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1 06:11:24 分类:军事 浏览:663 评论:0
1.彭德怀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湘潭人。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妻子浦安修。无子女。
2. 杨根思
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三连连长。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长津湖作战中,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围东南小高岭,阻击美军陆战一师南逃,战斗中,杨根思抱着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3. 杨连弟
志愿军铁道兵第1师副连长。入朝后,冒着美军轰炸,抢修桥梁,先后荣立战功6次,其中大功1次。1952年5月15日上午,当杨连弟率领部队抢修清川江大桥时,因敌人投下的炸弹爆炸,不幸牺牲。
4. 伍先华
志愿军第12军第34师班长。1952年9月29日,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伍先华所在部队负责反击金城郡官岱里以西的美军和韩军,伍先华率全班担负开辟冲击部队前进道路的爆破任务,在身中数弹的情况下,他仍顽强地爬到敌军坑道口,拉燃导火索,滚入坑道,与4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
5. 黄继光
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某连通讯员,上甘岭战役中,1952年10月19日,黄继光所在部队反击收复597.9高地,在消灭敌人火力点过程中,黄继光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
6. 邱少云
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战士。1952年10月12日,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中,邱少云所在部队负责进攻韩军防守的391高地。在战前潜伏过程中,敌军发射的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边爆炸,燃烧液溅到了他的身上,立刻燃烧起来。
为了战斗胜利,为了一同潜伏的500多名战友的安全,邱少云任凭烈火燃烧,一动不动,直至牺牲。当晚,潜伏部队一举夺取391高地。
7. 孙占元
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排长。上甘岭战役爆发的第一天,1952年10月14日傍晚,志愿军四个连反攻夺回白天被敌军占领的阵地,孙占元率领突击排负责夺占597.9高地2号阵地。
战斗中,他的双腿被敌炮弹炸断,仍坚持来回爬行指挥,用缴获的机枪向反扑的美军射击,在战友相继伤亡,弹药告罄的情况下,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冲上来的美军同归于尽。
8. 胡修道
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91团战士。上甘岭战役中,1952年10月底,志愿军夺回了597.9高地,敌军不甘心失败,持续组织反攻。11月5日,胡修道及其战友坚守597.9高地,经一天激战,共打退敌军40余次进攻,胡修道一人打死打伤敌军280余人。
9. 杨育才
志愿军68军203师侦察排副排长,奇袭白虎团的传奇英雄。1953年7月,金城战役中,杨育才奉命率小分队执行“虎口拔牙”——突袭韩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1团(即“白虎团”)团部任务。13日晚,他乔装成“美国顾问”,12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韩军,直插敌纵深。
他指挥小分队冲进白虎团团部警卫室、会议室,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乱作一团。仅用13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圆满完成突袭任务。
10. 李家发
志愿军第67军第199师战士。1953年7月13日夜,在金城战役夺取韩军防守的轿岩山战斗中,李家发机智地炸毁敌主地堡外围3个火力点。
身负重伤后,继续艰难地向前爬进,用最后一颗手雷摧毁敌主地堡。当反击部队遭到敌另一暗堡火力封锁时,李家发从昏迷中醒来,顽强爬近敌暗堡,以胸膛堵住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夺取轿岩山开辟了道路。
11. 杨春增
志愿军第12军第35师104团副排长。1952年8月5日 ,杨春增所在的第4连向韩军首都师第26团一个连守卫的金城座首洞东南无名高地发起进攻,一举夺取敌军阵地。
此后,敌军不断进行反扑,杨春增率队从早晨激战到下午,打退数倍于已的敌军14次反扑,毙伤敌200多人。激战到6日黄昏,阵地上只有杨春增和卫生员两个人,这时百余名敌军蜂拥而至,杨春增抱起最后一颗反坦克手雷,奋勇冲入敌群,与30多名敌军同归于尽。
12. 许家朋
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战士。1953年7月6日夜,许家朋所在部队冒大雨进攻美军第7步兵师防守的石砚洞北山,突击排接近主峰时,美军一暗堡突然开火,将部队压制在山腰间。当执行爆破任务的战友牺牲后,许家朋主动抱起炸药包,冲向敌暗堡。
前进中双腿被炸伤,他忍着伤痛,顽强爬抵暗堡,由于炸药包被雨淋湿,爆破未能成功。他拖着伤腿绕暗堡爬行,寻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下,毅然挺身扑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射击的机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道路。
扩展资料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参考资料
人民网-抗美援朝资料库
上甘岭在朝鲜金化地区。
上甘岭(谚文:상감령),是一个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江原道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位于38°20′0″N 127°28′0″E,597.9高地和537.7高地后面的山洼里,距离金化郡的东北偏北约4公里,金刚里以东约2公里的五圣山地区内。
1951年,当时中国的志愿军曾这村里召开过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议,但在第五次战役之后,由于拉锯战的惨烈,当时双方的炮火几乎把整个村庄夷平,成为一片废墟。战役之前当地的居民全数离开,使该小村落本身对战斗没有价值。
扩展资料:
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英语:Battle of Triangle Hill)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1952年10月14日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开始,美军行动代号Operation Showdown(中国称“金化攻势”)。
战役由美国第9军发动,以争夺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的控制权为主。此役前后历时43天,在3.7平方公里的地区,双方伤亡约3万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此战对朝鲜战争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