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3-02 02:46:51 分类:军事 浏览:1290 评论:0
1、高技术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对高技术比较权威的定义是: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术。
2、军事高技术,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3、军事高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六大领域。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即已经应用或即将应用于军事领域中,并对现代军事和现代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科学技术群。
扩展资料
与新兴技术、尖端技术不同,高技术并不是指技术本身,而是对产业和产品中技术的含量及水平的评价。
某些产业或产品,其中技术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定标准时,就称为高技术产业或高技术产品,因此,高技术实际上是高技术产业或高技术产品的代称,它存在于新兴和传统的所有产业和产品领域。
由于高技术具有不定形性和发展变化快等特点,人们在什么是高技术的问题上往往会有不同看法。有的人认为,高技术是指那些在科学和工程的技艺、能力同其他工业技术相比,高于平均水平,而且具有发展速度快的特点的工业技术。
有人认为,高技术就是“尖端技术”、“先导技术”、“未来技术”等,以这类技术形成的产业具有以下五高的特点:高成长率(即发展速度快);高利润(即附加价值高),高风险率(即淘汰率高。
例如计算机硬件设计淘汰率为97%,软件成活率只有12.5%~17%),高变化率(即更新换代期限短);高知识水平(指职工知识水平高,领导者组织管理能力高。
仅从这点出发,有人把知识密集型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他们认为,高技术产业要求有1/3的劳动力是大学毕业的,其中一半以上应是工科毕业生,另外还要求有1/3的劳动力具有中专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事高技术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从总体上,当代高技术主要包括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六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和航天技术群。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旦技术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的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的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是变革。”高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应用,给武器装备、指挥控制和情报通信自动化系统等一系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革命。后勤是军队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战方式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变革也必将相应地引起后勤领域里的变革。
在高技术条件下,后勤指挥信息量剧增,决策时间相对缩短,要求指挥员实施快速高效的后勤指挥。现代战争既是一场在陆海空天电广阔的战场空间同时展开的战争,也是一场由多军兵种参加、多种作战样式和后勤保障样式相互交杂在一起的联合行动,同时也由于战事发起的突然性和进程的缩短,在单位时间内涌现在后勤指挥员面前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那种作战样式比较单一、空间有限和时间节奏明显的传统战争。同时也由于现代化的通信手段,特别是数字化通信装备和计算机网络在后勤指挥领域里的广泛应用,使得后勤指挥员在对战场和后方的后勤保障情况的掌握上更加的迅速、准确和全面。美军目前正在着手大力组建后勤数字化部队,其单兵装备系统中包含了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子系统和集成化头盔系统,士兵可以通过集成化头盔系统中的悬挂式单目感应/显示子系统、图像放大器和用于通信的麦克/耳机子系统搜集整理与战场上后勤保障环境有关的一切影音信息,随时随地地通过便携式计算机系统向有关的后勤指挥员进行传输和报告。这样,某一级的后勤指挥员就可以通过与其相关的成百上千个子系统获得战场上全面、准确而又及时的后勤保障信息,为定下后勤保障决心和协调控制后勤保障行动提供准确的客观依据。在这种情况下,战场将由传统的灰色而变得更加透明。
后勤指挥决策过程缩短,自动化程度将得到空前的提高。由于高技术战争节奏加快,突然性增大,使得战争准备时间和战争进程都大为缩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平均每个师规模的攻防作战,从指挥员做出决策、下达命令、部队行动到信息反馈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海湾战争中美伊海吉夫一回合的较量,从最高当局做出决策、发出指令、部队行动、到过程信息反馈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另外后勤活动具有的相对的滞后性和被动性,也使得其指挥在一般情况下所拥有的时间要少于作战指挥。尽管后勤指挥可能采取"并行作业"和"同步指挥"等方法来减少这种时间差,但是由于其自身性质的原因,后勤指挥的滞后性却依然存在。现代战争进程的加快和后勤指挥滞后性的特点对后勤决策的时效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方面,美军走在了世界各国前头。它除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数字化部队外,还致力于建设一个集信息搜集、传输和处理功能为一体的C4ISR系统。在这个系统的辅助下,后勤指挥员不仅可以获取大量准确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同时得到若干套该情况下的处置预案以供选择,这时指挥员虽然也需要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胆魄做出临场的决断,但是其实施后勤指挥的过程已经变得像中学生做选择题一样简单了。另外在定下保障决心以后,指挥员还可以通过数字化通信系统向后勤保障部队快速传达指令并对其后勤保障活动实施近乎实时的监督和控制,从而保证后勤保障决心的最终实现。这一革命性的变化与传统的依靠沙盘、透明图、计算尺和铅笔为主要指挥决策工具,以及二战后在模拟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勤指挥模式比较起来,具有质的飞跃。
后勤指挥机构的配置形式呈更加疏散化隐蔽化的趋势,以便对后勤保障行动实施稳定持续的后勤指挥。后勤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不仅使后勤成为了己方争取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筹码,而且也使后勤成为了敌方打击的重点目标。交战双方不仅重视对对方战略后方基地、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和后勤保障装备的摧毁和破坏,而且还更加重视对于敌方后勤指挥控制机构破坏。而且随着卫星侦查技术和高技术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发现即摧毁"已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交战双方后勤指挥机构的配置呈现出了更加疏散化和隐蔽化的趋势。
从信息战的角度来说,后勤指挥机构不仅仅是战场后勤保障信息的聚集地,而且也是重要指令的发出地,是后勤指挥信息的一个重要的集散地,其在信息的整个流动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结点"的作用。如果后勤指挥所遭到摧毁,局部战场的信息流就有可能被彻底切断或变得不甚完整,而失去了信息的后勤保障部队和作战部队在现代战场上则无异于变成了聋子和瞎子,其争取战场的主动权也将无从谈起。有鉴于此,战役后勤指挥机构的配置应该比过去更加注重疏散性和隐秘性,甚至可以考虑减少指挥层次和适当靠近后方配置,前方应只留下防护性和机动性都很强的后勤保障部(分)队遂行伴随性的后勤保障任务。
另外,现代化的指挥通信手段也为后勤指挥机构分散靠后配置提供了可能。以前由于侦察通信手段的落后,战役后勤指挥机构宜尽量靠前开设,以便尽可能多地掌握战场情况的变化和实施及时的后勤指挥。现代的指挥通信手段(特别是数字化的通信方式)与传统的模拟通信方式比较起来具有传输容量大、速度快和保密性好等特点。依靠这种先进的数字技术,我们完全可以把战场上的声音、图像、文字和数据等各种类型的信息转化成数字编码的形式,并通过光纤、卫星和无线电通信等方式进行网络传输,实现各个指挥所、各个作战与后勤部(分)队以及各作战平台甚至是单兵间的资源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后勤指挥所各职能机构的分散配置并不影响其后勤指挥功能的发挥,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将完全有能力做到把分散配置的后勤指挥机构连接成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有机整体。另外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后勤指挥结构必将呈现出扁平化趋势,不仅中间层次的后勤指挥可能会有所减少,而且以前尽量靠近前沿开设后勤指挥机构的做法也失去其传统的意义。
现代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需要保障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采取的保障形式多种多样,需要协调的保障关系也纷繁复杂,这些形势都要求我们实施联合统一的后勤指挥。在诸军兵种联合参战的条件下,不仅参战人员各异,武器装备的种类繁多,而且战斗样式也呈现出了复杂多变的特性。不同的保障对象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各异,内容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形势和环境对于后勤保障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后勤保障活动,后勤保障力量的构成体系也呈现出日趋合成化的趋势。后勤指挥作为后勤保障力量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后勤保障部队已经向着功能更强的模块化方向发展。各保障部(分)队将可以根据未来战场后勤保障任务的临时需要,进行现场的"组装",共同合成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后勤保障基干力量。与此相适应,后勤指挥的职能也日趋综合化,以便打破由于指挥职能过度分化而带来的指挥层次重叠、指挥关系不顺等不利局面。在实施三军联勤的同时,美军曾有计划地对一些专用物资实行分供制度,统分结合,有分有合,相得益彰。对于我军来说,虽然现在的后勤保障方式也正在朝着统分结合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却是合得不够,分得有余,在摸索以战区为主实施三军联勤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