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假如清朝打赢了八国联军 (假如清朝打败八国联军)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3 17:50:22 分类:军事 浏览:234 评论:0


导读:假如清朝打赢了八国联军1900年是可怕的一年。这一年,八国联军打着保障外交官和侨民安全的旗号入侵中国。他们先后攻占了大沽、天津、北京,中国最高统治者慈禧随光绪西逃。与此同时,她下...

假如清朝打赢了八国联军

1900年是可怕的一年。这一年,八国联军打着保障外交官和侨民安全的旗号入侵中国。他们先后攻占了大沽、天津、北京,中国最高统治者慈禧随光绪西逃。与此同时,她下令清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与八国联军和谈,最后签订了《辛丑条约》,羞辱了国家。

庚子事变时,北京附近集结的清军约有10万人,清军武库中的武器与盟军差距不太大。盟军在天津和北京投入兵力5万,进攻北京时只有1.6万。如果慈禧下令清军抵抗到死,北京军民会打一场漂亮的保卫战来保卫首都,挫败联军的进攻计划。在那个年代,武器装备的差距还没有拉开,决定战争胜负的还不是武器而是人。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从19世纪初开始,战无不胜的大英帝国三次入侵阿富汗(1838-1842年,1878-1881年,1919年),尽管投入巨大,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被打死。你可能不相信阿富汗人手中的武器。它们是刀和斧头。但正是用这些原始武器,他们袭击了英国驻军。数百名英国士兵被摧毁,英国军队及其家人的尸体随处可见。结果英国官兵惊呼,“上帝啊,阿富汗所有居民都拿起武器反抗我们!”

1841年在喀布尔,仅经过一天的战斗,英军就被打死,英军残部和一万六千人狼狈逃离,但撤退的过程并不容易。撤退的英军不断遭到阿富汗人的袭击,不是被俘就是阵亡,只有一名医生活着回来。而且英国人在1919年第三次入侵阿富汗的时候,已经有了汽车、收音机、机枪、重炮,但是都惨败了。难道大清军队跟联军的武器差距比那时候的阿富汗军队跟英军差距还大吗?

事实上,当盟军入侵中国时,只要清军奋力抵抗,盟军就很难取胜。1900年6月,联军在廊坊、洛带、杨村被义和团人包围。面对死于非命的中国人,近代持枪的联军无能为力。丢下三百多具尸体后,西摩率领的军队仓惶出逃,被迫沿北运河返回天津。在6月中旬的大沽口战役中,守军浴血奋战,击毁敌舰6艘,打伤敌兵200余人。因为守备司令罗荣光死了,清军失去了指挥权,要塞沦陷了。

天津保卫战期间,清军董福祥部在老龙头火车站,与联军展开了无情的战斗,杀死了500多名俄军士兵,并数次占领车站。张德成领导的义和团和清军一师也英勇顽强,包围了紫竹林。曾有一段时间,盟军布设的雷区被“火牛阵”夷平,冲进租界。聂世成的清军也在城南的广海寺一带打得十分惨烈。八里台一战,聂士诚被打了七枪,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激战的第14天,联军付出了900多人伤亡的代价,用化学武器(发射毒气炮)对付中国军民,终于攻占了天津。

由此可见,如果慈禧加强城防,修防御工事,囤积粮食和战略物资,做好全面的守京准备,下定决心与北京同生共死,再向八国宣战,城中军民都要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联军突破北京的难度和代价都很大。而且天津到北京的铁路已经被义和团破坏,联军的辎重和战略物资都很难运输。如果清军再一路攻击其运输线,联军的后勤保障得不到保障,必然陷入绝境。

即使联军付出惨重代价攻占北京,清军和人民也要誓死抵抗。在巷战中,联军会挣扎着陷入困境。起初慈禧被一群鹰派大臣忽悠了。她觉得清军无敌,义和团刀枪不入。她把打败洋人的希望都寄托在义和团上,没有为持久战做物质和思想准备。因此,1900年6月21日慈禧颁布了《宣战诏书》,几天后就后悔了,因为对东交民巷的进攻持续了20天,义和团神话被粉碎了。慈禧吓坏了,打算讲和。

7月初,慈禧第三次派遣李鸿章到北京,任命他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准备与洋人和谈。7月16日,慈禧下令清军立即停止对法国大使馆的攻击,同时给在广州的李鸿章发了紧急电报。慈禧在盟军进京前夕仓皇出逃,途中第一个指示就是议和。有了这样的领袖,北京军民还有保卫城市的决心吗?首先是慈禧没有打持久战的决心。

联军侵华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南方大臣对慈禧扶植义和团反洋政策不满。他们隔岸观火,与李鸿章达成默契,提出东南互保。同时,他们不断写信给慈禧,要求她镇压义和团运动,与外国人和谈。这些政府官员的态度不会影响北方将军。即使慈禧决定坚守阵地,她的士气也是松懈的。

所以面对洋人的攻势,清军没有反抗的决心,杨村保卫战只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守军被解除了武装。抗敌总司令李秉恒更加懦弱,他像洪水一样崩溃和撤退。于是联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北京的门户通州,到达北京城下。慈禧早就打算穿上苦女人的衣服出逃,一场灾难即将开始。

慈禧从未下定决心反抗。她开始考虑利用义和团运动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后来,她想如何惩罚那些打仗的大臣,平息外国人的愤怒。关键是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民心尽失,没有人愿意为清朝去死。

所以即使慈禧愿意打仗,北京保卫战也无法进行,因为军队士气涣散,没有战斗力,没有人愿意为她效力。

假如清朝打败八国联军

文/商学野

"庚子"二字,在中国近代史上曾是一个沉重的字眼,在两个甲子之前的公元1900年,中国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战后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因为这场战争发生在庚子年,所以这笔钱也被称作"庚子赔款"。

当年的八国联军人数只有四万多人,而当时北京城周围部署着8万清军,除了淮军、甘军这些绿营兵,还有新训练的武卫新军。此外,北京城内外还有10万义和团拳民,这些拳民当时也被清政府武装了起来,一同反击侵略者。

清军和义和团加起来总数接近20万,是八国联军的四五倍,但是这场战争依然是清朝一败涂地。北京城作为首都居然只守了一天就陷落,军队溃散,拳民奔逃。联军统帅瓦德西下令抢劫三天,几万侵略者洗劫了整个北京城,损失不可估量。

清军在这次战争里的糟糕表现让国内外都很震惊,洋务运动搞了几十年,先进的军火也装备了,为什么清军还是一败涂地呢?如此囧境,不难让人联想起康乾时代的清军。如果对阵八国联军的是康乾时代的满清铁骑,胜负会不会不一样呢?

历史 虽不容假设,但在这个假设,我们或许还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

1900年6月17日,俄军指挥的联军海军进攻大沽口炮台,这是清政府用白银堆起来的海防设施,由德国人督造,装备先进的克虏伯大炮。

虽然大沽口守军顽强反击,但是寡不敌众,炮台被联军海陆夹击,只坚持了6小时,守将罗荣光阵亡后炮台陷落。

大沽口陷落后,联军进驻天津紫竹林租界。

7月4日,联军攻陷天津,清军直隶总督聂士成战死沙场。一个月后,联军整顿兵力,分兵2万人,携带着80门火炮向北京进发。

不久后,马玉坤率领武卫左军和义和团民在北仓阻击八国联军,被联军用"毒气炮"击溃,北仓被占。

8月13日联军攻城,此时北京人心惶惶,慈禧和光绪躲在紫禁城,随时准备出逃。次日,北京城破,慈禧和光绪则于第三天化妆成百姓西逃,城内达官贵人也大多弃城而去,守城清军七八万人,没做出像样的抵抗就四散奔逃。

十天时间,侵略者就从天津到达到了北京,一天就攻下京城,这比40年前英法联军快得多。

此时的清军其实装备精良,表现却乏善可陈,并未给联军造成较大的伤亡。

当时部署在北京周围的清军主力,是新训练的"武卫三军",他们的装备堪称"豪华"。以聂士成的2万"武毅军"为例,步兵装备13000多支新式德国单发毛瑟步枪,骑兵有1400支奥地利的曼利夏连发骑枪,全部军官都配备6发左轮手枪。

此外,聂士成的军队里还有两挺马克沁重机枪,这是当时世界最新的陆军装备之一,各国军队都装备不多。

而重火力方面,聂士成的清军共有75mm克虏伯大炮16门、60mm后装炮32门、57mm速射炮32门,还有些87mm和37mm速射炮。这么多火炮,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国军一个师都强。

但是,聂士成军依然没能守住天津。

在天津之战打完后,八国联军把缴获的武器列了个清单:

看完这个清单让人有点不敢相信,这些武器别说是1900年,就算拉到二战时期也跟国军士兵的武器不相上下,但是清军依然一败涂地。

根据侵略军后来撰写的回忆录,清军在战斗中暴露的问题很多。首先,清军士兵训练很差,打仗子弹乱飞,进攻撤退都不成体系;第二,清军的斗志很成问题,一旦遭遇伤亡容易出现溃逃;最后,清军的缺乏高效的指挥,进攻不坚决,各兵种之间不懂配合,炮兵尤其差劲,在打完仗后联军发现大量的火炮还在箱子里没拆封。

战争确实是关于武器的比拼,但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武器代差已经不复存在。清军落后的是士气、士兵素质、以及战术指挥。因为当时清政府官方的态度模糊,战和不定,导致下面的指挥官畏手畏脚。

当时的士兵也大多是"吃粮当兵"心态,畏战情绪比较重,很难要求他们做到视死如归。反而是义和团拳民英勇顽强,用简陋的武器给联军多次造成伤亡。

清末的中国腐朽不堪,政府高层优柔寡断,军队军心涣散。有人曾假设,要是让这场战争发生在清朝鼎盛的康乾盛世,那时的清军对阵八国联军,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康乾盛世,也就是清朝前期的康雍乾三朝,这是清朝最繁荣的时代,战争的功绩上也是极其给力。

康熙帝时期:平台湾,平三藩,平噶尔丹,还和俄国打了雅克萨之战。

雍正朝比较和平,仅有平青海罗卜藏丹津之战。

而乾隆皇帝是个爱打仗的皇帝,他晚年细数了自己一生的"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这十全武功是:平准噶尔、平大小金川、平大小和卓、平台湾林爽文、战缅甸、战安南、平廓尔喀。

我们就拿爱打仗的乾隆皇帝时期比,那时八旗军战斗力确实很强,起码在东亚未逢敌手,但他们是否真比1900年的清军强呢?不妨用乾隆在"十全武功"中唯一抱憾的一战,"清缅战争"举例。

乾隆觉得"十全武功"唯一的不足就是和缅甸的战争,当时前线报告清军先败后胜,但其实清缅两军大规模交战四次,清军几乎全部失败,损兵折将,总督明瑞以下多名将军战死,核心武力八旗军更是死伤惨重。

好在最后一次大战中清缅两军两败俱伤,缅甸因为暹罗复国腹背受敌,跟大清耗不起,最后向乾隆求和。

清军在这场大战里伤亡达到两万人,将军战死十几个,这在清朝前期算是少见的大败。总结清军失败的原因,首先是缅甸的气候让清军难以适应,无论是绿营还是八旗兵都病死不少;其次是缅军战术得当,一直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然后截断后路围歼。

除此之外,缅甸军队当时装备的先进火器是造成清军伤亡的重要因素。 缅甸靠近印度,此时英国人已经殖民印度,缅甸军队从英国购买了大量先进火器。

根据清军回忆,缅甸人在山区作战时火枪和梭镖非常精准,射速也高,缅甸人经常能对清军后方指挥官进行"点名",不少军官死在枪口下。而清军自己装备的武器是鸟枪、烟炮等老式火器,准度很差,弓弩此时仍然是清军装备的主力武器。

清末魏源的《圣武记》记载:缅军水战时战船装着西洋枪炮,火力强劲,给清军带来很大伤亡。清军虽然士气高昂,训练有素,但是奈何清军的装备已经落后,面对缅甸军队的先进火器处于下风。

在康乾盛世,清军八旗军骑兵战斗力很强,这毋庸置疑。缅甸人就记载打仗时" 唯怕彩甲骑兵 ",也就是八旗骑兵。但是八旗兵装备主要是弓弩,部分"火绳枪"和"红夷大炮"都是康熙年间平三藩之乱的存货。

剩下的绿营兵装备更落后,几乎只有冷兵器,面对缅军只能被吊打,所以清缅战争的前三次交锋都以清朝惨败告终。

清缅战争在后世被很多军事学家拿出来研究,因为这场战争其实一定程度上预言了晚清军事的衰落。乾隆皇帝一辈子没打过败仗,所以对于缅甸这个小国不放在眼里,结果却踢到了石头。此战前后打了7年,动员军队数万,花费900万两军费,清军死伤惨重,只得到了个平手。

从这一战开始,八旗军引以为傲的骑射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新式火器。清军第二次出击失败之后,云贵总督明瑞被派到前线,他认为"绿营"兵本来就不堪大用,打败仗很正常。结果明瑞自己带着2000满洲八旗出战,最后却被缅甸军队包围,明瑞和自己的800满洲护卫战死沙场。

清缅战争结束之后,乾隆帝并没有吸取教训大力发展火器,这导致清军在之后的几十年武器装备几乎没有进步。到了道光年间的鸦片战争,清军手里的火器还是乾隆年间制造的,英国人的武器完全碾压清军,战争呈现一边倒的结果。

所以要是按照假设,让这支巅峰时期的八旗军和八国联军大战,结果可能是一败涂地。毕竟当时的联军有大口径火炮,有机枪,这都是骑兵的大敌。

如果让巅峰的八旗骑兵和八国联军正面作战,结果只会是第二个"八里桥之战"。

康乾盛世的八旗军和1900年的清军相比,八旗军训练有素,勇猛顽强,但是却缺乏先进武器;1900年的清军空有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畏缩不前,军心涣散。

但要是让康乾盛世的八旗军拥有1900年的"武卫三军"那样的武器,在当时国力上升、军队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情况下,可能未尝不能与八国联军一战。 只可惜,清帝国早期的勇武没有被晚清传承,而清朝始终输在了对火器的态度上。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