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18 01:50:04 分类:头条 浏览:166 评论:0
转自:北京商报
蔬菜保供稳定对于北京而言既是基础,又是需求,尤其是在紧急特殊情况下,如何提高蔬菜配给的效率与抗风险能力便成为了关键。九三学社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就带来了一份围绕蔬菜保供调研翔实的专委会提案。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专职副主委左小兵代表调研组建议,一方面,北京应建立全国买、本地种、阳台培育的立体化供应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左小兵同时提醒,供应方案的制定应与需求波动相对应,摸清需求底数同样是决定首都蔬菜保供的关键。
供应
全国买、本地种
从种植到运输,再从售卖到制作,蔬菜作为人类膳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登上消费者的餐桌前便经历了诸多环节。不过,由于缺乏耕地资源,外省调配成了北京蔬菜的主要供应渠道,在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蔬菜的保供便成了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中,北京各个业态都为北京蔬菜保供奉献了重要力量。物美等商超不仅在采购高峰实现自然闭店,还加强补货和运力,持续做好线上配送服务;部分商场则推出了蔬菜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多家平台采取了开启24小时不间断作业,为供货商和商家开通绿色通道等举措,共同答好保供这道题。
对此,左小兵建议一方面要坚持“买全国”基本思路,与周边生产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仍以河北和山东作为优先调运省份,并在廊坊北三县建立面向北京的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
另一方面,左小兵建议在北京东西南北各区域建设占用耕地较少的芽毛菜生产工厂,并加大干菜或者脱水蔬菜的储备,以此来增加北京蔬菜供给来源。
配送
借数字化+新基建打通“最后一公里”
除了到线下门店采购之外,线上配送模式逐步改变着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尤其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更是与消费者息息相关。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利用数字化的自动配送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不仅如此,优化蔬菜运输环节中的流程同样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在左小兵看来,北京市的基础设施还可进一步优化,合理规划布局批发市场、蔬菜流通节点,并强化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建设力度,都能够切实解决北京市内蔬菜流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另外,加大动员党员、各小区居委会、退休干部等群体,组建志愿者队伍并提前进行培训教育,更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
摸底
摸清需求数据 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虽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可预测率较低,但部分准备工作却可以前置。例如提高紧急预案的精准度,提前和参与蔬菜保供的各环节沟通,监督社会舆情,从而避免哄抢商品的出现。
“北京市的人口流动性较大,但对于蔬菜的需求量有明显的淡旺季特征,此前的数据与经验规律都能够作为制定保供预案的有力支撑。”左小兵说道,建议结合历史数据,尽可能准确地统计北京常驻人口数量,并与新发地等批发市场以及主要为北京提供蔬菜的省份提前沟通交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精准预案,降低各项成本,从而提高特殊节点下北京蔬菜的供给能力。
左小兵表示,部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反应时间短,难以预测,就需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工具来检测。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统筹社会、高校、科研机构等分析结果并定时公布,引导生产经营稳定进行。
北京商报记者 张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