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12 04:50:31 分类:头条 浏览:256 评论: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周洋 制图
缩水4万亿元
2022年住户贷款
◎记者 张琼斯
2022年,“企业较强、居民较弱”的信贷格局几乎贯穿全年。2023年,来自政策与市场、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有望逐步推动居民部门贷款回暖,同时企业部门贷款或继续走强。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与2022年相比,2023年居民部门贷款将呈现明显的反转和恢复。尤其是二季度后,随着各项政策落地及居民预期改善,个人消费类贷款和按揭贷款增速都会有较为明显的修复,将对经济稳增长形成积极支撑。
居民短期贷款有望较快回暖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住户贷款增加3.83万亿元,较2021全年增量缩水约4万亿元。其中,以个人消费类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0.76万亿元;以按揭贷款为代表的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33万亿元。
2022年居民部门贷款增长乏力,与居民收入及收入预期下滑、房地产市场表现欠佳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人民银行每季度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来看,2022年四季度,收入感受指数与收入信心指数同比降低6.1个和5.6个百分点。
“受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和收入预期较弱,支出意愿转弱,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减少。”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2022年人民币存款高增也是一个佐证。
2022年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住户存款增加了17.8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8万亿元。
2023年,加大投放个人消费类贷款的政策利好已经明确。银保监会2022年底召开的党委(扩大)会议提出,金融政策要“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具体举措包括:优化消费金融产品服务,鼓励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促进居住消费提升,为新型消费和服务消费提供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丰富金融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居民安全稳定的财产性收入,改善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等。
“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期表示。
一些市场机构正在抢抓机遇。建设银行称,预计2023年消费金融贷款的拓展将是该行“重头戏”。一家股份行旗下个人贷款产品利率可打6.6折,折后年利率可低至3.7%。当前,多家银行的个人消费类贷款利率已经下行至较低水平。
光大证券(维权)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随着生产经营活动恢复,尤其是线下消费复苏,消费类贷款的信用扩张将提速。如果有进一步的政策刺激,比如支持汽车和家电等产业链较长的行业,或者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将使消费类贷款恢复速度更快。
消费类贷款何时回暖?曾刚表示,这取决于居民信贷需求的恢复程度。短期来看,消费场景的恢复相对较快,可能形成一些信贷需求的反弹和回升;中长期来看,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更为关键,这有待于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的充分改善,预计将发生在2023年下半年。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则预计,2023年二三季度居民部门贷款将修复回暖。
居民中长期贷款修复有待楼市恢复
2022年,按揭贷款“缩水”主要受到居民收入及房地产市场等影响。特别是部分房企出现资金链问题,影响了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导致按揭贷款需求下降。
近期,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一系列政策出炉,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1月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宣布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实际上,这是引导按揭贷款利率下行。”曾刚认为,这一方面可降低新的购房人成本,促进住房销售;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降低居民部门的利息负担。房地产需求端的改善,将有助于按揭贷款增长,只是这一过程相较于消费反弹的耗时更长。
“需求端的政策还须发力。”曾刚表示,“因城施策”对各地限购政策进行调整,以及“因城施策”的利率政策调整都很重要。在供给端政策方面,预计“保交楼”将得到有效落实,可以推动项目顺利完成并进入销售环节,有效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为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政策面或将引导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这是推动楼市企稳回暖,带动居民中长期贷款修复的关键,最快或在1月落地。
就2023年企业部门贷款走势,王一峰认为,未来一段时期,稳定基建投资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抓手,因此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能维持相当的强度。
政策面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1月10日联合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精准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做好对基建投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