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11 05:40:21 分类:军事 浏览:381 评论:0
差别特别巨大,就是全方面的。
空军实力:
部分武器最高年产量:
飞机:美国96318、德国39807,苏联40300,英国26461,日本28180
空军实力:美国100分。德国35%,英国35%,苏联15%,日本10%
飞机产量对比(架)
1942年:美国47836,苏联25436,英国23672,德国15409,日本8861
1943年:美国85898,苏联34900,英国26263,德国24807,日本16693
1944年:美国96318,苏联40300,英国26461,德国39807,日本28180
陆军坦克产量,美国比日本高的高,只不过1944年德国战败在即,日本也眼看不行了,美国武器生产开始刹车。因此美国武器产量只是一个热身阶段,未达到高峰,
坦克年产量:美国3.7万,苏联2.9万,德国1.8万,日本悲剧.
坦克产量对比(辆)
1942年:美国26334,苏联24758,德国3975,日本1165
1943年:美国37148,苏联24227,德国13084,日本776
1944年:美国21267,苏联29029,德国18057,日本342
火炮产量,美国同样强过日本太多。美国年产最高22.09万,日本仅……
火炮产量(万门)
1942年:美国18.76,苏联12.71,日本1.34
1943年:美国22.09,苏联13.03,日本2.77
1944年:美国10.3,苏联12.24,日本8.44
机枪产量(万挺)
1942年:美国66.2,苏联35.61,日本7.1
1943年:美国83.0,苏联45.85,日本11.3
1944年:美国79.8,苏联43.91,日本15.6
步枪产量(万支)
1942年:美国154.1,苏联404.9,日本44.0
1943年:美国568.3,苏联343.62,日本63.4
1944年:美国348.9,苏联245.0,日本88.5
舰艇产量(万吨)
1942年:美国86
1943年:美国261
1943年:美国286,日本46(战时最高峰)
商船产量(万吨)
1942年:美国548,日本26
1943年:美国1145,日本77
1943年:美国928,日本170
几组数据,看出邪恶美帝对比德国和苏联,日本的绝对优势!
钢铁产量:美国8132万吨 德国3460万吨 苏联1800万吨(1940) 英国1300万吨 日本765万吨
发电量: 美国2675亿度 德国700亿度 苏联323亿度 英国382亿度 日本386亿度
石油产量:美国22985万吨 德国200万吨(最高1000万吨),日本本土几乎不产油(最高700万吨),苏联2000万吨,
(德国,日本含占领区,苏联2000万吨石油产量看似多,但是丢掉煤炭产区后,许多石油当煤炭烧了发电,实际上苏联每年的油料供应与德国差不多,每年大约500万吨。在石油方面,美国石油产量占全世界70%,无其他国家可比的地位。)
石油说明:
德国石油情况最好的一年,
1943年:石油产量约20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500万吨,进口石油240万吨,缴获石油几十万吨,合计约1000万吨.
1944年:石油产量约17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200万吨,进口石油约100万吨,合计约470万吨.
日本石油情况:
1940年石油产量约900万吨,足以满足日本的需要.
1942年初日军攻占了南洋油田,在日军到达前当地石油公司将油田和炼油厂进行了破坏,1942年的产量下降到不足400万吨,当年日本实际运回国内约150万吨.
经过修复,1943年产量恢复到约700万吨的战时最高峰,日本实际运回国内约200万吨.1944年产量下降到约500万吨,实际运回国内只有约70万吨.日本之所以运回的不多,一是受运输能力的制约,二是由于美军的袭击使许多石油被摧毁,三是维持东南亚占领区本身也要消耗.到1944年底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已无法运回一船油.
德国在44年:火炮、战车、飞机三个技术装备项目上基本赶上了德国,虽然数量上或多或少还有些差距,但是德国凭借在技术装备领域的“精密追求”,其产能甚至有可能超过了苏联
而在弹药领域,德国则未必落后于苏联,至少炮弹数量上看不出劣势
而在轻武器方面,苏联除了在冲锋枪和机枪项目上占据极大地优势,其它项目倒也和德国相差无多,而德国则凭借着突击步枪和单兵火箭弹两个项目的不对称优势,或多或少弥补了自己的劣势
而在这一年,德国的导弹已经开始量产,潜艇也有相当数量的产出,这些都是苏联军工业所没有的
因此综合来看,德国军工业在这一年实际上已经赶上,甚至有可能超过了苏联也未可知
二战时,美国军事工业最高已经可以年产飞机10万架、坦克4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军用汽车的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的规模。海军装备方面,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
1日本VS美国
1、战争潜力:由于国家战争机器的高速运转,全国的富余劳动力都充实到军队及相关行业当中,日本国民经济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显得空前“繁荣”, 使得日本人错误地认为本国经济与军事实力都超过了与他们最大的敌人美国。而此时的美国已经历了十年左右的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的深远影响使得整个美国经济依然‘疲软’。但尽管如此美国的综合国力仍远高于日本。这里简单的举例一组数据:
1、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两倍;
2、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3、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4、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5、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_
要注意的是,这是日本已经战争状态后的数据对抗美国和平状态下的数据。
此外,美国工厂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要高于欧洲和日本,美国人的生产管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美国工人的人均生产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军工生产:1941-1945年日本共生产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潜艇147艘。而在同一时期美国生产了航母(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仅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产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个二战期间仅仅建成了63艘驱逐舰而美国在同一时期却有七百四十余艘反潜舰艇建成下水!
日美双方作战飞机年产量对比:盟国不仅在飞机数量上占了上风,而且在战争中不断推出新型飞机,到了战争后期美军的飞机性能已经远远优于日军。反观日本,在整个二战期间基本上都在使用‘零’式或其改型。‘零’式从很多方面来说确实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战斗机,但是到了1943年其性能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的新机型(由于日军轻视对飞行员的保护,只注重飞机性能,过量采用木质材料与蒙皮,‘零’式在被击中后很容易起火燃烧,导致机毁人亡)。在美国生产的飞机中约有97810架是多引擎轰炸机(双发或四发),而日本仅仅生产了15117架(基本上是双发机)。因此,无论是从飞机生产数量上,或是从飞机总载荷上看,两国之间的差别都非常之明显。
由于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陆军根本谈不上机械化,其重型装备供给量与实际需求之间差距甚远。
1941-1945年,日军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1941-1942年,日本将坦克生产列入了A级(即最高级别),但由于科技水平和生产工艺的落后,日本只生产了中型坦克1065辆,轻型坦克1024门。而美国却生产了中型坦克24997辆,轻型坦克4052辆。要指出的是,二战时期日本的中型坦克无论是火炮威力还是装甲厚度都只能相当于盟军的轻型坦克。由于日军坦克在战斗中的表现欠佳,到了1943年坦克的生产被降到了D级。日本不但缺少坦克,车辆也是日军的软肋,日本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除了重型装备,其它武器日本的生产数量也是严重不足。1941年底日本的武器库足够装备103个师团,陆军战斗序列有51个师团和59个旅团。战争初期陆军的武器弹药的产量和消耗量大体相同,但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队数量急剧增,而日本的武器弹药保有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1943年日本陆军规模从240万人升到310万人,美国则从415万人激增到了889万人。到战争结束时日军的武器弹药虽然可以装备104个师团,但其战斗序列却达到171个师团,这还不包括日本大量的准军事人员。
1940年统计,日本本土人口7314万,虽然强征了大量中国和朝鲜劳工,但并不等于这样腾出来的本国人力就能形成战斗力强的部队。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6个月日军在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胜利正是依靠多年积累的精锐部队。1944年日本有1335万名女性劳动力,但其中的780万人从事的是农业和林业工作,只有225万人参加工业及军工生产。而美国1941年就有1460万名妇女参加工业生产。
这只是战斗武器,如果算上军需的话,日本基本上连一丝胜利的曙光都不会有,以硫磺岛为例,不提海空力量,光说陆军,当时日军驻扎了2.3万人,美国投入70000人左右,美国为整个战役准备的各型枪弹平均到每个日本人头上是10000发以上,而相比之下,日本平均到美国人头上不过区区个位数,更不用提美国人吃着想吐的肉罐头和日本人吃个饭团都要搓下来点下顿接着吃的差别,这场仗在开打前结果已经注定了,美国武器生产之外,万吨级的商船两个海岸线平均一周左右就吐出一艘,最短的只有4天,而且全国十数个大小船厂同时开建,就是再强悍的狼群也架不住这种规模的羊群,撑不死也给碾压死了 。
日本陆军之所以相对欧美陆军差个档次,是装备和在此基础上的战略战术方面造成的.
首先看基础装备,日军的装备比欧美军队(德国苏联和美国为代表)有比较大的差距.
1.战术思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步枪的精准射击及机枪有效的火力压制”,没有大量装备冲锋枪这样的自动武器和半自动武器.德国英国苏联都大量装备冲锋枪. 美国冲锋枪相对少些,但是单兵武器是8发半自动步枪,日本也没有.相当于美国兵可以连续打8枪,日本兵也就是还一到两枪.步兵作战最依靠的火力就是机枪.日本的轻机枪设计很怪异,火力持续性差,还容易发生故障,可以说是各主要军队中最差的一种机枪了,后期日本仿造了捷克式机枪换掉了'歪把子'. 除了枪械以外,日军严重缺乏迫击炮这种实战中杀伤力很大的武器,而用掷弹筒这种不会比枪榴弹好的东西代替迫击炮.一个师团(2万-3万人之间)通常只有几十门迫击炮,一般战斗中日军很难用迫击炮杀伤敌人.从以上来看,在轻武器上,日军和欧美军队的差距很大,主要反映在冲锋枪轻机枪和迫击炮这些主要杀伤武器.在重武器上,日军主要装备70/75火炮,少量100MM以上火炮,数量也比较少.一般的师团只有几十门,特种师团不超过110门总数. 坦克装甲车辆更是日军的弱项,日军坦克档次比欧美低很多,数量也少的多.一个师团的装甲坦克总数也就是二十多辆,特种师团不到80辆.而且日军基本没有坦克师,装甲师和摩托化师用于作战.日军坦克也比较分散,用于掩护步兵.因此日军在重武器方面也比欧美陆军差了太多. 另外,日军的车辆较少,主要是靠马匹.因此机动性也差.
2.基础武器装备落后,造成日军主要还是一次大战的陈旧理念和战术,完全不适应新的机械化战争时代.二战是机械化战争的开始.就是用独立的摩托化,坦克装甲化部队进行快速的大纵深机动作战.坦克装甲可以快速突防,远距离大纵深快速机动打击,可以在突破后配合后续部队进行分割和包围敌人;还可以配合主攻方向进行快速迂回包抄等.所以二战开始的机械化战争主要讲究的是快速机动打击的运动战法,要求坦克为主的快速突防能力.而不是一战那样的阵地战消耗战.德国的闪电战是机械化战争的开篇之作了.当时各国都有坦克,但是德国人最先开始正确运用坦克和装甲车辆进行机械化战争,典型例子是6个月灭法国和闪击波兰还有进攻苏联的开始阶段.其他国家跟着纷纷效仿.其实独立运用坦克装甲师的战法并非德国人发明,而是和苏联人学的.不过是走在苏联的前面开始真正从战略战术上使用.二战的中后期,各主要参战国基本采用了机械化战争的路子.而日本既没有足够的装甲坦克装备也基本上没有独立建制的机械化部队,更谈不是运用机械化战术了.日军主要靠的是步兵的冲击,这是一战的做法. 事实上德军大部分靠骡马,机动化并不高,但是把坦克装甲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取胜的根本办法.
以上两个方面说明,日本陆军装备和战术上基本停留在一战水平,无法欧美陆军相比. 如果在欧美军队无法发挥重装备和机械化运动战的情况下,日军可以靠士兵的战斗精神弥补.日军和苏军在中国东北有全面的较量,比诺门罕战役的规模大的多.这足以说明问题. 现代战争武器装备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这绝不是唯武器论. 举美军和德军较量的例子. 德军有很高的作战艺术,战略战术非常讲究,而美军的战术比较简单,基本是平推,依靠的是巨大的装备优势(主要是数量优势)和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力.所以美军和德军的较量基本是美国占上风了,当然这和德国在苏联的巨大消耗有关.现代战争的战术是在武器装备的基础上的,二战日军缺乏装备基础,当然战术也难有改观.比如当代的战术思想明显是精确打击,而不是饱和攻击,首先要有精确打击的武器才行,不然新战术只能是空谈了.
假如在地势平坦的广大地区,日军和欧美军队作战胜算很低.也只能和英国陆军或者意大利陆军较量一下还比较有希望取胜.
日本陆军相对海空军落后应该是有原因的:
首先日本是岛国,和英国一样.那么肯定优先发展的是海军和空军. 德国和法国这样的欧洲大陆国家,当然重视陆军的建设.另外,日本陆军的敌人主要是中国,所以也不需要花太大力气搞陆军.当然谁都希望自己的陆军也强,但是不能忘记日本是岛国,资源及其匮乏,战争的时候如果遭到贸易禁运等困难,是很难维持很久的. 因此日本把有限的资源重点用在发展海空军,而不是陆军.战争首先是消耗钢铁铜和能源.
比如日本人很珍惜子弹,"歪把子"机枪不是用弹夹,而是用5发一排的步枪子弹分别装到弹槽里面(弹夹当然方便但是子弹也打的多,哈哈).另外不装备冲锋抢也是省子弹. 而德军装备大量冲锋抢,机枪达到1000发/分钟以上的高射速.摩托装甲力量很差是日军的很大弱点,要省钢铁和汽油啊.可以想象据说日本士兵保护坦克的笑话,实在是不得以.
日本打的是穷人的战争,所以只好挑更穷的中国打. 至于选择南下打东南亚而不是北边打苏联,也是挑好打的. 东南亚的地形对日军比较有利,装备差的一方肯定喜欢在复杂地形和强大的敌人作战,这样装备和战术的劣势可以改善,另外可以发挥士兵的'战斗意志'. 东南亚日军开始把英美打的狼狈逃窜,后来被美军打败是因为实力处于绝对的劣势. 所以从过程来看,日军在东南亚的表现比英美陆军好的多. 但是在和苏联陆军较量的时候,日军没有复杂地形的掩护,就明显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