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冷战时期美国失败的军事行动 (冷战后美国的军事战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27 09:55:14 分类:军事 浏览:312 评论:0


导读:冷战时期美国失败的军事行动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自独立战争结束后至今总共参与过两百多次战争。我们都知道美国军事水平领先世界多年,但是胜负乃兵家常事,所以即便是军备实力强如美国也会有...

冷战时期美国失败的军事行动

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自独立战争结束后至今总共参与过两百多次战争。我们都知道美国军事水平领先世界多年,但是胜负乃兵家常事,所以即便是军备实力强如美国也会有战争失利的情况发生。具体究竟有几次不好考证,但是以下盘点的几次美国失利的战争最为出名,而且它们给美国带来的损失也不小。

1、朝鲜战争

此次战争原本是朝鲜和南韩的民族内战,后来因为各国支持的立场不同,便逐渐演变成多国参战的一次混战。

这次战争一共持续了三年,最后在1953年以一纸停战协议画上句号。其实在朝鲜战争中,一开始占绝对优势的是北朝鲜,之后美国支持走资本主义的南韩,便参战,使得朝鲜节节败退,后来美军甚至直逼鸭绿江,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因为支持走共产主义的朝鲜的立场,再加上维护国家的需要,中国也参与了这次战争。

最后,美国第一次尝到了没能在战胜协议上签字的滋味。其实就结果来看,朝韩双方签订的是停战协议,但是就美国和其他联军的实力来看,对于他们来讲,没赢就是输,所以这次战争的结果倒也完全算是美国战败,这对于无往不胜的军事强国来说这也算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挫折了。

2、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其实原本也是一场国内内战,但是由于南越和北越之间所支持的阵营不同,便又引起了各阵营国家的关注。越南战争也是继二战之后影响和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可以说是美苏冷战中进行的一次实战。

此次战争中,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支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南越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投入了接近三百亿美元军费,投入兵力越五十万人次。

不过,美国却低估了越南人民的民族精神,所以在投入了巨量资源的情况下惨淡收尾,损失惨重不说,还没能打赢。最后北越成功战胜了南越,并统一越南。这一次战败也让美国意识到了亚洲人民民族精神的强大,当时主导越南战争的美国国防部长还曾公开表示不要再轻易在亚洲用兵。

说起来也巧,美国这两次战败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每一次都是输给了社会主义政权。

而就近年以来,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再次失利,这次战争耗时十八年,最近美国才被迫同意阿富汗方提出的和平协议。而且即使如此美国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战败的事实,还想分批次撤军,并就此和阿富汗争论不休。

以上几次战争都是公认的美国输掉的战争。其实开头就说到美国曾参战数百次,但是真正输掉的战争屈指可数,这与其强悍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分割不开。

可见想要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这两项实力是必须要重视,否则一旦落后国家就会失去立足于强国之中的底气。不过如今我们正处于和平年代,世界也提倡和平、共同发展。所以说在注重军事水平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把这份实力用在正确的地方。

冷战后美国的军事战略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

美国全球战略从开始酝酿到正式形成,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系统完整、从军事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酝酿、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战后时期四个阶段。这种阶段性划分的依据,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的结果,更反映出美国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驱使下从本土扩张到海外扩张、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深入探讨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对比研究了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从“冷战型”逐渐转向“冷战后型”的轨迹。

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在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全球性大国才可能形成全球战略。美国全球战略大体上可分为酝酿(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45年)、正式形成(1945年到1990年)和冷战后期(从冷战结束迄今)四个阶段。

一、美国全球战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战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国家中起步很晚的。由于东西濒临两洋,南北相接弱国,美国从独立到19世纪末,安全上从未遇到过严重的威胁,也未出现过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战的情况。美国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保持“超然地位”,不卷入欧洲旧大陆的纷争;在发展商业关系的同时,美国尽可能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联系、避免同任何外国订立永久性同盟,以维护美国自身的独立、领土完整和选择自由。因而,从1783年独立战争胜利到19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美国奉行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大战略,即:“西半球防御”,其根本目标就是防止东半球再入侵西半球,获得对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对西半球的霸权。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其全球战略也进入初步形成阶段。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外部世界,决定到更大的国际舞台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形势发展推动着美国“有特定目标的干涉主义”形成,它从大陆扩张转为海外扩张。彼得·特鲁博威兹曾指出:“美国在19世纪创建了一个大陆帝国,遂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边界”。美国全球战略初步形成的动因和依据是:

第一,美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实行海外扩张政策奠定了物质基础。内战中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胜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接近于英、法、德三大强国的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美国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质保障,此时美国的领土向西扩张到太平洋岸边。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国崛起于世界舞台,英国开始走下坡路,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第二,美国拥有进行海外扩张的理论依据。在列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欧洲正在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准备用武力来打破原有的均势。在此背景下,美国逐渐出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公众舆论。1896年布鲁克斯·亚当斯发表《文明与衰落的规律》一书,论证了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国际主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要求美国放弃孤立主义,赶快走上国际舞台,击败主要竞争者,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新秩序。年轻的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研究了世界海洋史特别是英国在全球的扩张之后,于1890年出版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明确提出著名的“海权论”。马汉还撰写了一篇篇论文,用海权论解释新的国际秩序的蓝图。他认为,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事务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海权;控制海洋是海权的军事因素,利用海洋是海权的经济因素;美国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强大的海军,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亚当斯与马汉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的国际新秩序与美国的地位加以论证,代表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成为公众舆论的主旋律,对众多美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尤其是先担任助理海军部长、后出任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海权论”适应了美国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是美国对外战略发生转折的重要征兆。

第三,美国的军事战略已初露端倪。美西战争是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准备最充分的一次战争,“予有准备”被认为是这次战争中采用的军事战略的最大特点。早在19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就着手制定对西班牙的作战计划。1896年海军军官威廉·金布尔在《与西班牙的战争》的战略报告中指出:美国对西班牙的战争目标应是使古巴获得独立,夺取菲律宾和波多黎各,主攻方向应是古巴和菲律宾;战争的关键是夺取制海权,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战争样式是海战,海军的行动将决定战争的进程。战争开始后,美国政府基本是按照这一战略设想来指导战争的。美国不以攻击西班牙本土为目标,而是以攻击西班牙几处海外殖民地为目标,作战方向和地区处于西班牙帝国势力范围的边缘。因此,美国在美西战争中的战略被称为“外围战略”,即直接攻击西班牙帝国脆弱外围的战略

第四,美国开始突破门罗主义的限制,将注意力从美洲转向其他大陆,走上海外扩张的道路。1823年美国提出了指导在西半球进行扩张的“门罗主义”。1898年4月,美国发动美西战争,夺取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关岛等地,将触角伸进了太平洋地区。1899年,美国务卿海约翰又两次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与其他西方列强共享侵略中国的权利。以美西战争和“门户开放”政策为标志,美国的对外政策进入了海外扩张的地区主义阶段。

二、美国全球战略的正式形成和发展

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他问道:从地理关系的某种一贯性看,世界政治的中枢地区难道不是欧亚之间那块广阔地区吗?于是,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整个国际关系史和美国战略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近300年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欧洲曾长期位于世界政治的中心,维持以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二战打破了这个格局,英国和法国沦为二等强国,西德和意大利处于战败国地位,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美国不仅走上了世界战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战争中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美国凭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的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崛起为国际关系的力量中心。于是,它彻底抛弃孤立主义政策,从国际关系的边缘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已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早在大战期间,罗斯福等人就设计了一套建立战后世界秩序、实现“美国世纪”的办法,通过主导成立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签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等,为战后整个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了基石。美国和苏联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以及1945年4月杜鲁门接任总统,又加速了美国奉行全球主义、与苏联对抗的过程。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取得二战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在苏联的影响下,社会主义阵营越出一国的范围,影响不断扩大。苏联也不再囿于地理的限制,将影响扩展至欧洲。在此情势下,美苏争夺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使美国“对国家安全、战争以及和平的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