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05 01:55:04 分类:头条 浏览:268 评论:0
作者: 哈罗德·詹姆斯
[ 与人们普遍的看法相反,庞氏骗局拥有持久魅力,不仅反映了贪婪和轻信,而且还反映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就像此类骗局一样,有价值的创新同样依赖于滚雪球效应。 ]
加密货币交易所FTX的崩溃及其创始人班克曼·弗里德令人着迷的兴衰不过是对金融创新风险的最新揭示。此刻,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应当不难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庞氏骗局。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地吸取如此艰难的教训?
与人们普遍的看法相反,庞氏骗局拥有持久魅力,不仅反映了贪婪和轻信,而且还反映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就像此类骗局一样,有价值的创新同样依赖于滚雪球效应。FOMO,也就是害怕错过的心理,可能会被很多骗子所利用,操纵其服务于他们的个人利益。但它也推动了许多有益的进步,只有足够数量的人加入,进步才能成为现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班克曼·弗里德等许多创业人士信奉一种“制造假象直到你取得成功”的哲学。当这种方法蜕变为更为阴险的“制造假象直到你骗来财产”时,往往就产生了问题。
有记载的庞氏骗局最早的始作俑者早在以其名字为庞氏骗局命名的欺骗艺术家之前200年就已经出现,他被人们广泛视为货币理论的先驱。18世纪早期,苏格兰冒险家兼经济学家约翰·劳通过一项独一无二而且最终以灾难结尾的货币实验改变了法国的金融体系,这场实验在1720年夏天的通胀危机中崩溃。当时,法国深陷债务,约翰·劳试图通过以纸币来取代所有金属硬币来刺激经济。他认为,金银的稀缺性是法国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他成功地游说政府放弃将它们作为货币。
约翰·劳的理论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部分因为法国当时的金融及货币体系低效、武断且不公正。他还可以引用一个先例:即1694年英格兰将其大部分国家债务转让给一家私人公司,即英格兰银行,而作为交换条件,该银行获得了发行纸币的权利。约翰·劳认为英国的改革效果不如预期,因为金属货币仍然可以流通,迫使威廉三世国王政府采取了代价昂贵的金属货币重铸行动。约翰·劳认为,这种对贵金属的持续依赖既不方便,也不高效。
与FTX非常相似,高效营销、招摇撞骗和金融投机也推动了约翰·劳的骗局。他的第一招是创建两家合作助推各自产品价值的公司。1716年,他说服法国政府允许他开设一家银行发行纸币,政府可以接受这种纸币作为缴纳的赋税。与此同时,仍在流通当中的银币也遭到了贬值。
随后,约翰·劳创建了一家具有真正商业目的密西西比公司,在新世界建设一个显而易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率天堂。该公司被授予与北美法国殖民地贸易的垄断权,通过发行可以用约翰·劳的银行发行的纸币或国家债券购买股票来筹集运营资金。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最终对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以至于该公司承担了法国的全部国债,并将其纸币变成了全新高效法国经济的流通货币。
三个世纪后,班克曼·弗里德重复了约翰·劳的把戏。他成立了FTX和Alameda Research等相互支持的两家公司,其中FTX发行自己的代币(FTT),可以作为信贷的抵押品。
为了吸引投资者和政府当局,约翰·劳需要某种令人信服的描述。他吹嘘说,自己的公司挽救了法国的金融体系。随着其资本的增长,密西西比公司接管了印度公司、中国公司和非洲公司等竞争对手的贸易团队。约翰·劳因此成了最后的私人贷款人,这另外一个特点,班克曼·弗里德也在2022年夏天挽救陷入困境的加密货币发行人和交易所时进行了模仿。
约翰·劳还借鉴了大量当代文学作品,描绘了法国这个被路易十四战争所耗竭的国家如何通过一系列奇迹、变革和无限的消费而变得富庶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愿景。同样,在出售FTX和加密货币时,班克曼·弗里德同样面对着一个不顾一切想要寻求出路的危机缠身的世界。
如今,人们认为纸币缺少便利性,而且越来越多地关系到犯罪行为,包括毒品交易、武器走私、逃税和破坏制裁,从而导致许多国家试验数字货币。美国迟迟没有加入这一趋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银行作为强势游说团体,担心自己会被排挤。班克曼·弗里德注意到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像18世纪初的法国经济那样可能陷入落后的恐惧,而且他似乎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但仅有令人信服的描述显然不够。政治精英们需要鼓励才会参与。约翰·劳及其在英吉利海峡推动南海公司泡沫的同行,对其支持者给予股票奖励。班克曼·弗里德为民主党提供了大量捐款,而另一位FTX高管也同样大笔捐款给共和党人。FTX并未采取一种明确反对监管的立场,反而信誓旦旦要与监管机构合作,创建一个保护其利益的架构。
这两个骗局最终都陷入了失败,因为其创始人发行了太多他们据称优越的替代货币。在发给FTX员工的致歉信中,班克曼·弗里德将失败归咎于过度杠杆,并表示,他低估了“高相关性崩盘带来的风险有多大”。但像之前的约翰·劳一样,班克曼·弗里德需要巨额杠杆来支撑自己的信誉。最终,两者都很快崛起,又很快消失。毕竟,庞氏骗局和泡沫只有在人们相信的时候才能存在,而且没有什么比一大堆无法兑现的承诺更损害一个人的信誉。
(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与国际事务学教授。版权:辛迪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