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科技 > 正文

2022创新科技产品 (2020创新技术)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19 15:10:16 分类:科技 浏览:193 评论:0


导读:2022创新科技产品2022年2月28日19时,拯救者集结——2022拯救者生态春季新品发布会正式召开。这是联想拯救者首次以“拯救者生态”的形式进行全线产品发布。会上,除拯...

2022创新科技产品

2022年2月28日19时,拯救者集结——2022拯救者生态春季新品发布会正式召开。这是联想拯救者首次以“拯救者生态”的形式进行全线产品发布。 会上,除拯救者Y90电竞手机、新物种拯救者Y700 游戏 平板的亮相之外。拯救者Y9000P 2022和拯救者Y7000P 2022在性能、散热和外观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拯救者一直以来的创新黑 科技 “霜刃”散热系统、DDG智能显示模式切换等,也有了创新提升。

全新平台加持,性能更进一步

本次拯救者Y9000P 2022和拯救者Y7000P 2022均搭载了第12代英特尔酷睿高性能移动版处理器,在全新性能混合架构、Intel 7工艺的加持下,性能迎来显著提升,更强大的“内芯” 为 游戏 运行带来了充足的动力支持。

拯救者Y9000P 2022显卡最高可搭载150W满功耗NVIDIA GeForce RTX 3070显卡,可实现极致性能输出,并且支持光线追踪和AI渲染功能,逼真的光线和阴影效果营造身临其境的 游戏 享受,为玩家带来沉浸而酣畅的战斗体验。 拯救者Y7000P 2022可搭载95W满功耗NVIDIA GeForce RTX 3050显卡,在轻松运行各类 游戏 的同时,还能兼顾创作体验。

外观全面优化,彰显电竞信仰

在外观上, 拯救者不放过每一处提升的机会。Y9000P 2022最薄处由21.7mm压缩至19.9mm,最厚处由26.85mm压缩至26.4mm。屏占比由91.7%提升至92.3%。C面颜色与键盘颜色保持统一,更加和谐。

Y7000P 2022的外观优化更加显著:机身大幅变薄,最薄处由22.5mm压缩至19.9mm,最厚处由25.8mm减薄至22.75mm。A面采用磨砂金属材质,配合烧色炫彩“LEGION”标识,充分彰显电竞气质。内敛的侧框配合更加轻薄的机身,让Y7000P 2022看起来“悬浮”在桌面之上。而在轻盈内敛的另一侧,是更加激进的大格栅风洞。更大尺寸的触摸板也为玩家带来了更加自由的触控体验。

霜刃系统升级,轻松驾驭性能猛兽

在散热上,拯救者也不满足微弱的提升。得益于拯救者深耕多年的霜刃散热系统,本次新品在机身厚度大幅优化的基础上,还拥有更强的散热释放: 0.15mm超薄扇叶涡轮增压风扇,提升风量和转速,配合超薄铜质散热鳍片,增加了散热总面积,让热量无处停留。多颗独立温度传感器精确感应热源,打造更加智能的温控系统。

为了精确的导出核心热量,Y9000P 2022所采用的霜刃Pro散热系统4.0采用了10mm3D Mesh复合式主热管,在其金属粉末中增加了细密的立体编织铜丝,增加热传递效率的同时,精确的触达核心上的热点,使散热效率较上代10mm热管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 玩家在酣畅 游戏 释放热血的同时,机身依旧保持冷酷,保证持续而稳定的性能发挥。

细节响应玩家需求,生态助力体验升级

为了让玩家拥有更加沉浸的视觉体验,拯救者Y9000P 2022采用了16:10黄金比例电竞屏,屏幕占比高达92.3%。2.5k高分辨率和165Hz的高刷新率、3ms极速响应时间,配合G-sync防撕裂技术,能够有效防止画面延迟拖影。支持杜比视界HDR影像显示,带来更生动、更真实的 游戏 视觉享受。拯救者Y7000P采用16英寸IPS雾面防眩光屏幕。同样拥有2.5k 165Hz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并支持Dolby Vision高动态显示,在100% sRGB高色域、300nits高亮度、8bit原生色深的加持下,能够更好兼顾创作者需求。

玩家千呼万唤的设备自定义软件——Legion Zone也全面应用于本次新品中。 全新的Legion Zone为新款拯救者设备提供更多可调参数,功耗,超频,风扇转速均可自定义,让拯救者真正成为每一名玩家的称手武器。

拯救者Y9000P 2022和Y7000P 2022均搭载了80Wh大容量电池,双模式精准调控续航与性能。LEGION超能快充Pro,搭配原装适配器,30分钟即可充满80%电量。配合拥有澎湃大容量的拯救者C135适配器,小体积机身可实现135W功率的高能持续输出,让玩家能够快速补充状态,随时进入战斗。

拯救者专属黑 科技 ,打造智能 游戏 体验

拯救者一直以来独有的创新黑 科技 进一步优化更迭,为玩家提供了更加智能的 游戏 享受。 拯救者首创的Dual-Direct GFX智能显示切换技术迭代至2.5版本,在独显直连与混合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纯集显模式,可实现更加极致的节能与续航。进一步拓展了使用场景,能够满足更佳丰富的用户需求。 得益于精准的整机功耗控制,第五代Fn + Q的安静模式在各种任务下均可保持35dB以下的噪音,均衡模式噪音也得到了大幅下降,且更加智能,野兽模式则可获得最极致的性能释放。

联想自研的ZUI系统已经升级到ZUI 13,为拯救者用户打造了设备之间的超级互联功能,可实现拯救者手机、平板和电脑之间的互联互通 。 基于ZUI系统能力,不需要触碰设备、不需要扫码,利用Lenovo ID即时连接,打造无感安全连接体验。手机和平板连接到电脑之后,将自动打开拯救者领域“PC性能看板 ” ,化身电脑 游戏 性能监控的“辅助装备”,实时显示电脑的CPU和GPU“战力值”。

本次拯救者新品将在线上和线下全渠道销售,拯救者Y9000P 2022首发价8299元起,拯救者Y7000P 2022首发价6799元起,2月28日21点准时开启线上预售。

2020创新技术

光明网讯 9月28日, 2020年“全球新能源 汽车 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结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 汽车 大会上发布。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 科技 委员会联合主席欧阳明高代表大会公布了本年度评选结果,共有7项创新技术和7项前沿技术入选。

本次评选于2020年2月份正式启动,来自全球新能源 汽车 主要技术领域的27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世界新能源 汽车 大会 科技 委员会,负责本次评审工作。本次评选从整车集成与控制、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智能化、轻量化及新材料、能源供给、其他相关技术等8个技术方向共征集了百余项前沿及创新技术。

经形式审查后,有56项创新技术和51项前沿技术进入初评环节;经过初评后,有12项创新技术和10项前沿技术进入终评环节。经过最后评审,7项创新技术和7项前沿技术脱颖而出。

据介绍,此次获奖的7项创新技术已实现量产化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新能源 汽车 的技术水平;而获奖的7项前沿技术则展示了全球基础研究的最新方向,为今后新能源 汽车 科技 创新指出了新的方向。(战钊)

链接

2020年7项创新技术

1、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

——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是全球首创的具有高集成效率、高安全防护的动力电池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拉深/挤出工艺制约,并攻克超薄铝壳焊接技术,成功开发长宽比为10:1、厚度为0.3mm的超长超薄铝壳刀片电池,打破传统电池系统的模组概念,利用刀片电池独特长宽比特征,实现超长尺寸电芯的紧密排列,获得超过60%的体积集成效率。与传统电池系统40%的体积效率相比,体积集成效率提升50%,使得搭载磷酸铁锂体系的纯电动 汽车 续航里程达到600km。同时,基于磷酸铁锂先天的安全优势,刀片电池的紧密组排设计、多功能集成包络设计和系统三明治式结构设计可以从多层级多维度保障动力电池系统安全。

2、面向海量场景的自动驾驶云仿真平台技术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该技术在计算节点中闭环运行全栈自动驾驶算法,并利用云计算的强大算力,支持一万个以上场景的并行计算,使得1000个测试场景的运行时间从2天大幅缩减至4分钟,并实现全自动化测评。在虚拟城市中数以千计的自动驾驶车辆不间断的持续行驶,并通过随机工况和激进交通流提升测试复杂度。云仿真节点中通过数据压缩、场景分割、网络策略模型、流量锁、全局帧同步等机制保证了仿真时序一致性和通讯效率。同时,为实现高精度场景建模,使用多传感融合技术自动计算三维模型位姿、网格和匹配纹理,自动化率超过90%,三维场景相对误差小于3cm。该技术实现了高并发、高效率、高容灾、低成本,保障数据安全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

——宁德时代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打破了行业固有的“单体成组模组再成组电池包” 三级成组设计思维,从电池包结构高度集成、新工艺研发以及热管理优化等方面开发了全新的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实现两级成组—“单体直接成组电池包” 。CTP技术将电池包的重量成组效率从行业平均水平70%提升至80%,体积成组效率从56%提升至65%,零件数量减少25%。同时,减少了传统模组的生产工序,生产效率提高20%。量产电池包重量能量密度超过170Wh/kg,同时在研产品电池包重量能量密度达到215Wh/kg。

4、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

——上海捷氢 科技 有限公司

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通过采用超薄金属双极板、低Pt催化剂、空气侧无外增湿及智能控制策略,有效缩小了燃料电池系统体积,降低成本。搭载该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可达到92kW,体积功率密度达到956W/L,贵金属Pt载量为0.35mgPt/cm2,可应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双平台,尤其是能满足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的中重型货车功率的需求。同时,该技术通过建立质子交换膜中水含量状态的在线智能检测与控制策略优化,实现-30℃的无辅助热源的低温启动,可补足目前纯电动技术在寒冷区域应用不足的空白,形成优势互补局势。

5、800伏碳化硅逆变器技术

——德尔福 科技

该逆变器技术的核心是开发和应用了Viper电源开关。该开关高度集成了双面散热技术,并将原来的硅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电源开关更换为了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开关。与前几代逆变器相比,可以减少40%的重量,缩小30%的整体尺寸,提高25%的功率密度,同时可以减少最高70%的开关损耗。该技术下的逆变器可以赋能电压高达800伏的电气系统,相比如今最先进的400伏系统,因重量和损耗的较少,它可以提升电动 汽车 (EV)的行驶里程并将充电时间缩短一半。

6、基于升腾AI的自动驾驶云服务技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自动驾驶云服务HUAWEI Octopus基于“升腾910”AI芯片和AI训练平台,通过软硬件加速,自动分析算法、并行仿真等技术实现车云协同的自动驾驶数据快速闭环。Octopus提供数据、训练和仿真三大服务。Octopus突破了真实世界时空的约束,在仿真空间更高效地运行算法,快速得到算法里程数据和性能评测数据,旨在降低自动驾驶开发门槛,让自动驾驶开发变得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

7、车用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开发宽电流适应性膜电极、高效流体分配金属双极板和自调节集成化电堆结构,实现了燃料电池电堆的高比功率和高可靠性,电堆功率密度达到4.2kW/L,并完成了电堆及其关键部件的工程化开发,成功通过38项车规级验证。经电堆、发动机台架及整车的振动试验、环境标定试验、碰撞试验以及路况测试表明: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可以满足全天候环境车用要求,为氢燃料电池 汽车 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部件和技术支撑。

2020年7项前沿技术

1、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电池技术

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和快锂离子传导特性,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之一。在高电压下,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剧烈的副反应是限制镍锰酸锂材料商业化的最大障碍,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就是构造稳定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和耐高电压的材料体系,具体包含高电压正极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电解液开发匹配技术,高电压辅助配套材料的匹配改性技术,这些技术也将推动电池行业向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的目标前进。

2、新型无氟碳氢质子交换膜技术

新型无氟碳氢质子交换膜表现出较强的化学耐久性,较高的离子交换率使其电导率是目前领先的全氟磺酸膜的1.5-2倍。同时显著降低了氢气的渗透,这不仅减少了寄生电流密度的损失,而且可以减少由渗透的氢和氧气反应所产生的过氧化氢。碳氢质子交换膜的低气体渗透性主要是由于碳氢聚合物的气体溶解度比含氟聚合物低,碳氢膜低氢气渗透率的特性,可以减少铂层带状化,增加催化剂层寿命。同时,减少氢气渗透降低了燃料电池系统对氢气排放的要求,提高了整体氢能效率和续航能力。

3、基于3D结构复合载体的铂基合金催化剂技术

本技术采用石墨烯为载体材料,以阳离子聚合物PDDA功能化的碳黑为间隔物,与氧化石墨烯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解决制备过程中石墨烯片层发生堆叠的问题;经化学还原得到三维石墨烯/功能化炭黑复合材料,然后担载Pt及其合金纳米粒子,制得基于3D结构复合载体的铂基合金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核壳结构可避免过渡金属的腐蚀,电化学活性、稳定性优异, Pt利用率大幅提高,成功实现了Pt用量及燃料电池成本的降低。

4、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

固态锂电池以其高比能、高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未来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核心动力,设计和制备物理与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固态电解质迫在眉睫。“刚柔并济”的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设计理念,是以尺寸热稳定性好的“刚”性材料为骨架支撑,复合电化学窗口宽、室温离子传输性能优异的“柔”性聚合物材料和高离子迁移数锂盐,有效解决了单一聚合物电解质尺寸热稳定性差和力学强度低,以及单一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传输和加工性能差的瓶颈问题,利用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研制的固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高比能、高耐压、长寿命等突出特点,是未来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技术的重要选择。

5、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技术

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是实现 汽车 智能化的基础,是机器替代人的眼睛识别外部环境,迈向无人驾驶的前提。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基于车载人工智能计算处理器和视觉算法的深度融合优化,利用先进的车载视觉传感器、雷达等感知设备,支持针对复杂场景的细粒度、结构化的语义感知,对高度可扩展、模块化的三维语义环境重建以及透明化、可追溯、可推理的决策和路径规划。满足不同场景下高级别自动驾驶运营车队以及无人低速小车的感知计算需求,支撑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

6、高功率密度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技术

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具有较低内阻,较高功率密度,较高效能和良好高频切换特性等优点。以上性能可提高功率模块的散热性能,跟传统硅基组件相比可提高30%以上的效率,在应用上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有效减少驱动逆变器系统体积,降低系统成本。受限于单颗芯片输出电流较小,暂时无法使用于车用驱动逆变器。但通过芯片并联与应用高导热键合材料来降低热阻提升整体电流输出,可以实现高功率密度和每相可输出350A大电流的高功率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目前,硅基组件中MOSFET无法耐高压 、IGBT开关切断速度不够快造成能量的损失较大,随着硅基氮化镓成本的降低,未来在车载充电机,驱动逆变器,车辆到电网的电力储存等新能源 汽车 市场应用上氮化镓有较大的应用发展潜力。

7、扇形模组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技术

扇形模组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是具有扇形模组定子绕组、制动盘和电机转子一体化设计的新型轴向磁场电机。应用到乘用车上能有效降低轮毂电机的簧下质量,能有效结合液压制动以保证车辆制动安全性,能避免与现有车辆底盘悬架零部件的运动干涉。关键技术涉及扇形模组定子绕组设计封装技术、制动盘和转子一体化设计制造技术、电磁和机械耦合的NVH技术、扇形模组电机的控制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形成独立转向的驱制动一体化零部件,可以形成分布式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