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07 19:00:04 分类:头条 浏览:179 评论:0
币安会成为下一个FTX吗?
来源:华尔街见闻 常嘉帅
币安的危险信号比已经暴雷的FTX还要更显眼。
本文来自宏观专栏作者Concoda,华尔街见闻编译。
距离SBF的加密帝国崩盘已经过去两个月了,FTX和Alameda Research的暴雷永远改变了公众对加密货币的看法。有人认为,SBF把这两家公司用于实施一项“比安然事件更糟糕”的欺诈计划。 SBF的倒台提醒人们,加密货币行业不仅充斥着欺诈和罪行,并且其中看似最值得信任和尊重的人同样可能是骗子。FTX倒下之后,市场的焦点迅速转向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币安会成为下一个FTX吗?或者是下一个摄氏网络、三箭资本、BlockFi或Terra?
币安正释放出巨大的危险信号,比倒台前的FTX更显眼。被称为“CZ”的币安CEO赵长鹏表示,自己的公司没有总部。这种说法乍一听上去很现代,但似乎是想让人们忽略币安已被禁止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这一事实。
公司的财务状况则更是一言难尽。尽管币安是全球最大、表面上最具公信力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但该公司未能提交经审计的收入、利润和现金报表。 相反,CZ只通过一个可疑的“准备金证明”系统来披露公司的资产,如果不同时披露公司的负债,这个系统的存在就毫无意义。按照CZ的说法,资产负债表的这一部分根本不存在。他曾在推特上表示, “我们没跟任何人贷过款。” 意味着这家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并没有做过基本的会计。
更糟糕的是,币安甚至可能没有一份正常运转的资产负债表。路透社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币安的备案文件是一个“黑匣子”。 最令人担忧的细节是,币安的前CFO周卫,在他三年的任期里,从未经手过公司账目的全貌。套用一句币圈谚语,“应该没事”。
加密货币相对于传统金融的一大好处是更高的透明度,但CZ等许多币圈领袖似乎太过透明了:总在社交媒体上做信息披露。 就像SBF几次在Twitter上说漏嘴、暴露了自己的罪行一样。CZ也一直犯类似的错误。 在宣布成立“加密货币行业复苏基金”(该基金最近确认将收购旅行者集团的资产,后者是一家将1/3资产投入庞氏骗局的公司)后,他删除了一条对旅行者集团“表示极大兴趣”的推特。更引入注目的是,几天前,当CZ在Twitter Space上直播时,说的话似乎又证实了Dirty Bubble Media的推测——他们怀疑币安及其美国子公司在洗钱以逃避美国法律监管。
在FTX崩溃之前,怀疑论者早已开始质疑加密货币精英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FTX和Alameda Research的倒台让他们的推测更加可信。这些加密货币精英早先令人不安的言论和行径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FTX前COO兼首席风险官Constance Wang在加入FTX之前,曾表示自己在瑞士信贷(一家因风险管理差劲而声名狼藉的机构)的风控工作“令人厌烦”;FTX的首席监管官Daniel Friedberg曾协助掩盖赌博网站Ultimate Bet的作弊丑闻,且有录音为证。 这些危险信号已经存在多年,但直到FTX帝国崩溃,才终于广为人知。
同样的剧本可能会在币安这里重演。作为广受关注的加密货币实体,FTX却由一群不可靠且缺乏经验的人经营——梦想一夜暴富的生意人、因渎职而被开除的前华尔街人士,或者更常见的:倾家荡产梭哈高风险资产的赌徒——比如CZ。
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CZ告诉记者,他在打扑克时被人说服投资加密货币,不久之后,就“为了买比特币卖掉了公寓”。币安另一位更加神秘的联合创始人何一,在加入这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前,曾是旅游卫视的主持人。
当然,这些执掌币安的人只是币圈可疑人士中的冰山一角:加密货币网红Michael Saylor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控告会计欺诈,加密货币公司Circle的创始人杰里米·阿拉尔曾因违反证券法被调查。
就在最近,加密货币公司Nexo的创始人因“监管不够明确”而退出了美国市场,却不小心透露他的生意模式像银行,像对冲基金,也像换汇所。Nexo的母公司是一个设在保加利亚的小额贷款公司,很难让人相信该公司有能力管理如此复杂的金融实体。更让人担忧的是,为FTX、币安等加密货币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机构Armanino LLP已宣布停止为Nexo服务。
显而易见,十多年多去,加密货币行业仍然充斥着欺诈行为。传统金融业至少在努力实现某种程度的稳健。 过去十年,金融业不仅在强调减少风险,也在努力少做蠢事。作为金融中枢的银行如今的资本规模几乎是2008年次贷危机之前的两倍,此外它们还被要求必须持有足够的股本,以平衡因资产突然变成有毒资产而造成的所有损失。
这些变化大都源于国内和国际机构的监管要求:美国国会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来划分金融行业中存在争议的领域;国际清算银行推出了第三轮《巴塞尔协议》,以求改善金融稳定性。依靠这些法律法规,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在努力消除金融灾难。新冠疫情期间,市场波动能得到有效遏制,说明这些举措至少目前还算有效。
但加密货币一直在制造金融混乱。目前还没有哪种传统金融里能够防止灾难发生的规则、法规和保护措施被应用到加密世界。加密货币原教旨主义者相信,这是去中心化金融的特性,不需要被修复。如果这一点得不到改变,下一场金融骗局不仅注定会发生,而且很难被发现。
作家Dan Davies在《为钱撒谎》(Lying For Money)一书中,创用了“雪球效应”一词:金融欺诈有滚雪球的趋势,在短时间内呈指数级增长。 戴维斯写道:“……任何增长异常迅速的东西都需要被仔细审查。”任何追踪欺诈行为的金融历史学家都能发现,不光是加密货币的价格出现了指数级增长,提供加密货币交易的个人资产净值也出现了快速增长,这无疑值得警惕。
加密货币财富的史诗级增长是庞氏骗局最明显的迹象:币安自己发行的加密代币“BNB”价值在飙升,CZ的资产净值很快就会攀升至数十亿美元。
多年来,美国政府并没有对币安的迅速崛起袖手旁观。 联邦政府的探员们一直在盯着CZ和其他币安的高管,想抓住他们的把柄。展开调查四年后,美国司法部的许多官员认为,凭借已有证据证明已经足以“采取积极行动”。但其他人则想等收集到更多“证据”之后再采取行动,他们希望让币安暴露更多底牌,以求一击毙命。
无论如何,对于地球上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来说,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且,无论执法部门做什么,币安——以及任何如黑盒般神秘的加密货币公司的最终结局——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预判。回顾金融历史,不难发现,如果想要绕开央行,摆脱安全保障和监管,结果如何显而易见。 当然,币安的拥趸们仍然相信,自己一定是那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