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军事 > 正文

2006年海军政变 2016年海军发生什么事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21 06:25:25 分类:军事 浏览:248 评论:0


导读: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守一    35年前的1月15日  中央军委为105舰  记集体一等功  01  1960年4月,中国海军提出首艘国产导弹驱逐舰的设计方案。  ...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守一

  

  35年前的1月15日

  中央军委为105舰

  记集体一等功

  01

  1960年4月,中国海军提出首艘国产导弹驱逐舰的设计方案。

  中国海军信心满满,毕竟在此之前,通过苏联的帮助,国内已完成了4艘01型护卫舰的建造工作(仿制“里加”级护卫舰);而这一次,海军试图通过仿制苏联56型驱逐舰,完成国产驱逐舰的设计建造。

  然而,4个月之后,中苏关系恶化,合同撕毁、专家撤走,中断了所有技术资料供应。当时,又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空前困难,研制国产驱逐舰的方案未能纳入国家计划。

  无奈之下,中国海军只能以“四大件”(主机、主炮、钢材、导弹)先行研制的方式,开始了第一型导弹驱逐舰的漫长研发之路。

  

  ▲ 051型驱逐舰设计师潘镜芙

  02

  这是中国造船业前所未有的大工程:

  051型的所有材料、装备都立足于国内,共需要原材料七百多种,相关配套设备一千余项,其中新研制的设备一百多种,需要国内十多个部、委,22个省、市、自治区所属的几百家工厂和研究所联合进行研制。

  以主锅炉所需的一种锰钢板为例,该钢板的冶炼技术要求极高,原本依赖从苏联进口,如今断了原材料供应,海军只能找到鞍钢领导,请求他们炼出这口“争气钢”。

  历时6个月数十次试验,鞍钢终于炼出了合格的钢板。而据统计,仅仅主机锅炉和舰体钢材准备,就克服了200多个技术难题。

  

  ▲大连造船厂,正在建造的051型首制舰

  和技术难题一样困扰中国海军的,还有“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社会形势。

  那年冬天,机电部门3名官兵去哈尔滨押运主机时,正赶上历史上少有的严寒,气温达到零下41摄氏度。官兵们带的馒头和水都冻成了冰疙瘩。火车司机却在半道扔下车厢跑了……

  两天两夜的路走了八天七夜。当主机运到船厂时,极度疲倦使他们昏睡了两天一夜。就这样,要图纸,催仪器,接装备,105舰舰员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03

  到了1963年,事情有了新的变化。

  随着“东风五型”洲际弹道导弹研发工作的展开,需要对导弹进行全程发射试验,弹头溅落点设置在8000多千米外的南太平洋,而中国海军必须派出水面舰艇进行全程随行护航。

  

  ▲1980年5月18日,“东风”发射

  对于以导弹艇、护卫艇及轻型护卫舰为主的中国海军来说,国产导弹驱逐舰的研制必须加速!海军确定了051的研制代号,计划在1975年完成研制,并具备批量建造交付海军的能力。

  1966年,作为“东风五型”洲际导弹试验任务重要配套工程的051型驱逐舰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同时,代号为053型的导弹护卫舰的研制工作也正式启动。

  建造工作匆忙“提速”几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总的进度要求超出了客观实际可能。计划一度要求1970年前完成建造5艘的任务,到了1971年,又提出年内完成“争四保三”的口号,这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制造能力,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舰总体于1966年6月开始设计,而主要电子武器设备在1968年至1969年才开始研制,有的甚至拖到1972年才下达研制任务。

  因缺乏必要的装舰设计参数,致使舰总体设计出现布局不合理,拥挤的舱室导致设备装不进,重新调整舱室又使重量增加较多而使舰稳定性下降,抗风能力降低为8、9级海情,不少重要设备只有缓装。

  04

  1971年12月31日,051首制舰从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部队,舰长刘子庚在时任海军副参谋长刘华清的注视下,第一次在国产中型水面战斗舰艇的驾驶台下达启航命令。

  

  ▲首制舰最初舷号为223,之后改为105

  入列了,交付海军却不是一艘完整意义上的军舰——105舰仅仅完成了一期安装工程,还有大量的装备因为研制进度缓慢而未能安装。而已安装的设备绝大多数都未经鉴定或定型,这一切只能留待海军官兵在使用中试验,在实践中调整。

  以抗风浪试验为例,105舰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在风速每秒达18米,最大浪高6米多的海况下不间断航行,一吨多重的铁锚甚至被大浪抛上甲板,整个舰体“砰砰”作响……5个小时的航程,105舰记录了10万余个数据和大量宝贵实况资料,证实了国产舰体结构的可靠性。

  一边试验一边不断安装新的设备,105舰可以说一直处于“改装”之中,其舰体外形在不同时期亦差别很大:

  

  ▲交付初期的105舰,许多重要设备尚未安装

  

  ▲80年代初期105舰基本定型,051型驱逐舰开始批量生产

  

  ▲80年代中期,加装直升机平台后的105舰

  105舰服役38年间,先后完成了导弹、火炮等多种武器系统及舰载机系统、作战指挥系统等1400多项装备试验,航迹遍布渤海、黄海和东海,圆满完成了1000多项新装备试验任务,获得300多万个宝贵数据,被誉为“国防现代化装备实验的开路先锋”。

  1983年,中央军委为105舰记集体一等功。

  1986年,105舰被命名为济南舰。

  

  ▲加装飞行平台后的105舰配合直升机训练

  05

  以105舰为首的051型驱逐舰在20多年的研制、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包括051基本型、051D型、051Z、051G等型号共17艘战舰的驱逐舰家族,成为那个年代中国水面舰艇的中坚力量。

  051也是一款受制于时代的有着明显缺陷的战舰。比如,缺少现代防空、反潜的火力;没有完善的空调设备和“三防”系统;舰的长宽比过大(超过12),影响适航性和机动性;居住性不够,机舱温度太高,没有餐厅,只能蹲在甲板上吃饭;水舱较小,全舰只有前后两个洗漱间……

  

  ▲在甲板上吃饭的舰员

  即使与国外20世纪80年代初期设计、建造的驱护舰相比(如美国“佩里”级护卫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法国“乔治·莱格”级驱逐舰、意大利“大胆”级驱逐舰、“西北风”级护卫舰、日本“初雪”级驱逐舰等),在各方面性能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防空、反潜、电子战及自动化水平等方面难以满足现代海上作战的需求,其较为单一的作战功能和用途不仅完全脱离现代驱逐舰设计理念,同时还严重制约了中国海军作战能力的提高。

  总体而言,051型驱逐舰可以认为是中国60年代的设计思想和七八十年代工业水平的一个缩影,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是当时特定时期国内整个工业设计、研制、生产水平薄弱的体现。

  她绝不完美,却依然是一座丰碑。

  051型驱逐舰的研制过程锻炼了一大批国内大、中型舰艇的设计人员,通过国内多家船厂批量建造051型驱逐舰,带动了国内现代军用作战舰艇技术的升级与革新,并初步使中国海军建立起来了相对完善的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艇的设计、建造基础。

  同时,批量建造的051型驱逐舰还结束了中国海军长期以来依赖国外舰艇的时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海军中、近海海上防御能力,获得了宝贵的大、中型作战舰艇的使用和维护经验,为日后中国海军接收更为现代化的国产大、中型作战舰艇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051编队

  06

  回顾105舰的研制过程,你不能不感叹中国海军所走过的筚路蓝缕的征途。在“下饺子”已成常态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先辈们的初心与坚持。

  莫嫌军舰小,铁骨中国造。

  

  

  

  

  

  

  

  作者:守 一

  编辑:柴 潇

  编审:曲延涛

  来源:“当代海军”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标签: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