非对称性”。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水平、科学技术不一样,因此各国的军队战斗力强弱有别,呈现出“非对称性”。如武器装备性能的“ 非对称”、战斗主体素质的“非对称”。科索沃战争中美与南联盟以及伊拉克战争中美伊的“非对称性”尤为突出。
二是作战手段呈现出“非对称性”与“非接触性”。因作战对手技术上的差异,造成双方武器装备性能差距较大,无论是优势一方,还是处于劣势的一方,都以“非对称”手段实施作战,以求发挥各自的特长。海湾战争,美军首先是利用空中力量的“非对称”优势,大大削弱伊军的战斗力,然后在空中火力支援“ 非对称”的情况下实施地面进攻,从而100小时就结束了地面战斗。其次是表现为 “非接触性”。科索沃战争中,美军利用“非接触”作战即远程精确打击,让南联盟不得不屈服。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南联盟利用网络战为手段的“非接触”作战也曾一度瘫痪美军作战指挥系统。因此,美陆军在1998年新版《作战纲要》中提出,在未来联合作战中,“必须假定敌方拥有几种类型的先进武器,使美军遭受‘非对称’打击的威胁”,要求“陆军不仅自己必须追求‘非对称’效应,而且还必须警惕对手利用其自身优长按‘非对称’打击的条件来攻击美军”。
三是作战方式的“非接触性”与“非线式”。技术决定战术。由于技术的发展,武器性能大大改善,作战平台与部(分)队的机动能力大大提升,战场趋于单向透明,作战方式呈现出“非接触性”与“非线式”。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流控制物质流与能量流。信息流的无规则流动导致了战场的“非线式”。作战双方都根据信息,寻找对方的弱点实施攻击与打击,而不再是两军成绵亘线式展开,打层层剥壳式的战争。机械化战争中的程序化、程式化、标准化、规模化以及与大机器流水线生产相对应的、按时间表协同的线式作战方式将被信息化战争中非程式化、非程序化、非标准化、非规模化以及与信息时代“分众化”生产相对应的小型、分散、灵活多变的“非线式”作战方式所代替。美军1993年版《作战纲要》明确指出,未来作战将是“非线式”作战。战场更加不规则,没有固定的战线,战场没有前后之分,以往的线式梯次结构将不复存在,代之的是以全纵深、大范围的“非线式”机动作战。
战略思想是指导战争的基本观点。包括对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以及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等完整的观点;是制定国防政策、战略方针、作战原则和军事训练的理论基础,它随着战争指导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战略思想的价值,取决于反映战争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程度。
先进的战略思想对夺取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战略思想,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对军事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认识的系统化的思维活动的结果。
扩展资料:
战略与战略思想这两个词,它们的使用范围其实比我在文章开头时提到的使用范围还要广泛。在现代,“战略”概念已经广泛运用于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如果不对“战略”这个概念加以说明,关于战略思想的讨论可能会漫无边际。
有必须要对“战略”这个概念加以研究。
从词的来源对概念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办法,想要使对“战略”与“战略思想”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将研究围绕战争展开,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基于这一选择,认为可以将“战略”概念界定于在战争序幕、战争开始至结束期间,为赢得竞争优势而使用的各种谋略、手段,不排除使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