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29 19:00:27 分类:科技 浏览:249 评论:0
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正式开幕,各国运动员已经陆续抵达。他们对中国的表现赞赏有加,纷纷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最近来自荷兰的速度滑冰名将Jutta Leerdam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短视频,讲述对于奥组委的准备,以及各类设施,到处可见的科技感,充满了好奇和称赞。本届冬奥会主打“绿色科技”理念,正如Jutta Leerdam讲述的那样科技渗透在北京冬奥会的各个环节,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北京冬奥会八大“黑科技”。“机械外骨骼”加持助力,更好地服务冬奥运动员的行李及冰雪运动器材携带外骨骼装备的工作人员搬运行李首都机场地服公司联手铁甲钢拳科技研发了机场专业外骨骼装备,辅助首都机场地面服务人员在冬奥保障期间服务冬奥运动员的行李及冰雪运动器材,提高机场运输的效率,减轻重体力劳动对人工的身体损耗。智能防疫员和消毒机器人智能防疫正在工作的消毒机器人“智能防疫员”自带感知设备,相关人员只需刷相关有效身份证件,机器人便可迅速识别人员身份,快速判断其健康状态,显示屏上会呈现证件照片、核酸检测、接种疫苗等信息,并给出“未见异常”等状态提示。这一系列动作只需一秒便可完成,也可保证人体温度检测精准度在0.2℃以内。同时,雾化消毒机器人,采用化学消毒的方式,一次能装16升消毒水,通过头顶上的四向喷头将液化出来的气雾喷洒至空气中,一分钟消毒面积可达36平方米。单台机器人消毒面积最多可覆盖1000平方米以上,续航时间4-5小时。场馆制冷系统碳排放量接近于零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这项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也是奥运史上首次。此外,赛事期间,700余辆氢燃料大巴车将在延庆、张家口提供交通服务保障。智慧餐厅,机器人全程操作从空而降自动送餐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配置自动化、可视化、高效化智能餐饮设备,人们下单之后,做菜、传菜都没有人工参与,全程自动化运行。云上观赛,沉浸式全视角体验北京冬奥云数据中心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史上首个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奥运会,赛事成绩、赛事转播、信息发布、运动员抵离、医疗、食宿、交通等信息系统迁移至阿里云上,这是百年奥运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工程。于观赛者而言,可能很容易感受到此次冬奥会“黑科技”的存在。在5G大规模覆盖下,AR/VR设备、高清视频、短视频等为大家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全新视角的观赛体验。冬奥村智能家居为运动员提供舒适居住体验张家口冬奥村公寓内的房间北京冬奥村中的床采用记忆棉材质,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床的形态可依据个人习惯进行调整。同时,智能床还具备闹钟推醒功能。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给无障碍需求人士进行导航参加测试的人士在综合诊所体验无障碍设施北京冬奥村推出了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可显示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坡道、盲道等设施信息,并对起点至各目的地之间满足无障碍要求的路线进行最优计算,将结果推送给无障碍需求人士进行导航。该平台可提供中英文双语,便于各代表团运动员及随队官员使用。“飞扬”火炬,环保与科技完美结合北京冬奥会第一棒火炬手罗致焕“飞扬”火炬的设计秉持绿色、可持续理念,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近乎完美相融。科技亮点主要体现在,火炬外壳开创性地启用重量轻且耐高温的“碳纤维”材料,不仅耐火耐高温,还能抗10级大风和暴雨;火炬还采用环保的氢气燃料,将储氢瓶和燃烧器严丝合缝地嵌进其内,火炬能耐受超过800℃燃烧温度的淬炼,同时采用氢作为燃料,使火炬燃烧时的碳排放为“零”。
时代在不断进步。智能手机,机器人,电商等等,以前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今天都实现了,都变成了现实。没有人能想象今天繁荣的互联网会引领科技潮流,那么你知道未来科技的前沿技术有哪些吗?
未来十大前沿技术
第一,读心术技术
目前,该技术可以将芯片植入中风瘫痪患者的大脑,并将芯片与笔记本电脑相连。这些患者最终将学会如何利用他们的想法编辑电子邮件、玩视频游戏和上网。
凯正在编纂一本思想词典。他开发了一个可以解码脑电波信号的计算机程序。他说:“将有可能从大量图像中识别出患者看到的特定图像,而这个图像只需通过检测他大脑的活动就可以恢复。”日本本田公司曾经做过一个机器人,戴着头盔的员工可以通过意念控制机器人的活动。
第二,攻克癌症的技术
如今,当人们在胸部发现一个肿瘤时,它可能有100亿个癌细胞。但在未来,仅仅几百个癌细胞释放的蛋白质就可以被安装在厕所里的DNA芯片识别出来,这将把发现肿瘤的时间提前10年。从此,“肿瘤”这个词将从世界上消失。
人们的体检方式也会发生变化。霍尔德曾写道:“2018年6月,莎莉拿出一个小装置,按在手指上,取了一小滴血。有了这一滴血,可以进行2000种不同的测试,数据可以无线发送到远程计算机进行分析...微型设备将检测数千种血液成分,DNA测序仪将能够快速破译个人的基因组。”
此外,科学家们还开发了“纳米粒子”,这是一种微分子。这些分子可以像智能炸弹一样摧毁癌细胞。在过去的实验中,通过这种方式杀死了90%的癌细胞,这将使癌症治疗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抗衰老技术
虽然没有人能找到长生不老药,但现在科学家可以从遗传学和分子的角度来分析和梳理细胞衰老的过程。在酵母细胞、果蝇和蠕虫中发现了许多影响衰老速度的基因。
科学家通过“热量控制”延长了昆虫、老鼠、兔子、狗、猫和猴子的寿命。即如果在喂养它们时减少30%的热量摄入,它们的寿命可以延长30%。瓜伦特发现了SIR2基因,或许可以解释“热量控制”之谜。
第四,太空电梯技术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走进电梯,按下上行键,你就在外太空了。是不是很酷?这就是太空电梯,它将实现向游客开放宇宙的梦想。
目前,将重约2.2kg的东西发射到近地轨道的成本约为53000人民币,但太空电梯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让普通人在太空中旅行。电梯的载人舱可以在几千万米的缆绳上移动,缆绳是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固定的。碳纳米管的出现是实现这一梦想的又一步。爱德华兹已经证明,纳米技术可以用来制造能够支撑太空电梯的超强缆绳。
他说:“建造200吨的电梯是一个合理的想法,具有商业价值。一部200吨重的太空电梯相当于一架大型商用飞机的大小。太空中电梯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意愿,不受任何物理层面的限制。”
第五.可上网的隐形眼镜技术
你能想象有一天上网像眨眼睛一样简单吗?帕尔维兹教授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隐形眼镜,可能会让你明白一切皆有可能。这种新型隐形眼镜上排列着一系列发光二极管。帕尔维兹说,“这些LED组合可以在你眼前形成各种图像。这些眼镜的材料大多是半透明的,人们可以自由佩戴。”
这种眼镜还会识别人的面部特征,显示所看到的人的生活,并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样人们就可以阅读镜片上显示的字幕。可能要期末考试的同学会是这款隐形眼镜的第一批顾客,相信也会受到科幻迷的喜爱。
第六,人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
在未来的几年里,机器人可能会拥有和老鼠、猫、狗甚至猴子一样的智力。当时,有些人认为机器人可能是危险的。有人建议,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大脑”中植入芯片,这样一旦他们有了不好的想法,就可以关掉它们。但也有人说,为什么不同的机器人会合并?这正是布鲁克斯所想的。他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负责人。
他说:“从现在起的50年内,我们将能够通过基因改造看到人体的根本变化。人类人口将以今天人们无法想象的方式发生变化。我们会发现我们不再受达尔文进化论的限制。我的预测是,到2100年前,我们的日常生活将充满智能机器人,人类无法将自己与它们区分开来。我们也将是机器人,与机器人互联。”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一天你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身体是完美的:美丽的,超级强壮的,不朽的。
七、变形技术
电影《终结者2》或《x战警》中,都有形状变形的场景,这也是研究“可编程物质”的科学家们的梦想。他们制造了一个像针帽一样大的电子大脑芯片,这是一种叫做“catoms”的纳米级微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芯片被编程,这些芯片可以根据给定的电荷以不同的方式组合。
坎贝尔说,“比如我的手机放在口袋里太大,但拿在手里又太小。如果我有200到300毫升那么多(可编程)芯片,那么我就可以随时把手机做成我想要的形状。英特尔高级研究员贾斯汀·拉特纳(Justin Ratner)表示:“在未来40年,这将成为一项非常普通的技术。“然后到了圣诞节,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我们的礼物下载软件,然后按下按钮,礼物就会出现。
第八、复制大脑技术
想长生不老,不需要灵丹妙药。未来学家扫描特定个人的大脑并在数字世界中复制它是可行的。当原生死亡时,打开数字备份,使其在虚拟世界中永久保存。
其实扫描复制大脑不在概念层面。一些相关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比如日本大阪大学石黑教授的研究小组,致力于将机器人做成一个生物人的复制品。
第九、人体器官商店技术
如果遇到车祸或疾病,人们可以从“人体器官商店”订购用自己的细胞培养的备用器官。
现在科学家可以培养软骨、鼻子、耳朵、骨骼、皮肤、血管和心脏瓣膜。四年前,他们培育了第一个膀胱,去年,他们培育了第一个气管。在未来五年左右,科学家将能够培育肝脏。阿塔拉博士说:“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会提供现成的器官。人们只需要取出受损的器官,然后根据需要植入培育的新器官。”
第十.人造血技术
看到媒体时不时的“血荒”,让患者家属担心,让医生为难。未来能否有人造血液解决“血荒”问题?此外,对于稀有血型的人来说,人造血液也可能是帮助他们的有效方法。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于2016年6月25日宣布,计划于2017年开始人造血液的人体临床试验,这在全球尚属首次。
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英国这次要测试的人造血液是基于实验室培养的真红细胞。血液替代品有用吗?Ocata医疗公司的首席科学官罗伯特·兰扎(Robert Lanza)认为这应该行得通。2008年,他和同事首次在实验室大规模培养红细胞。2011年,巴黎第六大学的Luc Duet团队用这种红细胞对人类志愿者进行了第一次小型输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