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10 09:25:24 分类:科技 浏览:304 评论:0
1.人工智能MOML算法保障冬奥气象预报相比夏奥,冬奥会受天气影响更大。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领衔下,该院研究团队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冬奥赛场定点气象要素客观预报技术研究及应用”课题研究,开发出人工智能MOML算法赋能天气预报模型,使预报更精准。
2.“墨子号”实现1200公里地表量子态传输2022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陈宇翱、印娟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3.瞄准肿瘤治疗前沿,质子装置国产化加速2022年5月,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180度旋转束治疗室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启用,首批患者接受治疗。质子治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有治疗精准、副作用小、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
4.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在我国科学家努力下,迄今构建规模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问世。2022年3月31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一神经科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据介绍,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长程投射,如同交通网络中的干线一样,至关重要。这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率先重构了小鼠大脑前额叶皮层6357个单神经元的全脑投射图谱,是此前国际上所有研究小鼠单神经元全脑投射数量的两倍以上。研究还揭示出前额叶皮层内部联接和外部投射的规律,提出前额叶皮层可能的工作模型
5.神舟十三号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解密太空育种2022年4月2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京完成开舱。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搭载的作物种子顺利出舱。据了解,此次搭载神舟十三号返回的不仅有中药材种子,还有水稻、食用菌、生菜等各类植物种子。它们来自不同地区、单位,有些侧重于基础研究,有些则侧重于品种培育。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6.我国创造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2022年5月15日凌晨1时许,“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发放场地升空,开启第二次青藏科考“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的浮空艇观测任务。此次执行观测任务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系留浮空器,长55米,高19米,体积9060立方米。主要用于观测海拔9000米高空大气组分垂直变化和传输过程,搭载了水汽稳定同位素分析仪以及黑碳、粉尘、甲烷/二氧化碳和风温湿压观测仪。获得的青藏高原海拔9000米高空的大气组分变化科学数据,可以研究、追踪区域水循环,为揭示“亚洲水塔”水的来源提供关键科学数据和理论基础,也可为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水一生态一人类活动链式变化应对策略的提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2021年增长强劲。2022年,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并有望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新冠疫情之下,全球贸易遭受重创。不过,中国外贸额还是在2021年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中国与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额分别增长了19.7%、19.1%和20.2%。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3.6%。一系列数据有力表明,中国正在引领全球经济复苏。随着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南南合作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加速推进,中国对全球复苏的助力必将持续下去。一些分析师毫无根据地唱衰中国经济,某些西方媒体也宣称“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可能会拖累全球经济。然而,事实与之截然相反。中国对外贸易再创佳绩,并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基于其成功控制疫情。
114.37万亿。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初步核算,202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国家统计局局长盛来运评价公报数据时表示,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1年,我国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水数滚平上双双实现新突破。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薯做余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达到114.4万亿,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疫情常态化趋势下,我国产业发展韧性彰显。2021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发展向好,2021年实现增加值31.4万亿,比上年增长9.8%,占GDP的比重为2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2021年我国微型计算机、手机、汽车、钢材产量分别达4.7亿台、16.6亿台、2653万辆、13.4亿吨胡型,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服务业逐步恢复,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