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7 14:50:43 分类:军事 浏览:275 评论:0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
● 王增铨少将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更确切地说,是现代技术下,尤其是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这种战争是以核威胁为背景,组合使用大威力、高效能的高技术常规兵器的有限战争。局部战争是相对两次世界大战而说的,世界大战是跨洲、跨国的大集团战争,而局部战争规模较小。
战后,爆发了许多局部战争,尤其是91年的海湾战争和去年的科索沃战争。这些高技术局部战争,既是战争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现代国际关系产生的。这对每一个国家的安全造成了新的问题,并造成新的军事理论的发展。我下面讲一下现代高技术下局部战争的特点。
国内外众多专家都就这个问题发展了不同的观点。可以说是众说纷坛,我是从战略的、综合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的。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由于我军没有高科技战争的经历,所以今天我们只能是简单地说。
1.从战争的动因及其与相关因素的联系看。高技术局部战争是当代世界多种矛盾激烈斗争的产物,与国际战略格局紧密相连,其发生、发展和结局受到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战争成了以高技术水平为突出标志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战争的手段与战法上看。当今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通常是以核威慑为背景。组合使用系统使用大威力高效能的高技术常规兵器,作战方法发生了阶段性变革,电子战、导弹战成为新的主要的作战样式,先进而健全的C3I系统是维系军队整体作战能力的关键。
3.从战争所表现出的空间形态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通常是在陆海空天电等领域里五位一体的军事角逐,战争的空间范围空前扩展,前方与后方没有明显界限,战场形态呈现出超立体、大纵深、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线性的特征。比如91年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在空中就有25种飞机、75种机型在6种不同的高度执行任务,在水下还有潜艇发射巡航导弹。
4.从战争所反映出的时间形态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由于高投入、高消耗,国家和军队需要作长期准备,但由于打击兵器的先进性和打击手段的多样化,战争发生的突然性增大,战争的进程和节奏加快,战火倾刻熄燃,战机稍纵即逝。比如海湾战争,全世界都知道7月15日将会开战,但哪一小时打,前半夜还是后半夜打,谁都不知道。因此战争仍是突发性,把萨达姆打晕了,炸傻了。美国导弹都落到国防大楼了,国防部长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又如美国偷袭利比亚,只花了18分钟。
5.从战争的危害和影响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虽然目的、规模有限,但破坏性强,危害大。比如海湾战争,从直接损失上看,多国部队42天花了610亿美元,伊则损失了一千九百亿美元,科威特损失了一千六百亿美元。而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更大。以伊拉克为例,战前,通货膨胀率为28%,战后高达1000%,仅面粉就涨价4500%,9年来伊已有六百五十万儿童饿死。而海湾国家也不得不花大钱购进武器装备,一场战争又造成了新的军备竞赛。
对一个国家和国际社会来说,战争虽发生于局部,却往往能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如果处置不当,战争有可能逐渐升级,甚至有可能演化为多国参加的联盟战争。??
6.从战争的形态发展与相应要求上看。高技术局部战争由于上述诸多因素,往往表现为战争、战役、战斗三者融为一体,对战争的运筹谋划,作战指导,战前的准备和战时的作战保障、后勤保障、技术保障、政治思想保障以及人的智能、技能、体能、心理等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军事学术和作战理论需作相应的发展。比如海湾战争就是萨达姆错误估计了形势,当时苏联尚未解体,萨达姆以为美国没有力量干预中东事务。但海湾是世界石油基地,萨达姆想在海湾称霸,势必影响美国战略利益,结果萨达姆受到了美国的报复。
我为什么要把特点讲得这么细呢?因为如果不讲细,大家就不能充分了解这种战争。
局部战争也是有局限性的。一个是成本昂贵,作战消耗大,难以持久。比如一架战斗机的价格,二战时为10万美元,60年代为100万美元,而海湾战争的F15为1千多万美元,而F117更高达1亿多美元。第二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研制和使用往往依赖外国的产品和技术,战时可能遭到禁运。这在马岛战争中表现很突出,阿根廷在战初时的法国的飞鱼导弹很厉害,曾经击沉英国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巡洋舰,但后来因为法国是英国盟友,就不再为阿根廷提供导弹,结果阿根廷就没办法了。第三是高技术兵器作战协同,配合更加复杂。第四是有些高技术兵器还有许多一时难以克服的自身弱点,作战时可能被对方利用。比如F117,就有速度慢的弱点。第五,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要依靠盟国的支持,就连美国也不例外。
第六,远离本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会面临多种困难。
1、军事技术:由工程革命走向信息革命
在西方国家,属于机械化军事范畴的工程革命始于二战期间。它的作用是, 通过不断采用新的工程工艺技术,使飞机、舰艇和地面战斗车辆等作战平台的性 能指标不断提高。属于信息化军事范畴的信息革命则始于70年代,分为军事传感 革命和军事通信革命两个阶段。军事传感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出现了计算机控制 的探测器材,以及单个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的计算机化,武器的命中精度有了极 大提高;单个作战平台的性能成倍地提升。据测算,装有新型传感器的作战平台 ,其探测距离相当于过去的5倍,探测范围和探测到的信息量是过去的25倍。军事 通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出现了可以处理大量数 据信息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与计算机系统(即 C 4 I系统)。目前,传感器 材可搜集超视距信息,卫星可搜集全球信息。但是,如果这些信息只供给单个作 战平台使用,目标识别和快速攻击问题就无法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赖于 “数字化的实时通信”,确保各种兵力兵器和作战系统之间在目标探测、情报、 跟踪、火控,指挥、攻击、毁伤评估等方面的信息畅通,从而实现“整体力量综 合”。
军事技术革命的发展在世界各国是不平衡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军事 工程革命,接近完成军事传感革命,正在全力推行军事通信革命。而广大发展中 国家则仍处于军事工程革命阶段,或刚刚开始军事传感革命。
2、武器装备:由机械平台向信息平台过渡
当前,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大趋势是,工业时代的机械化装备正在逐步 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装备过渡。这一过渡将持续很长时间,各国过渡的速度也会 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装备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进展快,其武器系统的主 体已经实现信息化。例如,美陆军的信息化装备已占其装备总量的50%以上,美海 、空军的信息化装备已达70%。虽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武器装备 仍然是半机械化、机械化装备,但是它们也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始走上了装备信息 化的发展道路。
信息化装备是指,信息技术含量高,信息技术对军事装备性能的提高及对其 使用、操纵、指挥起主导作用,具有信息探测、传输、处理、控制、制导、对抗 等功能的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主要有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智能 机器人系统,单兵数字化装备,以及 C 4 I系统。武器装备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 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 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领域的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实现联网化、 自动化和实时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作战保障装备的地位和作 用有很大提高,并成为作战系统的“眼睛、神经和大脑”;将产生软、硬杀伤概 念,出现软、硬杀伤兵器;在各类兵器中,电子信息系统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其 作用也日益重要。
3、军事组织体制:向“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在一场全面军事革命中,最先发生变革的是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 ,最后完成变革的是军事组织体制。军事组织体制变革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改革军事组织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牵扯的问题多,各种矛盾 集中。这次军事组织体制变革的实质,是使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创新性作战理论所 蕴含的作战潜力实现“物化”,而“物化”的最终成果是信息化军事形态的组织 体制。
改革工业时代机械化军事形态,其大方向就是使军队体制编制“适于信息的 快速流动和使用”。一是变纵长形“树”状领导指挥体制为扁平形“网”状领导 指挥体制。适用于机械化战争要求的领导指挥体制已经暴露出信息流程长、信息 流动速度慢、抗毁能力差等弊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应逐步建立外形扁平、横 向联通、纵横一体的“网”状领导指挥体制。二是进行陆军结构改革。近十多年 来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陆军的地位和作用在下降。改变陆军结构就成了 各国面临的重大军事问题。小型化、轻型化、多能化,是军事强国陆军改革的大 方向。三是组建信息战部(分)队。为了实施和打赢信息战,一些国家开始组建 信息战攻防部(分)队,如建立专门负责实施进攻信息战的航空队,“黑客部队 ”与“反黑客部队”,各种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和计算机网络防护分队。
4、战争形态: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
机械化战争逐渐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不会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战争形态 从量变到质变、从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的漫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机械化 战争的成分会越来越小,信息化战争的成分越来越大。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战争 形态,我们称之为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产 生的,既有机械化战争的性质又有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是一种混合型或过渡性战 争形态。
一般认为,高技术战争始于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那么,高技术战争的终点 在哪儿?它何时才能过渡到信息化战争?对此要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必须明确 打信息化战争应具备的最基本、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出现信息化军队,有 信息化军队,才有资格打信息化战争。目前,军队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美国 ,美国计划到21世纪中叶建成信息化军队。届时,高技术战争将转化为信息化战 争。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战 略空间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它有六个基本点:一是时代性。在信息时代, 有多种形态的战争,但信息化战争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战争形态。二是交战双 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军队,机械化军队或半信息化军队打不了信息化战争。三是 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各作战单元网络化、一体化。四是要在七维战 略空间进行,特别是在航天空间、信息空间、认知空间和心理空间进行的战争要 占相当比例。五是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 作用,信息能严格调制在战争中表现为火力和机动力的物质和能量。六是战争中 的必要破坏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带破坏将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这六 条标准判断,迄今为止发生的所有战争都还够不上信息化战争.
一、军事交流与中国的世界战略
中国对外军事交流是配合其外交战略布局而推动,是和他的世界战略息息相关,从中国的地缘战略来看,分为全球面和亚欧大陆面及周边地区面。中国是以可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国且有号召第三世界的力量为目标,在欧亚大陆,是以有广泛影响力的主要国,且是促进地区稳定的力量为目标,在周边地区,中国是以联结周边国家的纽带为目标。
从全局考量,中国的地缘环境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美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四个全球行或地区性大国,以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因此,在军事交流方面也是以这些国家地区为重点。事实上,中国是较有筹码从事军事交流,首先,他运用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可以用维持和平部队的派遣,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军事接触,减少中国本身的资源用在这些国家。其次,利用他的军事现代化成果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使得周边国家主动要求和中国展开军事交流,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第三,中国拥有核子武器与技术,也有制造各类短中长程飞弹的技术,中东地区国家不少国家会主动找上门来和中国进行合作.不须费太多精力去经营即可取得成果。对中国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上述地缘战略的国家与地区的军事交流,尤其是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之后,中国就积极的与美国、中亚地区国家、印度进行交流。
整体说来,这些地缘战略国家与地区都是和中国有战略利益冲突,而且长期而言是有零和性,因此,军事交流的进行并不代表中共会得到他的战略目标,不过,会是中共未来一段时期对外军事交流的重点。
二、军事交流与国防现代化建设
自从一九九一年波湾战争以来,中国即积极地进行高科技战争的国防现代化建军备战,军事外交被要求要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中国认为军事外交是了解世界军事全貌,达到知彼的重要的公开合法的管道。通过军事外交活动,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特别是军事大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主要军事大国的军事实力、军事制度、军事战略、军事思想、作战原则、军事经济、军事训练、军事教育、军事科技、军工生产、军品贸易、军事动态、等重大军事情况,有共同利益的可以进行合作,有冲突的应引以为惕,有安全威胁的应研究对策加以防范。而除了作为中共了解世界的桥梁外,同样地也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整体而言,军事交流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有下列几项战略意涵:
(一)军事外交的任务是,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质量建设的成就。(二)军事外交的职能是,为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三)军事外交的内容是,为武器装备的联合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搭桥牵线与铺路。 新军事变革与战争的互动性明显增强。如果说,海湾战争拉开美国军事变革的帷幕,那么,经过10多年的变革努力,将变革成果付诸于战争实践检验,已成为迫切需要。从另一方面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增强了战争的可控性,降低了战争的风险和门槛,拉近了军事变革与战争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伊拉克战争是新军事变革的试验场,信息化武器、信息化作战平台、数字化部队纷纷在战争中登场亮相,战争的胜利明显得益于军事变革成果,同时也将大大刺激美军新一轮军事变革。可以预见,今后这类“实验型”战争将更多地出现,军事变革将通过“实验型”战争而提速。这种互动性将大大增加其他国家加快进行军事变革的紧迫感。
二、新军事变革对战略规划的依重性将更加突出。军事变革恰如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往往是从局部到整体、子系统到全系统的发展过程。新军事变革开始于军事技术的局部领域和子系统,经过10多年的发展,正在超过各个局部层面,进入全局整体推进阶段,军事变革的宏观性、整体性、未知性、前瞻性空前增强,对战略规划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后一个时期新军事变革宏观性、整体性、前瞻性因素将更加突出。
三、新军事变革的软件要素将日益重要。新军事变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部分,一是硬件部分,一是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是指信息化武器平台、信息化感知系统和指挥控制系统,它们就好比人的拳头、感官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