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宣战意味着什么 (对什么宣战)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4 01:50:19 分类:军事 浏览:271 评论:0


导读:宣战意味着什么我注意到现在很多人不明白宣战的含义,以为军队过界甚至火力打过界就是宣战了。宣战是官方行为,是指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政府发出战争宣言,宣告两国从此进入战争状态,这才是宣战...

宣战意味着什么

我注意到现在很多人不明白宣战的含义,以为军队过界甚至火力打过界就是宣战了。

宣战是官方行为,是指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政府发出战争宣言,宣告两国从此进入战争状态,这才是宣战。但需要注意的是,宣战不一定代表着必须要派遣军队过去,而仅仅是意味着两国军队在相遇的时候可以无条件向对方开火(相遇的地方也不一定是在两国国土上)。

所以,弹药飞过边境线只能算是无意识行为,不小心打中什么的话只能叫误伤。除非是故意的大规模火力打击,倒是还可以说成不宣而战(但依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宣战,因为虽然已经开始攻击,但官方布告还没发出来,所以叫不宣而战)。而如果只是军队过界,但没有开火的话,那就是非法入境,两者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入侵行为。

但是,无论是不宣而战还是侵略,只要双方没有发出官方的宣战布告,就不能称之为宣战,即使两国已经处于实际的战争状态,也不属于宣战(只能叫开战或军事冲突,根据规模而定。开战和宣战之间就隔着一个官方通告,不过在实际行动上是没有区别的)

对什么宣战

1941年12月9日,中国正式对日本宣战。

按照国际惯例,交战国一旦长期开战,都会宣布断交进入战争状态。然而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十年,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竟然都没有正式宣布断交,也未宣布进入战争状态,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才正式向日本宣战。

刚开始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一直对日本存有幻想。1937年卢沟桥事变第3天,蒋介石仍让外交部长向日本驻华大使发出照会,要求与日本进行谈判,希望能和平解决战事。但谈判建议很快遭到日方拒绝,日方傲慢地说:“军刀既拔出,焉能不见血而入鞘!”谈判不成,蒋介石既尴尬,又恼火。娘希匹,这些倭寇真可恶。

7月16日,蒋介石压着一肚子火气,指示国民政府行政院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讨论对日宣战问题。经过对抗战敌我态势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分析,与会人员充分权衡对日宣战可能产生的利弊后达成共识,一致认为:不宣战、不绝交是中国目前对日关系的上策。

他们恐援华军需物资的海运线被切断。中国的军需物资远远不能自给自足,绝大部分须依靠外国进口。如果中国公开对日绝交宣战,日本就会以交战国的身份通知各国禁止一切军需品和军需原料输入中国,并切断中国的海上运输线,而中国则没有能力保护大量的外国援华物资由海上输入中国。

正因为不得不考虑与顾及,蒋介石才投鼠忌器隐忍不发。在相当长的抗战过程中,他一直采取着一面守城一面媾和的策略。不过这位委员长组织的几次大型保卫战确实打得很卖力很惨烈,尽管最终都失败了,但重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同中国一样对宣战问题十分重视。其内阁曾多次就与中国宣战和断交问题进行讨论。军方的一致意见是“以不宣战为宜”。其理由是,宣战虽然可以阻止中国与第三国的经济往来,最大限度地切断中国军事装备的输入,但日本也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大部分军用物资原料要靠国外进口,如果宣战,同情中国的国家就会限制对日战略原料的出口,日本甚至还会遭到国际上的经济制裁,这对日本来说无疑是弊大于利。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法西斯的阵营越来越强大了。这时,蒋介石才再也不需要权衡利弊了,彻底放弃了对日媾和的念头。1941年12月9日,是蒋介石扬眉吐气的一天。这一天,蒋介石政府代表的中国正式对法西斯日本、德国、意大利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世界正义力量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

请添加详细解释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