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21 09:00:04 分类:头条 浏览:238 评论: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长江商报
全国碳市场上线一年多,已在多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作为全国首批七个碳交易试点之一,湖北已建立了成熟的碳市场交易体系,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和各地低碳城市建设贡献了“湖北经验”。
截至2022年底,湖北碳市场配额累计共成交3.75亿吨,占全国份额的44.6%;累计成交总额达90.71亿元,占全国交易总额的46.9%,累计交易量和成交总额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当前,落户湖北武汉的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以下简称“中碳登”),正有序推动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登记账户注册、配额预分配等有关工作,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深化市场服务,助力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双碳”发展格局。
新增200多家重点排放企业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市,采用“双城”模式,交易中心位于上海,注册、登记、结算设在武汉,由中碳登负责运维。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运行平台,中碳登是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也是国家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载体。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实现了预期目标。
据统计,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中碳登共完成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控排企业账户开立,登记资产总额超5000亿元,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发放碳配额逾90亿吨,单年配额发放量远超欧盟、北美等其他区域和国家碳市场。
中碳登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企业低碳发展意识大大提高。碳市场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企业进行低碳化转型,部分大型电力集团已成立专门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或事业部。
2022年3月,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准备工作正式启动,中碳登相关工作正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有序推进中,并推出多项创新机制。在碳金融制度规范上,编制上报《碳排放权质押业务实施细则》和《碳排放权托管业务实施细则》,并出台了《全国碳市场配额自愿注销申请流程》;在碳定价机制探索上,联合中债登、上清所、农业银行编制发布了“中债—全国碳配额现货综合价格指数”“中债—中国碳排放配额现货挂牌协议价格指数”“上海清算所中国碳排放权配额现货挂牌协议价格指数”以及“农银—全国碳排放权质押价格指数”4个权威价格指数。
截至目前,中碳登第二个履约周期已新增200多家重点排放企业,已完成新增企业的账户注册工作,正在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完成配额预分配及后续有关工作。
眼下,湖北正加快中碳登、武汉碳清算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三大“涉碳平台”建设,构建独具湖北特色的“双碳生态圈”,助推湖北加快打造碳金融高地。未来,中碳登还将探索全国碳市场注登系统与国际碳市场的链接,打造成具有全球化规模、全球化连接功能、全球化形象的全球碳交易注册登记中心。
湖北“碳大脑”聚力“绿色动能”
2010年,湖北提出“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2011年,湖北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深圳一起入列,成为国家碳排放权交易试点。3年后,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成为国内首个外资主体参与的碳市场。
多年来,湖北已建立了成熟的市场体系,累计交易量和成交总额保持全国前列,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湖北经验”。在2017年国家组织的权威评审中,湖北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均得分第一。按照只能承建其中一个系统的要求,湖北选择了牵头承建金融和产业资本更为聚集的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花落湖北,是国家对湖北碳市场试点成绩的肯定。
上线一年多,湖北“碳资产大脑”高速运转,全力保障全球最大碳市场稳定运行。每天下午3点碳市场收盘后,通过两条互为主、备份的跨省通讯专线,上海将当天碳交易数据传输至武汉光谷,由湖北进行日终清结算处理。
数据显示,2023年1月,湖北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为30.90万吨,总成交额为1489.12万元。1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0.78元/吨,较去年1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8.38元/吨上涨了4.96%。截至1月31日,湖北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为8574.57万吨,累计成交额为21.50亿元。
作为区域“双碳”工作探路者,湖北碳市场也开启了转型之路,通过新设中碳资管公司,由碳交易向碳服务、碳金融和碳投资转型,初步构建起多元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在创新业务体系方面,联合湖北电力交易中心推出全国首批电、碳市场双认证的绿电交易凭证,建立了电力市场与碳市场协同联动机制;上线碳监测云平台,利用金融科技推进网点绿色转型。
在绿色金融服务产业方面,推进建设“鄂绿通”平台,助推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融资发展,并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多家银行完成项目减排总量审定工作;新组建的碳达峰基金规模已达20亿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助推湖北打造低碳产业集群;开展“碳关税”专项研究,为相关进出口企业的业务需求做好技术储备。
截至2022年底,湖北碳市场覆盖企业数量从最初的138家扩大到339家,涉及钢铁、水泥、石化、化工等16个行业,均为年耗能1万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另外,还有合格投资机构940多家参与交易,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主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