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29 02:30:04 分类:头条 浏览:170 评论:0
中国科学院12月27日发布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报告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湖泊、湿地、山地、西北干旱区、东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巨大成效。
中国科学院组织相关院属单位,充分发挥建制化队伍优势与学科积累优势,在长期系统性工作基础上,由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湿地研究报告》,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制形成了《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编制形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城市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编制形成了《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
各报告科学分析和揭示了上述生态系统和区域的长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化状况,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建议。
《中国湿地研究报告》指出
十年来我国湿地碳汇功能显著提升
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中,《中国湿地研究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开展,我国湿地退化和消失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我国现有典型湿地植物1691种,其中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73种;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湿地植物370种,其中经济植物273种、环境保护类植物90种、种质资源植物80种。
报告称,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对湿地保护和修复的重视,退耕还湿、退渔还湿、湿地补水等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我国湿地碳汇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我国草本沼泽植被地上总固碳量约为2220万吨,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99亿吨,其中东北湿地区、青藏高原湿地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湿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33亿、53亿和13亿吨。
报告建议,加强区域协同与湿地资源整合优化,在松辽流域、长江流域、青藏高原等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区谋划建设以不同湿地类型为主体的国家公园。
《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指出
七成大中型湖泊透明度增加 湖泊整体变清
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中,《中国湖泊生态环境研究报告》指出,近十年来,70%大中型湖泊透明度增加,湖泊整体变清,出现藻华的湖泊数量开始递减,湖泊富营养化得到明显遏制,水质总体状况趋好。
报告称,我国重要湖泊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2020年调查结果显示,滇池湖滨湿地植物物种达到303种,记录鸟类达139种,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向好发展;大型通江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从2012年约450头增加至2021年700余头;鄱阳湖湖区越冬水鸟数量增长明显,候鸟总数由2012年的35.7万只上升至2020年的68.9万只。
报告建议,在我国重要湖泊设立科技湖长,为行政湖长制提供科技支撑。根据不同类型湖泊的自然环境特点、社会经济状况以及主导功能,制定我国湖泊保护的总体战略和目标。针对不同湖泊长期演变特点,开展成因分析和问题诊断,因湖施策、一湖一策,进一步科学制定湖泊治理方案,确定湖泊修复目标和保护策略。
《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建议
大气治理应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重点
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中,《中国东部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报告》建议,加强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要素治理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大气治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重点,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
中国东部三个超大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以全国5.05%的国土面积,承载了25.05%的人口,贡献了近40%的生产总值。
报告显示,2012年至2021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大幅下降,累计降幅分别达53.15%、54.26%和47.25%;2021年,PM2.5年均浓度在京津冀北部、长三角南部和粤港澳大湾区全域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三个超大城市群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分别达到74.14%、87.65%和91.40%。
报告建议加强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要素治理的针对性和创新性。大气治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重点,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水环境治理鼓励有条件区域在城市地表径流面源污染防治、区域再生水循环生态安全利用等方面积极实践。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指出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
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中,《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报告》称,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节约利用成效显著,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报告称,西北干旱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以山地、荒漠为主体,绿洲面积仅为9.7%,是我国的荒漠大区,荒漠、戈壁面积占全国的80%。随着用水结构调整、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及水资源利用量外延的不断拓宽,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处在不断提升和增强态势。同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北干旱区山区来水量增加了约110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大幅增加。对不同排放情景下径流预估结果显示,在2040年以前,西北干旱区的天山、昆仑山地区一些大型河流的径流量均会保持高位波动,大多数河流冰川融水径流将在2040年至2070年达到峰值。
报告建议,针对西北干旱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结构型缺水等问题,进一步挖掘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潜力,打好蓄水基础,用好调水补充,探索增水途径,优化水安全格局。
《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指出
植被覆盖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值
在中国科学院发布的资源环境领域系列研究报告中,《中国山地研究与山区发展报告》指出,近十年来,山地林草植被覆盖率增加8.2%,山地绿色覆盖指数均值达到82.1%,植被覆盖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值。
报告提出,我国已构建了以青藏高原、长江黄河上游、东北森林带和南方丘陵山区为骨干的山地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向好。
近十年来,我国山地水资源总量平均增加4.5%。国家持续加大水利工程投入,长江上游、黄河上游、淮河和珠江上游的水库平均库容调蓄系数达到55.5%,工程性水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7.5万平方千米,山区土壤年侵蚀量减少27%,呈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态势,主要江河泥沙含量减少44%以上,山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遏制。
报告建议,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与山地生态系统的响应机理与过程,开展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特别是对北方和高原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应对策略。全面揭示我国江河泥沙大幅度降低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对水电工程的影响,保持江河水沙关系平衡,保障河流健康、永续利用。
新京报记者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