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美国对华发出最后通牒 (美国对华打响)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28 22:32:03 分类:军事 浏览:397 评论:0


导读:美国对华发出最后通牒援助:·1940年3月,美国开始对华提供大规模贷款,但是不是军事贷款。·1940年7月,美国开始对日进行战略物资禁运。·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罗斯...

美国对华发出最后通牒

援助:

·1940年3月,

美国开始对华提供大规模贷款,但是不是军事贷款。

·1940年7月,

美国开始对日进行战略物资禁运。

·1941年,

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罗斯福总统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1943年,

美英中通过《开罗宣言》,规定日本侵略中国的土地战后须归还中国。

·二战期间,

援助了国民政府大量的武器装备。

还组织了援华志愿飞行队(飞虎队)帮助中国对抗日本空军。

在滇缅公路中断后,美国空军付出极大代价开辟了驼峰航线,支援中国抗日。

·抗战结束后,

美国继续援助中国(国民政府),帮助中国建设工厂,学校,医院等设施,还提供了大量的贷款。

·中苏恶交以后,

美国开始大量援助中国,主要是为了在社会主义阵营里打开一个缺口,从而遏止住苏联。

·汶川大地震,

美国的援助包括很多来源:

1. 美国政府: 美元 50万?

2. 美国军方: 美元 160 万 货物

3. 美国民间: 统计不过来

4. 红十字会: 1000 万美元

赈灾总额已超过2300万美元。

转: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的道义援助

1940年中国获得美国两项借款,滇锡借款和平准基金借款。

1940年3月7日,美国以增资进出口银行的名义划拨2000万美元贷与中国。

1940年9月13日,经过中国财政部长宋子文几经努力多方游说,美国同意再给中国2500万美元的新贷款。

1940年11月2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指示摩根索在24小时之内给予中国一笔5000万美元的平准基金贷款,同时还要求琼斯从进出口银行提供另外一笔5000万美圆的商业贷款。1940年11月30日,发表了财政援华声明。消息传到中国,给正在苦苦挣扎的中国抗日力量增添了士气与信念。

1940年7月,美国全面禁止对日出口废钢铁,对日本禁运扩大到一切武器弹药、军事装备、飞机零件、光学仪器、金属加工机械和各种战略物资。

1940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扩大对日禁运,其中包括对于日本制造军火迫切需要的黄铜和纯铜。

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中国列入租借法案借贷国。美国总统罗斯福答应中国的援助请求。明确宣布美国将无条件地全面援助英国、中国等国家。美国国务卿赫尔拒绝日本要求美国承认日本对中国领土行使权力和停止援助中国的外交建议,反而强硬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并宣布这是美日谈判的基础。

1941年4月1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秘密发布命令:允许美国预备役军官和陆海军航空部队退役人员参加美国志援队。中国以优厚的价格购买了100架美国飞机。而这些飞机英国有优先购买权,是美国人给正急需飞机的英国做工作,才使得这些飞机抵达中国。

1941年4月15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召见中国财政部长宋子文。两天后,正式通知国民政府,他已批准将首批价值4500万美元的军用器材为援华租借物资。

1941年5月6日,美国政府指定居里为依据租借法实施援助中国军火物质计划的负责人。

1941年5月18日,第一批包括300辆汽车在内的价值110万美元的援华物资从纽约起运,前往中国。

1941年5月25日,美国再一次批准援助中国价值4540万美元的武器弹药。

1941年6月9日,第一批110名飞行员和150名机械师等地勤医务人员组成的美国支援队乘飞机前往中国。其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美国训洋舰盐湖城号和北安普敦号为第二批前往达中国的援助人员护航。

1941年7月23日,罗斯福更近一步批准居里根据蒋介石的要求,为一支有500架飞机的中国航空队提供装备和人员。

1941年7月22日,美国终止对日全部谈判。

1941年7月26日,美国政府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

1941年8月1日,飞虎队正式成立。

1941年8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日全面禁运石油。同日英、荷也禁止向日本输出铜、黄麻、生铁、镍、钴等物资,8月7日冻结日本资产。

这一系列严厉措施使日本难以忍受,特别是石油的禁运。1941年8月9日日军统帅部正式通知:“中止本年在北方行使武力之企图。”放弃进攻苏联的企图。

1941年8月9至14日,罗斯福与邱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公布了世界秩序的构想,一致确定这次战争的目的是反对法西斯主义、保卫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当然包括日本。)

1941年9月6日,日本天皇亲自参加决定“不辞对美作战的决心”。

1941年11月7日,在获知日本决心打击美国的情况下,美国制定备忘录:1.不派遣军队援华;2.美国义勇部队援华应在最大限度进行;3.加强对华援助;4.对日本发出最后通牒。

【飞虎队】

飞虎队” (Flying Tigers) 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成立于1942年4月,1946年4月战争结束后解散。

从1941年底到1942年7月,“飞虎队”在华作战期间共击落日机近300架,他们中间有24人在战斗中牺牲或失踪。1942年5月到1945年9月,美国志愿航空队以3个中队、数十架飞机的有限兵力,担负中国战场的国际交通大动脉滇缅公路北、南两端的枢纽——昆明和仰光的空中防务,期间还帮助中国运送物资。

美国对华打响

中国底气如何?靠什么赢?

面对贸易战,中国有底气,也有底牌。

底气之一,在于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据官方数据,中美建交近40年,双边贸易规模增长了232倍,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300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今后中美贸易投资将有更多新增长点和新机遇。

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外开放,并承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研究员张茉楠表示,中国已经表现出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这会给美国以及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忽视的。

底气之二,在于中国承受损失的能力更强。

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看来,从长远看,由于中国经济的弹性以及增长与发展的巨大潜力,“美国终将承受更坏的结果”。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亦认为,考虑到中国产业体系完整,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不像部分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短板。一旦双方在贸易问题上交恶,“美国遭受的损失未必比中国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称,贸易战关键的不是损失,而是承受损失的能力。“中国承受损失的能力比美国强。”

中国能打什么牌?

第一张牌,是限制进口美国商品。

美国对华贸易依存度不低。目前,中国是美国除北美地区外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美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据中方统计,最近10年间美国对中国出口年均增长11%,几乎是同期中国对美国出口年均增速的两倍。美国62%的大豆、14%的棉花、25%的波音飞机、17%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出口目的地都是中国。

另据美国官方数据,2016年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占美国农产品出口的15%;每个美国农民平均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约1.2万美元。

在此情况下,限制进口美国农产品和高端制成品将是中国的一大“王牌”。

中国已经打出了这张牌。最新公布的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第二张牌,是削减对美国出口。

美国现为中国最大出口市场。家电、玩具、鞋靴……各种性价比高的“中国制造”给普通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带来了不小实惠,而这部分人正是特朗普着意要迎合的对象。

据官方数据,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进口市场的60.4%、58.3%和53.3%,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中国同时也是美国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和塑料橡胶的首位进口来源国。

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数据,2015年典型的美国家庭年收入约为5.65万美元,对华贸易平均为每个家庭每年节省850美元。牛津研究院估计,中国的低价商品将美国消费物价水平降低了1%-1.5%。

“试想,美国老百姓正翘首以待特朗普贸易新政能改善他们境遇时,中美贸易战却给其福利造成了损失。在福利预期较为刚性的情况下,哪怕是不太大的损失都是难以接受的。”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专家称,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确轨道,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全球化的冬天正在来临?

美国对华打响贸易战,对原本并不稳固的全球经济复苏来说可谓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前景可能更不明朗,全球化进程也可能遭遇更多的波折。

站在全球贸易的立场考量,美国以贸易战的方式试图平衡经贸关系,这样的做法可能并不会带给美国企业和普通公众更多的福祉。

一来很多品类的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必需品”,加征关税,导致这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必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导致生活生产成本的上升,他们也将是贸易战的受损者。

其二,就产业结构而言,这些美国可能加征关税的商品,原本并不体现美国的产业竞争优势,即使美国不从中国进口这些商品,美国厂商自己恐怕也无法提供足以满足美国消费者需求的类似商品,美国仍然需要从其他经济体进口。这并不会如政策始作俑者期望的那样带来美国产业的复兴。

其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很多产品是全球产业链合作的结果,即使其最终体现为“中国制造”。这也意味着对中国制造加征关税,也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受到损害。这其中也包括在中国营商的美国企业。

实际上,美国商界的反应多少说明了他们的关切所在。包括沃尔玛、梅西百货、百思买在内的25家美国知名零售商19日联合致信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美国政府不要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关税,以免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这些美国零售商在信中说,利用“301调查”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将导致服装、鞋子、电子设备等日用商品价格上涨,这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尤其是工薪阶层利益,也将扩大美国贫富差距。据统计,目前有45家美商协会明确提出反对意见。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争议本来就是正常经贸关系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愿意本着理性、建设性和务实的态度,妥善地管控和处置争议。对于中美关系来说,经贸关系一直被认为是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每一次中美关系的转圜,都离不开经贸关系的稳定器作用。如今这个“压舱石”出现裂纹,又会发生怎样的变数?

去年世界经济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最好的一年,但增长依然疲弱。如果贸易保护成为主流,复苏之路可能更为艰难。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要问的是,全球化的冬天正在来临么?从历史角度看,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或有快慢,不同的时间点上,也的确屡遭质疑,甚至有些阶段还有倒退,但全球化的趋势并没有逆转。全球化意味着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对跨国企业来说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确,很多人看到了全球化的另一面,比如贫富分化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反全球化也因此赢得了不少支持者。不过这只是提醒我们,世界需要一个更好的让更多人获益的全球化。从经济意义上考量,贸易保护并没有被证明是一件合用和有力的武器,可以更好地保护本国的企业,提升消费者的,对于仍在复苏进程中的全球经济来说,并没有好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已经高度融合的全球经济中,任何独善其身的政策设计都无法真的达成目标。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