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6 04:05:17 分类:科技 浏览:248 评论:0
当下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养老事业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期,更多的年轻人会选择把家里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让自己的父母能够安享晚年。但随之而来的是老人的安全问题,儿女往往会担心老人们能否在养老院得到安全悉心的照顾。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给老人提供真正全天候的照料,达到“老人舒心、儿女放心”的效果呢?
近些年,随着室内定位技术的持续进步,通过智能终端+实时位置监护的方式来保障老人安全在很多中高端养老院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以真趣科技为例,基于行业领先的室内定位技术,通过在养老院内部署“老人实时看护系统”,已帮助无锡惠龙养老院、无锡社会福利中心、无锡靖海养老院等多家养老机构实现了全天候的老人看护。该系统具有功能丰富、定位智能终端待机时间长、维护便捷等多种优势。
1、老人位置实时监护,活动轨迹随时查看
基于“老人实时看护系统”,通过给老人佩戴智能定位手环或胸牌,管理人员可在后台或APP端查看每位老人的实时位置和历史轨迹,查看老人每天的活动区域,行走路线,进出某区域的时间等数据,方便对所有老人进行监护管理。
2、电子围栏设置,安全健康智能预警
可在养老院内关键区域设置电子围栏,避免意外发生。比如通过在老人居住的房间、某个楼层,甚至在整个养老院内设置电子围栏,一旦老人随意走出该区域,系统第一时间进行报警,提醒监护人员提高警惕,防止老人走失等意外的发生。另外,电子围栏还可实现“长时间滞留预警、静止预警功能”,比如老人在卫生间内长时间滞留,极有可能是发生了突发疾病,而老人没有来得及呼救。通过该功能,可实现无缝监护,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3、危急时刻一键呼救,老人安危及时保障
一般养老院都会在床头或房间内设置呼救的警铃,但如果在走廊内、卫生间内老人发生了意外摔倒或是突发疾病,往往无法做到及时呼救。通过专为老人设计的随身智能终端,老人佩戴方便,在遇到危险时,只需按下“一键报警呼救”按钮,即可通知相关人员立即赶来救援,保障老人生命安危。
4、生命体征监测,时刻掌握老人的细微波动
借助智能定位手环,除了可以实现定位监护、一键报警求助功能外,还可以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每天的运动状况等数据,让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老人的每一个细微波动,实现高效监护。
老人安全无小事,通过定位监护系统的搭建,可有效提升老人监护水平和管理效率,无论是对于老人还是养老院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多养老院开始重视这块功能的完善,并将此功能作为养老院的特色服务进行推广,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全天候看护,为老人打造智慧型养老服务。
民办养老院:福州安心园。加盟中孝·安心园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为积极应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
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
10月11日,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双榆树南里二区养老助残服务管理中心看到,这里具备康复护理、日间照料护理、慢病管理、家庭病床、助浴等
多项服务功能,同时还能为老人提供上门护理服务。在健体康复室,82岁的王金玲老人说,“我的肩膀有毛病,以前都是去医院按摩,路远费用也高。现在好了,
中心提供免费按摩,离家又近,我感到难受了就可以过来按按”。
海淀区民政局副局长李杰告诉记者,这个服务中心是通过政企合作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北下关街道提供场地,区残联提供康复器材,区民政局负责政策指导,同
时为部分失能困难老人出资购买服务,区卫生局提供社区医院、家庭医生服务,双榆树南里二区居委会负责社区监督,北京慈爱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和服务
供应。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如何养老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75岁以上的老人,12%有意愿进养老院养老,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在生活不能自理以后。绝大多数的老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
李杰说,“国际经验证明,居家养老是一种投入少、效率高、覆盖广的经济型养老模式。其优势是利用家庭资源、社区资源,解决政府、家庭、老人低成本、高效率
的养老问题。在我国‘未富先老’的条件下,更是解决未来养老压力的一种有效模式。”
按照《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我国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将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
对此,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表示,目前我国城乡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覆盖率还偏低,原因在于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够,
例如在很多地方,城市建设配套公共设施规划中,多年来都没有考虑到养老需求。“下一步将加大力度,今年开始,在农村,每年投入10亿元建幸福院;在城市,
进一步加大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布局养老设施,出台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政策,培养专业的为老服务团队。”
灵活支持机构养老
“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并不是忽略机构养老。”詹成付说,《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
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机构为支撑,是说机构除了照顾管理不具备居家养老条件的失能、独居等老人外,很重要
的一项职责是提供技术支撑,把机构具有的技术优势辐射到社区、家庭中去。”
詹成付说,我国现有的4万多家社会养老机构中,公办养老机构占了大多数,不少公办养老机构效率低下,管理不善,亟待改革。对此,《意见》明确指出,有
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稳妥地把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投资兴办的养老床位应逐步通过公建民营的方式管理
运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可以说,这为搞活公办养老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指明了方向。”据了解,公办养
老机构改制试点即将展开。
此外,对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根据城乡规划布局要求,统筹考虑建设各类养老机构;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进一步降
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行政许可和登记机关要核定其经营和活动范围,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鼓励境
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机构,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
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用于养老服务。
“对于公办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其托底作用,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要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重点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
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詹成付说。
按照已确定的发展目标,2020年,我国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至40张,服务能力将大幅增强。
打造养老产业集群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老年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老年消费需求正向高层次、高质量、个性化、
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老年人在医疗保健、食品、养老等各方面具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老年人的价值观、消费观与生活
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花钱买健康、买舒适、买方便正成为老年人的生活追求。
“我国养老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偏小、总体结构失衡、整体水平较低、市场秩序失范,明显滞后于老年人口消费需求的增长,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说。
对此,《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规模要显著扩大,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
育健身、老年文化娱乐、老年金融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涌现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大
批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社会养老需求巨大、潜力巨大,但要把巨大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需要,就必须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詹成付说,要拓展养老服务内容,鼓励和引导相关行
业积极拓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服务;大力开发老年产品用品,围绕老年人的需要,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等老年
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老年生活设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
财、保险等产品。“同时还要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创新能力,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的产业集群。”
“到2015年,老人护理、居家照料行业的需求可能达到4500亿元;到2020年,养老服务业可能提供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可以说,加快养老产业发展,也是当前扩内需、增就业的巨大潜力所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