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日本建海军 日本海军舰队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4 00:51:54 分类:军事 浏览:322 评论:0


导读:本文目录一览:1、日本海军建立于何时?如题谢谢了2、日本明知维新后什么时间开始自己建造军舰3、日本帝国海军的发展沿革4、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大力加强海军建设的...

本文目录一览:

日本海军建立于何时?如题 谢谢了

在三世纪至十三世纪日本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海上力量,但在那时 日本海军 其主要意义在于运输士兵和物资,而在十六世纪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由大名织田信长建造的一种名为安宅船的装备多门火炮的铁甲船。幕府末期,由于被美国海军强行打开国门,德川幕府不得不开始学习西方海军技术并大量购买西欧军舰。 日本于1869年明治维新后拥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海军,1869年至1947年称为“大日本帝国海军[(IJN)Imperial Japanese Navy]”。有时会被称为联合舰队,亦会单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

日本明知维新后什么时间开始自己建造军舰

上述可见,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日冲突中,中方在硬实力上一直占有优势,但朝鲜甲申政变之后的十年时间,情况就悄然发生了变化。这段时间,日本一直关注着中国,日本军界要人山县有朋指出“邻邦之兵备愈强,则本邦之兵备亦更不可懈”。[3] 故自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而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总吨位约17000多吨。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 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

日本帝国海军的发展沿革

日本明治维新后,1870年(明治3年),日本帝国陆海军正式分离。1872年(明治5年),“海军省”在川村纯义与胜海舟的指导下在东京都筑地区建立。1876年(明治9年)创立了“海军兵学校”。1893年(明治26年)成立了“军令部”。由于萨摩藩在“西南战争”中失去的影响力,早期的明治政府把陆军的发展重于海军。1903年(明治36年),在成立了“参谋本部”后,通过了两名海军大臣西乡从道和山本权兵卫的主张,开始对舰队的装备和组织结构进行了一番改革,到了“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已经拥有了三十一艘军舰和二十四艘水雷艇。

到了日俄战争时,则达到了七十六艘军舰外加七十六艘水雷艇的规模。1920年(大正9年),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海军开始了一套以美国海军为假想敌的“八八舰队”(八艘战舰加上八艘巡洋舰)增强政策。因为在1922年(大正11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和1930年(昭和5年)的“伦敦海军条约”的影响导致主力舰的建造被一度中断,但在“伦敦海军条约”破裂后则重新开始了扩充。1941年(昭和16年),到了“太平洋战争”开战前,日本海军的旗下拥有了十艘战舰,三百八十五艘舰艇和包括“零战”在内的三千二百六十架军用机。从“日俄战争”(明治38年)胜利以来一直到“太平洋战争”(昭和20年)战败,日本帝国海军一直和英国皇家海军与美国海军构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世界三大海军”。 在日清战争后由于俄国介入而被迫归还辽东半岛的事实,使日本海军开始规划未来的战争。随即在“卧薪尝胆”的口号下开始了横跨十年的海军扩张计划,在此期间建造了109艘军舰,总吨位超过了二十万吨,海军人员的规模从15100人扩大到了40800人。全新的舰队包括了六艘战列舰、八艘装甲巡洋舰、九艘巡洋舰、二十四艘驱逐舰和六十三艘鱼雷艇。其中1902年(明治35年)交付的三笠号战列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军舰之一。在此期间,三菱等公司也开始自行建造舰艇。日本海军也开始组建了潜艇部队,1904年(明治37年),日本海军从通用动力电船公司购买的五艘潜水艇运抵横须贺海军工厂,次年年底组装完毕并投入了使用。

1904年(明治37年)2月8日,酝酿已久的日俄战争正式爆发。1905年(明治38年)5月,在日本海海战中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的旗舰三笠号率领着日本海军几乎全灭了俄罗斯海军第二太平洋舰队。俄国海军38艘派往远东的军舰中有21艘被击沉,7艘被捕获,6艘被解除了武装,4545名官兵战死,6106人被俘。日本海军则只损失了三艘鱼雷艇和116人。 日本海军之后在“复制·改进·创新”的政策下继续了自己的扩张道路。工厂经常会为测试和分解买入两艘相同型号的外国舰艇,随后对其进行研究和改进。这样子的作法使得最初只能依靠进口的军舰逐渐可以在国内进行组装,直到最后可以完全国产,从一八八〇年代开始的小型鱼雷艇到一九〇〇年代早期的大型战列舰。1905年(明治38年)建造的“萨摩”百分之八十的部件来自于英国,而在1910年(明治43年)完成的“河内”只有百分之二十的部件需要靠进口。

日本海军最后的大型军舰进口是在1913年(大正2年)从“维克斯”购买的“金刚”战列巡洋舰。1918年(大正7年),日本在大部分军舰的制造工艺上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在经历了“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后,佐藤铁太郎等海军思想家开始规划了一个将来和“美国海军”对抗的政策,佐藤希望日本战列舰的规模必须达到对方实力的百分之七十以上。1907年(明治40年),海军开始了建立“八八舰队”政策,但是因为财政问题未能成为现实。1920年(大正9年),日本海军基本成为了世界第三大海军。 介于在1902年(明治35年)签订的“英日同盟”条约,日本以英国的盟友身份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青岛战役”中夺取了德国在青岛的海军基地。1914年(大正3年)9月5日,日本海军的水上机母舰“若宫”发起了世界上第一次海航攻击。1914年(大正3年)11月6日,驻守青岛的德军投降后,一个战斗部队把德国海军的“东亚巡洋舰战队”追到了南大西洋后被皇家海军在“第一次福克兰群岛战役”中被歼灭。日本根据“凡尔赛条约”下的“南洋厅”获得了德国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部分领地,包括了马里亚纳群岛(除了关岛),加罗林群岛和马绍尔群岛。虽然英国一度要求向日本海军借四艘“金刚级”战列舰,但是被日本拒绝。

1917年(大正6年)3月,日本海军向地中海派出了一个特别小队,其中包括了一艘防护巡洋舰“明石”和八艘最新型的驱逐舰,保护了协约国在马赛,塔兰托和埃及的海运线。“明石”后来被“出云”替换并且加入另外四艘驱逐舰和“日进”装甲巡洋舰。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海军保护了七百八十八艘协约国的船只,驱逐舰“桦”被一艘奥地利的潜水艇击沉导致五十九名官兵战死。1918年(大正7年),“吾妻”巡洋舰被派往了印度洋维持新加坡和苏伊士运河之间的海域。在战争结束后,日本获得了七艘从德国海军被除籍的潜水艇。主条目:青岛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大正7年),日本海军邀请了法国军事团队来到了日本演示航空兵的运作。1921年(大正10年),一个叫做“森皮尔”的英国军事顾问队在日本居住了一年半展示了最新的飞机(如格洛斯特“雀鹰”)和战术。同年日本海军的预算达到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二,世界上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舰“凤翔”竣工。四百一十毫米口径的“长门”和四百六十毫米口径的“大和级”战列舰后来成为了日本海军“大舰巨炮主义”的象征。1928年(昭和3年),日本海军推出了“吹雪型驱逐舰”驱逐舰,开创性的一百二十七毫米口径炮和鱼雷塔成为了其它海军模仿的目标,而它六百一十毫米的“九三式鱼雷”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前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鱼雷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特别是因为“第二次中日战争”的影响,日本海军开始把未来的主要对手定为美国海军。日本海军在这段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可以说要比其他如何海军都要严峻。日本的经济运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资源的进口,而为了保护如在南海地区的石油,必须维持一个大型远洋舰队。但是这样子的体系就和原本受到马汉思想影响的“舰队决战”(让潜水艇在太平洋先伏击来袭的敌舰,随后再在日本海和剩下的敌人进行一次最后的决战)政策相冲突。在佐藤铁太郎的建议下日本曾在“华盛顿海军条约”中强调了维持达到美国海军战列舰数量百分之七十(给予日本在决战中优势)的要求,而对方则只希望保持在百分之六十。

日本工业输出的局限性逼迫日本只能追求在战舰质量,训练和战术上优于对手。但是日本海军忘了他们以后在“太平洋战争”中将面对的敌人缺少了以前交战对手的政治与地理的束缚,而且未能将舰队和人员的损失计算在内。这些年里在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问题上也有过激烈的争论,但未能得出一个最终论证,使得两种军舰都得到了开发,却未能帮助某一种取得数量上的绝对优势。1941年(昭和16年),日本帝国海军拥有了十艘战列舰,十艘航空母舰,三十八艘重型和轻型巡洋舰,一百十二艘驱逐舰,六十五艘潜水艇和其它舰艇。 在“第二次世界战争”(太平洋战争)结束前,日本海军为了弥补渐渐处于劣势的主力舰队组建了不少以“一人换一舰”为目的的“特别攻击队”(「特别攻撃队」)。这些部队包括了“神风”式轰炸机,“震洋”式攻击艇,“海龙”式特殊潜水艇,“回天”式鱼雷和“伏龙”式手持水雷。1945年(昭和20年)6月,大约两千架“特攻”部队的飞机在“冲绳岛战役”中击沉了三十四艘战舰,击伤三百六十四艘。

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大力加强海军建设的历史背景

这个问题应该放到日本民族的利益诉求上来看待。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不大,战略纵深很小,不可能发展起强大的陆军,加之当时流行的海权论,为了生存日本人当然也要发展自己的海军了。实际上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当时我们的清政府不也是大力发展了三支海军吗? 在明治维新之后,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日本更是在技术和资金上都达到了发展一支世界一流海军的要求。另外,日本社会始终是军国主义社会这一点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加之当时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大背景,更是让日本人在是做“刀俎”和“鱼肉”之间做出选择。 其实,日本人发展海军只是顺应了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明治天皇为建海军而紧衣缩食,却反被清朝人嘲笑,后赔款两亿白银吗?

明治天皇,是日本第122代天皇,但同时也是日本的第一代天皇;因为在明治天皇之前,日本的国王并不叫天皇,也许叫大和国王,也许叫倭王,也或许叫别的,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明治天皇统治时期,为了稳固统治,不断神话皇族,对外的正式称呼也改为了天皇。

明治天皇应该是日本千年来,最有魄力和雄心的君王了,他出生之际,是日本最黑暗之时,当时美国军舰用坚船利炮,轰开了这个闭关锁国两百余年的古老国度;在这两百余年里,就连清朝都在不断进步,而日本,仿佛和两百多年前没什么区别;但是日本盛产白银,在美国进入日本后,欧洲列强也纷纷来日本,利用强大的武力,逼迫日本签订种种条约。

当时的日本,比清朝更加危险,毕竟清朝的疆域和人口基数摆在那里,而且在武力上也还是有一拼之力,比如法国和意大利就曾吃过亏;但日本,却是毫无抵抗之力,亡国,就在顷刻之间。内有德川幕府,外有列强劫掠,明治天皇,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

但在动荡的年代,却也是野心家实现抱负之时;由于“黑船事件”,导致日本封闭了两百多年的思想瞬间得到解放;而明治天皇虽身居宫廷,也会不自觉地受到时代思想潮流的冲击和不同程度西方文明的熏陶,而具有改革社会的远大的政治抱负。在公元1867年,在倒幕运动期间孝明天皇(明治天皇父亲)突然死去,明治天皇继位。

之后在明治天皇的支持下,德川幕府终于投降了,明治天皇终于掌握了失去近千年的权力;之后明治天皇放权于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改革派,并通过控制思想,鼓吹军队;武士道精神,就是从这段时期正式建立的。公元1878年,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要求军人必须把天皇当作超人的神来崇拜,必须以“武士道”作为军人精神的根本。

在通过大久保利通的铁血改革后,日本正式确立新政,是为明治维新。但此时的日本早已穷苦不堪,千余年积累的财富,早已被狡猾的欧美列强通过种种不光彩的手段洗劫一空,即便改革了,又能如何?于是明治天皇将目标瞄准了曾经的老大哥——清朝,以及难兄难弟——朝鲜。

但这需要军队,虽然清朝屡屡被欧美列强欺负,但表面的实力依然强大,那恐怖的人口基数,令人感到窒息;而且虽然清朝被欧美列强劫掠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朝也在陆陆续续购买新式军械、军舰。要想赶上并打败清朝,就要比清朝更强大,于是在明治天皇以身作则,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扩建军队。

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军是重中之重,所以海军成了最优先扩建的军种。在辅政诸大臣的帮助下,他立草诏书,谕令全国:海军之事为当务之急,应从速奠定基础。明治政权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使幕府的海军全部转到了新政府制下,各藩所辖的军舰也几乎全部“献”给了新政府。很快,在天皇的旗帜下就聚集了全日本可供海军使用的一切军舰。

在日本兵部省炮制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中,日本未来的海军将要超过英国,在20年内拥有大小军舰200艘。炮制这一计划的兵部大辅前原一诚,计划仅蒸汽铁甲舰就要装备50艘,他还把海军经费提到和陆军经费等同的高度,达15万石。海军经费一加再加,用于海军建设的专门国债发行了,烟草税、药物税都投到了海军这个无底洞之中,最高时已达税入的八分之一,还是缺钱。

为此,明治天皇向他的臣子们扬起了无形的鞭子,发出了无声的诏令:从即日起,天皇开始撙节内宫开支,进餐时的四碟八碗撤了,入夜的笙管笛箫停了,什么锦衣玉带,什么钟鸣鼎食,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为了扩建海军,明治天皇可以说已经陷入癫狂,只要能搜刮到钱,他什么手段都用了。

在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明治天皇再次下诏从内库拨钱建造海军,而这,已经超过了皇室开支的十分之一。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到甲午战争前,据说明治天皇甚至干脆用饿肚皮的方法,给他的文臣武将起“带头作用”—前线那些饥寒交加的日本军人,得知天皇每天仅仅吃一餐饭的时候,人人涕泪横流,呼号喧嚣之声满营。

而此时的清朝在做什么?据说,当时到日本去的中国人不少,有人带回了日本天皇靠牙缝里抠肉来供养海军的见闻,在京城里居然被传为笑谈。人们说:“东洋小夷,毕竟是东洋小夷,这么干,也不怕让人笑话!”但,疯狂的明治天皇,用他破釜沉舟的精神,最终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清朝,所谓世界第八、亚洲第一的北海舰队,成为历史。

而且此战后,在签订《马关条约》时,狮子大开口的要求赔款两亿两白银,加上还辽费三千万两白银,总计是两仪三千万两白银;而日本,并没有拿这巨额白银去享受,而是继续扩建军队,购买海军,最终又再次打败沙俄;从此,日本终于得到了欧美列强的认可,成为世界上最弱的列强。

可能很多人都很痛恨明治天皇,认为他是一个刽子手,认为他是一个战争犯;但,他却是带领日本从亡国的边缘崛起成为列强的君主。如果当时的清朝,有这样的君主出现,何愁不能崛起?要知道当时清朝的环境、实力都要比日本强太多太多;但清朝上下却丝毫没有危机意识,最终被旁边这个千年小弟给击败。

在痛恨明治天皇的同时,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以史为鉴,虽然如今的中国崛起了,富强了,但仍然不是安逸享乐之时,危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要有危机意识,国家也应该有危机意识,只有不断的强大下去,保持那份强大的初心,才能真正成为大国,成为无法欺凌的大国,一个沉浸在过去辉煌历史中的民族,只会逐渐的没落,不断的没落,直至消失。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