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4 10:45:38 分类:军事 浏览:319 评论:0
一节为1852米/小时,也就是说一节是将近2公里的距离,一海里就是军舰以一节速度跑的距离。谢谢采纳
航行速度单位,一节=一海里/小时=1.852公里/小时
地球近乎球形,在海上用坐标来确定位置,初中地理课本学过的,地球赤道大约四万公里,用40000/360/60,算出来的就是大约一分的长度,即一海里
节 是西方水手用于测量船的航行速度的一种计量单位,目前已经演变成世界通用的 航海术语和速度标准单位。
节 的说法 最开始 不是指什么地球纬度的1分长度。
在西方古代水手使用 节 作为 航行速度单位的时候,还不知道地球是圆是扁呢。
节 这个单位产生,我记得是这样的:
古代水手测量船速的方法,是在航行中,将一根打着很多相同距离绳节 的长绳子 绑在一个空桶上扔进水里,然后计算 在一段时间里有多少个绳节滑出船尾,以此 绳节的数量 来表达船速。比如在1支香的时间里,绳节滑出20个,就表示 船速是 20节(这个20节和现代的20节是不一样的。)
后来 才把 1节 规定为 1海里/小时。所以,在一些古文里,或者是 诗歌中,说到 一个古代的帆船,航速35节 ,请一定不要奇怪,这个35节不是每小时35海里。
1节 = 1海里/小时,是速度单位.
1海里 = 1.852 千米(公里)
节(英文:knot),单位符号kn或kt,是一个专用于航海的速率单位,后延伸至航空方面,相当于船只或飞机每小时所航行的海里数。
1节的速度为:
每小时1海里(nm/h)
每秒0.5144444米(m/s)
每小时1.852千米(km/h)
每小时1.150779448英里(mph)
早在16世纪,航海事业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那时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了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一条系有浮体的绳索,在绳索上用打结的方式将其分成若干节,根据一定时间拖出的绳索的节数来计算船的航速,于是“节”就成了此后海上船舶航行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运行速度也用“节”来表示。
但是这种绳索结节计速法当然也是不准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海船的测速仪器已非常先进,航速可直接用数字显示出来。“拖绳计节”早已成为历史,但“节”作为海上计量各种速度的单位仍被沿用。
现代精确的“节”的含义是每小时行驶1海里(1海里=1852米)。
30节就是55。56千米/小时
"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 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
海里是海上的长度单位。它原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 米,两极约等于1861.6 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
此外,舰船上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长度单位也用"节"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中国舰艇的使用标志以2O米为1节。
J-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