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鲜明特点有哪些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11 09:25:22 分类:军事 浏览:391 评论:0


导读: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鲜明特点有哪些加强省军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应着眼使命、任务、力量、使用等要求,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着眼任务特点,解决好队伍编组问题。加强非战争军...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鲜明特点有哪些

加强省军区系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应着眼使命、任务、力量、使用等要求,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着眼任务特点,解决好队伍编组问题。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首要的是把民兵预备役组织建设搞坚强。要抓好骨干力量建设,确保有一支召之即来的应急“拳头”分队。采取“赋予任务、整合加强、单独组建”等方法,赋予民兵应急营(连)维稳处突、安保警戒、治安联防、抗洪救灾、山林灭火等多种任务,做到“一专多能”合成编组,形成一种分队多种任务、一种任务多种力量、一种力量多种用途的结构布局。要融合地方各类应急分队。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当前政府中不少行业部门都陆续组建有专业化的应急队伍,这些队伍经费和装备保障比较充分。省军区系统应做好统筹工作,有效融合民兵应急分队和地方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形成综合效益。

着眼能力提高,解决好行动要素构建问题。首先,要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军地一体的预警、处置、善后处理运行机制,加强军地信息共享和指挥网络建设,在军分区和人武部作战值班室引接地方党政机关和气象水文、林业水利、地质环境等应急管理部门值班信息网络,共享预警信息,互通应急救灾情报。其次,要完善应急行动预案。配套完善军分区、人武部、基层武装部“三级”非战争军事行动预案,形成与上级抢险救灾部署相一致、与地方政府总体预案相适应、与相关行业系统专项预案相对接,军地联动、重点突出、任务明确、相互衔接的预案体系。第三,要提高联合指挥效能。以国防动员委员会为平台,成立由地方党委政府牵头,应急管理委员会和军分区、人武部联合组成的应急行动指挥部,构建军地联动、相互对接的联合指挥体系。第四,要抓好训演练。抓好专武干部、民兵干部的指挥协同训练和分队专业训练,提高“一专多能”水平;抓好应急分队成建制实案化拉动演练,提高应急能力。第五,要搞好后勤保障。把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依据可能担负的任务,结合当地实际,科学测算保障需求,合理确定应急分队装备储备的规模、种类和数量,协调地方政府出资购置。

着眼有效使用,解决好规范有序用兵问题。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用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原则、规范程序。一是严格动用审批权限。按照战备工作规定,严格落实民兵预备役部队动用审批制度,对一般性的自然灾害,可边行动边报告;对涉及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些突发事件,必须逐级上报,按级批准。二是区分使用民兵预备役队伍。对支援社会经济建设、参加抢险救灾等任务,要义无反顾,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对群体性事件,应正确把握事件性质,在军地领导的统一指挥下,配合公安、武警及其他执法部门,积极做好外围警戒、说服教育和政策宣传等工作。三是完善民兵生活保障。将应急救援分队人员的福利待遇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办理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断完善民兵生活保障机制,努力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专业保障队伍

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必须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基础,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任务转换能力。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加剧,非战争军事行动更加频繁,行动范围更加拓展,行动种类更加多样,要求军队必须具备快速、高效的任务转换能力:由平时训练、战备任务向应急处突、抢险救灾、反恐等任务转换的能力;由担负国内军事行动向担负国际联合军事行动转换的能力;由以反分裂、反入侵等战役作战向有限任务的特种作战、战术级联合反恐作战转换的能力;由遂行对抗性作战行动向遂行亚对抗性威慑行动等转换的能力。

联合指挥能力。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多元和行动的联合性,对联合指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机构必须拓展传统军事行动的指挥功能,使指挥机构不论从指挥观念、责任和权利,还是从指挥信息系统硬、软件建设等方面,均具备既可对军事行动实施高效指挥的能力,又具备对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其他力量有效控制的能力。

快速机动能力。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具有爆发突然,蔓延快、影响大和时间不确定等特点,遂行任务的部队必须具备综合运用铁路、公路、空运等多种方式,实施立体机动的能力,最大限度提高机动速度。由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复杂,道路往往受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受损严重,要求参加非战争行动的部队必须具备很强的机动保障能力,能够及时抢修道路,清理路障,保障机动顺畅。空中远程机动的部队,还要具备空中加油和途中检修等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具备环境适应能力是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基础。部队必须具备很强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能够迅速熟悉和适应事件发生地区的社会背景与人文环境,调动各种资源完成任务;部队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特别是遂行抢险救灾、救援和国际维和等任务时,必须能够适应恶劣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要面临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承受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压力,所以要求遂行任务的部队具备极强的心理控制和适应能力。

态势掌控能力。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是政治、外交、军事斗争的综合体,行动目的和规模有限。因此,必须把态势预测能力、控制态势范围的能力、控制外部势力介入的能力作为新的能力关注点。严防具体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基层问题高端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对外交往能力。对外交往能力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如:在遂行抢险救灾、制乱平暴、军警协防、军民联防等任务时,部队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国际维和、国际救援、联合反恐、联合军演中,部队必须具备较强的国际沟通交流能力。

专业作业能力。非战争军事行动需要部队具备很强的专业作业能力。包含遂行各类行动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专业器材保障能力。没有专业的技术力量和器材保障能力作支撑,用原始的作业方法,传统的作业工具,往往事倍功半,效益不高,有时甚至贻误作业的最佳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