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31 16:00:05 分类:头条 浏览:202 评论: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月30日晚八点,创金合信基金2023“不一样的新年投资策略会”之宏观专场举行,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与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芝、创金合信基金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苏彦祝、创金合信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王一兵、创金合信基金首席量化投资官董梁、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婧一起把脉2023。互动环节,王胜回答了财经KOL(关键意见领袖)的相关问题。会议由王婧主持。
2022年关键词:晨曦未露又阴雨
王婧:请对2022年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以一个关键词进行概括。
王胜: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2022年,是晨曦未露又阴雨。在2021年底,我对2022年上半年市场持比较谨慎的观点,主要逻辑是因为预计美联储加息,整个全球的风险资产会受到影响,加上“资产配置不谈预期差”,不要随便说已经被市场price in。当时,还提出一些深层次担忧,比如地产信用内生收紧的问题。2022年初股市确实阴雨不断;到2022年4月末时,我们说“年内第一次有效反弹”开启。7月初参加创金合信基金的中期策略会,我们提出“晨曦未露又阴雨”,虽然4-6月一轮反弹让大家觉得晨曦将现,但是下半年可能仍将阴雨不断,观点被最终证实。2023年的展望,“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2023年扩大内需相关投资机会集中在三方面
王婧:最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公布,请问,哪些投资方向最受益?
王胜:相关政策文件,写得很清楚,地产、汽车和与养老相关的领域。落实到产业层面上,地产、汽车毋庸置疑,但是在理解养老和促内需的内在联系方面,需要高度关注人力资本积累型的消费。在中国经济长期转型的大背景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与此相对应的,也希望即期的消费能够在未来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某种意义上,养老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投资。举个简单例子,一些海归人员,如果未来在高科技领域能为我们国家做出很多贡献,他们可能需要更为优质的生活环境,包括医疗、教育等,所以说人力资本型的消费非常重要。
除去产业维度,我们还要思考怎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得有人去负责推动内需。所以,要调动两个关键少数的积极性,第一个是地方政府官员,第二个是企业家。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体,就是央企,或者说一部分的上市国企,预计在2023年的稳增长、促内需的工作中,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当然,其他的民营经济主体也很重要。
具体落实在股市投资机会上,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政策的优化,这可能跟地产、消费有关系,这点当下市场已经有一定的反应。二是政策长期支持和鼓励的方向,重点是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数字经济等新经济的发展方向,这当中需要回避过度拥挤的成长方向,在长期景气和短期的拥挤度之间找到一些平衡点。三是执行主体方面,预计央企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目前央企不少标的具备低估值、高分红的特点,有望逐步实现中长期估值的重估,很有可能类似于2016年末、2017年初的供给侧改革,或存在既有盈利分红提升,又能拔估值的投资机会。
2023年大类资产性价比排序 股票回升概率大
财经KOL问:如果给2023年大类资产的投资性价比做一个排序,您的顺序会是什么?
王胜:2021年底,我们当时把大宗商品放在最前头,经过2021、2022年连续两年大宗商品排名靠前,我觉得2023年大宗商品大概率排名靠后,有可能要垫底。当然有结构性的机会,比如黄金,以及供给侧受限的能源品种。
权益资产过去两年表现都欠佳,在2021年所有大类资产的收益率中排序处于中位数,2022年垫底。预计2023年无论是沪深300还是创业板指,排序回升的概率非常大,但是能不能整体回到排名靠前,目前来看还欠一点火候。结构性方面,首先看好港股,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该指数是较为典型的内需消费大盘股。其次看好A股市场中的价值类股票。而A股成长类的股票更多是阿尔法收益,需要挖掘其中的结构性投资机会。
债券,目前大多数人不看好2023年的债券投资机会。我们认为2023年的上半年,权益优于债券。但是债券未必全年没有机会,如果内需的恢复力度不如市场的极乐观期待,债券在下半年或有机会。
美债,我们明确看多,也就是大方向看利率下行;当然,也要注意美债收益率高位震荡对风险资产带来的波动风险。
一些另类资产,如可转债、Reits、一些特殊的货币等,我们都予以关注。
当前我可能更关注股债这两个最主流资产的排序,以及年内可能出现的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