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03 02:40:06 分类:头条 浏览:246 评论:0
■ 社论
包含义务教育在内的教育资源投入,永远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值得”的投资。
日前,《北京市2023年办好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正式公布,明确年底前将继续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近一年,北京持续优先教育事业发展:将教育力量融入冬奥盛会、增设学位惠及更多市民、发布强师计划稳步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双减”缓解家长焦虑。2023年,北京将继续完成民生实事,保障百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增车位、装电梯、建步道……北京民生实事分工方案实际是一揽子的民生实事办理规划,它有力回应了市民对一系列民生问题的集中关切,向市民给出了新的一年民生问题解决的明确预期和承诺。这其中,继续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无疑是最受关注和期盼的民生实事之一。
众所周知,由于近几年北京迎来中小学入学高峰,中小学学位紧张问题,在一些区域的确不同程度存在。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北京已连续数年扩容中小学学位。如2022年,北京就新增2.9万个中小学学位,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2023年继续推进中小学学位扩容,有助于进一步加速学位紧张局面的缓解,也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在回应民生关切,办好民生实事上持之以恒的政策力度。
让市民无需为孩子的上学、读书问题发愁,这是现代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所应涵盖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保障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位的供给能够充分满足社会需求,更是增进市民幸福感和对城市归属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根据现实需要,拿出足够的真金白银在中小学学位资源的供给上持续做加法,努力保障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确实是最重要的民生实事之一。
实际上,包含义务教育在内的教育资源投入,永远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值得”的投资。它不仅关系到当下民生需求的满足,也与一座城市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比如,优质的基础教育,本身就是关系市民素质提升、人才供应保障的基础工程。再比如,持续提供高标准的教育公共服务,彻底杜绝“上学难”现象,也是增进城市包容性、人性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融入城市。特别是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在教育资源上的保质保量供应,还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重视教育的积极示范。
进一步而言,置于当前人口发展现状的大背景下,持续增进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是优化生育服务、缓解社会生育顾虑的务实举措。事实上,此次民生实事项目分工方案,不仅提出要在中小学学位上继续做加法,还包括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新增托位6000个等在托幼资源供给上的持续加码。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来看,可以说就是直面社会在“教”和“养”上的普遍性焦虑。这无疑也是“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生育友好环境”的重要一环。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供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而今年年底前继续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已然就是这方面最有分量的行动之一。当然,从长远看,市民对教育资源量和质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始终保持对民生福祉的持续关切,真正秉持“民有所呼,必有所应”的原则来做好民生实事,这份坚持和初心,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