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头条 > 正文

PPT招谁惹谁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02 18:40:07 分类:头条 浏览:234 评论:0


导读:  不做PPT,麻烦就消失了吗?  来源丨投中网  最近几天,网上流传着“刘强东对PPT的怨念”。基本的梗概是东哥在年底的某次内部会议上大动肝火,直接用“骗子”这种粗话将“P...

PPT招谁惹谁了?

  不做PPT,麻烦就消失了吗?

  来源丨投中网

  最近几天,网上流传着“刘强东对PPT的怨念”。基本的梗概是东哥在年底的某次内部会议上大动肝火,直接用“骗子”这种粗话将“PPT”和京东内部出现的低效问题绑定在一起,然后拿下了以“善做PPT闻名遐迩”的某高层。这个霹雳手段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话题通过热搜传播进一步延伸到声讨PPT对职场环境的荼毒,主要观点犀利地认为“PPT”的核心功能已经变成了“报告文学”的载体,定性“制作PPT”这个行为充满了自上而下的驯化意味。

  但不做PPT,麻烦就消失了吗?我向身边那些看上去饱受PPT折磨的大厂员工、FA从业者们抛出了这个问题,得到的几乎都是态度暧昧的答案。

  有人抱怨它的存在,但也意识到这是和“大领导”们仅有的直接对话机会。有人认为做PPT是“跃上高阶职场”的鲜明标志,他的印象里部门领导几乎每天都在提出数据需求,用来支撑下一次会议的叙述逻辑。在很多行业交流群里,人们仍然兴奋地转发着方案模板库,如果压缩包的文件名标注着“蓝标”“奥美”“环时”会更受群友们的欢迎。一些新媒体创业者们敏锐地洞察到了这个“需求”,加以改造成“关注免费领取素材库”作为引流手段,以此吸引来的新增流量普遍能保持着不错的打开率。

  只有字节系的员工们旗帜鲜明地表达出了反感,他们中绝大部分声称只在对接客户的时候才有可能用到PPT。即使需要汇报的对象是时间有限的领导,他们的首选仍然是飞书,其次是“word文档”,理由是“方便”“更能说得明白”。一部分员工甚至对于这个习惯感到自豪:“比字节老的(公司)都做PPT,比字节年轻的(公司)都学字节”。

  不过我对这种自豪持“保留态度”。毕竟在刘强东抱怨PPT“漂亮却低效”“只会说好听却空泛的漂亮词”之前,张一鸣可是最著名的“黑话反对者”,其事迹不需要追溯太远。就在一年半之前的字节跳动9周年年会上,张一鸣摘抄了那段著名的字节会议材料,把“赋能、链路、赛道、闭环”单拎出来讽刺部分员工拥有“理性的自负”,认为“过度地使用概念,其实是无助于理解”——结合着时间线来看,这似乎更能说明很多被认为是PPT带来的问题,其实和“工具无关”。

  大厂还戒不掉PPT

  请大厂员工们吐槽PPT并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话题,因为有很多大厂高层就是公开的“PPT反对者”,比如张小龙就曾经在腾讯微博上转发过一条颇具洋葱味十足的“反PPT”新闻:

  说是瑞士的一个反PPT组织APPP(Anti-PowerPoint Party)统计发现,全瑞士410万上班族里有11%的人每周至少要听2次PPT演讲——他们假设其中有85%的人会在听PPT演讲的过程中“摸鱼”,推算出“PPT每年给瑞士经济造成了25亿美元(约人民币170亿元)的损失”——张小龙虽然纠结了一下数据的真实性,但还是配上了态度鲜明的文案“不写,并且不让别人写PPT很久了”。

PPT招谁惹谁了?

  很多大厂也乐于把“PPT改革”包装成一次品牌传播。以亚马逊为主角的管理学文章里,总是会提到CEO贝索斯要求员工“今后尽量不要再用PPT”,而是用“six pages”(六页以内的叙述性文档)阐述内容。元气森林、理想汽车这类主打年轻气质的企业,喜欢把“不用写PPT”写进招聘JD的福利一栏里。前两年阿里巴巴孵化“语雀”的时候,传闻给媒体约稿方向基本都是“大厂苦PPT久矣”的路线,以至于现在用百度搜索“语雀”的时候会看到有一个场景被反复提及:

  一名未透露具体职级、团队规模为20人的阿里业务主管表示,自己今年只做过1次PPT,也不要求下属用PPT汇报,整体效率有了明显提升,“周会能够在半个小时内开完。”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厂员工们能够随意地站在PPT的对立面。更多人的实际感受是:PPT的数量在变少,但PPT的份量却在变高。

  于彤就对这个趋势感触颇深。入职的前几个月,他投入在PPT制作上的工作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在百度,每个业务部门都配置有供应商。很多时候,所谓的“做PPT”实际上指代的就是转发工作群的聊天记录和设置DDL,排版、设计、基础数据整理都交给供应商进行。但于彤很快发现这个模式并不是单纯为了“节约生产力”,而是组织层级庞大后的一次必要基建:“百度有很多上万人的业务部门,我们和VP每两周才能在会上见到几分钟,除了听PPT汇报,他很难有好的办法知道大家都在干嘛。”

  这让于彤不得不经常放弃这个公司“福利”,选择自己动手。他根据同事们遇到的“坑”总结出来的经验是,随着公司的发展,领导们会越来越依赖PPT来衡量工作的投入程度,而“供应商很难真正地去深入了解业务,商业模式决定了他们会优先对呈现效果负责,什么好听说什么。”

  联想的员工们有相同的判断。虽然他们平级之间已经习惯用飞书来进行沟通,但管理者们仍然认为PPT更有逻辑、更有表现力,“不搞(PPT)老板就不想听汇报,他会觉得你没整理好思路就来找他开会,浪费他时间”。

  而且老联想人都对他们的PPT能力充满自信,底气来自于一套备受业内推崇的“复盘模板”,据说熟练掌握之后任何项目(算上头尾)都可以在10页之内讲完。用百度检索“联想+复盘”能够找到了超过34万个页面来佐证这个说法,而且很多小编在详细介绍“联想式”复盘4步法的时候,还热衷于在标题里补充描述“学习预期”。最常见的话术是“创业教父柳传志成功的秘诀”“会复盘,才会翻盘”。

PPT招谁惹谁了?

  于是在联想内部,“做PPT”成为了一件规格很高的仪式,“做PPT意味着汇报层级到了CMO”。崔文对这个变化的优缺点有清晰的认知:员工们拥有了一个“和决策者做信息沟通并帮助他快速理解眼下的选项且做出决断的有效工具”,代价是决策者们的“焦虑”和“犹豫”也能毫无保留地反向传输。PPT的制作周期也相应越来越多地按照如下比例展开:文案定稿1天,排版调整占用4天。“久而久之我潜意识里会觉得(领导)不是真的想要一个能解决问题的方案,只是想要个好看的作业。”

  微博员工们对今年年初的“PPT风暴”记忆犹新,那段时间他们每周都有汇报任务。为了跟上这个节奏,他们每周还需要额外再拿出三个工作日制作一份及格线以上的PPT。“到了周末就会有强烈的空虚感,觉得自己这几天除了填数据、填数据之外啥都没干。”

  但鲜有人八卦工作节奏剧变的原因,人们都心照不宣地将“变化”和“优化”联系在一起,默认“各个部门正在努力向上证明自己有留存的价值”。这个猜测在2月份得到了确认,为了回应脉脉上“微博正在大面积裁员”的匿名爆料,管理层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给出了关于“现状”的官方解释:“公司年初对业务进行盘点,为加强优势领域和业务聚焦,对部分组织进行调整,以促进高效协同和组织活力。”

  “那么会卷吗?”我产生了新的疑惑。因为善做PPT而走了职场捷径的案例在几年前的福报时代不胜枚举。2018年新东方年会的一首歌被认为“吐槽到了点子上”,网友们高亮的歌词包括“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问他成绩如何,他从来都不直说,掏出PPT一顿胡扯”。我疑心PPT功能定位的改变可能会让这段黑历史“情景再现”。

  “也不会,项目做出门道就会发现人家不在乎你有没有表现形式上的创意,PPT做常规呈现就好了。”崔文用了一个词组来形容他们追求的整体风格,“我们内部ppt都挺丑挺实在的。”

  FA思考着方法论

  其实大厂员工们在PPT上感受到的弊端已经有过很精炼的总结。亚马逊高管杰夫·霍尔顿,在贝索斯发邮件“禁用PPT”之后就曾经给出了很具体的解释,他认为PPT掩盖了思想,抹平了轻重关系,弱化了观点间的内部关联,“幻灯片不能充分反映现实中的沟通机制,很容易把一些隐藏在重要观点背后的内容遗漏了。这样就不能全面表达你的思想。”

  但对于FA从业者来说,他们的体会恰恰相反——虽然没人限制BP必须以什么样的格式展示,但他们的主要读者,也就是投资人们在每份BP上投入的阅读时间通常只有3分钟,而且越来越习惯使用手机屏幕——在这个前提下,他们很难像字节员工那样预设对方必然对投入时间成本,洒脱地用一篇“2000字的文档”去详细地介绍项目,字大、图片清晰、重点明确的PPT在效率上无可替代。

  一位资深FA从业者向我分享了他的核心方法论:“很多人写PPT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想把PPT写好,实际上需要沉浸在别人的世界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需要把PPT当做一门“学问”去研究,学习麦肯锡“金字塔原理”等经典写作技巧,进而又对“写PPT”这个行为有了超越“职业”之外的感悟:“写PPT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能够帮助自己把一个问题想得更清楚,区分主次、有详有略。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PPT写得比较好的人更容易得到晋升,他们总是能更好地完成信息传递。”

  我问:“那么修炼到您这个阶段,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学会操作3年就够了。”他表示,“但中高级的决策者们更注重内容,也就是更看重你分析问题的能力,不用做得有设计感,而是简练直白地表达。想要真正学会这个,可能要10到20年的修炼。”

  我追问:“但如果追求PPT简洁的话,是不是说明讲PPT比写PPT更重要?”

  他稍微思考了几秒钟:“应该还是‘写’重要,毕竟PPT内容是提炼讲述的主心骨,一份好的BP总不可能内容上往东走,讲述者的表达却往西走吧?况且打动投资人的肯定也不是嘴上的吹牛,还是要靠一些扎扎实实的数据,耐得住投资人各种角度的思考。这些都需要落在文本逻辑上。”

  余齐很认可这个观点。他回忆了从业几年以来的经历,认为自己最能获得成就感的工作瞬间,就是销售们将客户在服务群里的“感谢”分享到朋友圈里。他是某创投服务平台上的分析师,是资本寒冬大环境下创投圈里诞生的新职业之一,角色介于FA和投前咨询之间,主要的工作内容是采访付费增值服务的客户,然后对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提出修改意见。极少数情况下,他只需要给每一页批注少许修改意见,更常见的情景是,他需要在听完客户们“絮絮叨叨”“缺乏训练”的“模拟路演”之后重新设计一套表达逻辑。

PPT招谁惹谁了?

  为了向我具体说明客户们“致谢”的原因,他给我看了一张销售最近分享的群聊截图,对话发生于上周某个工作日的晚上9点。客户表示“看到意见之后醍醐灌顶”“终于找到办法把BP里的三个相对散的能力,在一个界面中实现了”“果然还得是你们的专业指导。”

  “表达能力是这一届创业者的稀缺资源。”余齐觉得现在的创业环境让他的职业,包括“捋PPT逻辑”这项工作技能变得非常重要,“硬科技领域很难想出差异化的故事,他们项目的核心信息比如性能、产能,都是能扎扎实实量化成数据摆在那里的。技术出身的创业者们,很少有能力深入浅出地把这些数据翻译成大白话。”

  资深FA从业者则对现状感到更加从容:“(硬科技偏多)很难说这一定就是好事或者坏事。对于FA来说,发挥空间大很可能意味着难度大,发挥空间小很可能意味着难度小。最终的关键还是在尽可能增加商业路径吸引力的前提下,保证它是可执行的。”

  寻找自己的PPT

  我带着东哥的怨念和超过10位朋友深入讨论了PPT,也尝试着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因为我发现基本所有人都将PPT定位成生产工具,而我却曾经将PPT定位成最终产品。

  那是2018年,受到贾跃亭、罗永浩的启发,我策划过一档类似于《暴走大事件》的恶搞视频栏目,设定每周发布一款号称能解决当下“最热议话题”的概念产品。前两期预设的内容分别是实现在评论区高效控评的“圣母键盘”,和解决雾霾问题的廉价版方案“空气新零售”。

  为了将嘲讽意味拉满,我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像素级地复刻乐视、锤子科技发布会风格上,还租下过一个电影院包间准备用来模拟PPT演讲环境。

PPT招谁惹谁了?

  当然了,后来因为很多复杂的原因,整体策划并没有成型。用来嘲讽“空气概念创业”的PPT真的成为了一团“空气”,只能留在我电脑硬盘的角落。

  但似乎我从来没有把这段经历理解成失败。现在想想,这大概率就是这两份PPT的功劳。毕竟你看我能这么轻易地回忆起当时的情绪、洞察、逻辑。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不就是最廉价最简单的赛博化身吗?

  *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