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12-20 00:50:03 分类:头条 浏览:210 评论:0
北京市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保障已出现趋稳向好明显态势。记者获悉,北京13家医药企业可生产20余种相关药品,12月18日的日产量提升3倍。在国家医保局的支持下,已将6个品种纳入临时性医保目录。4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日产量提高至800万人份。
另外,随着北京规上工厂、规上工地、商务楼宇全面复工,12月19日早高峰时段,多条地铁线路客流明显增长。北京地铁表示,自12月20日起,地铁公司将根据客流变化情况,缩短相关线路运行间隔,同时随时做好加开临客准备。
新京报讯 12月19日,北京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32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北京市疫情快速发展、发烧感染者数量持续高位增加,对全市药品供应保障、医疗救治资源带来的压力持续加大。经过一段时间来的紧张调度、艰苦工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保障虽整体仍处在紧平衡状态,但已出现趋稳向好明显态势。
坚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穿医疗救治工作全过程。救死扶伤是医疗机构的天职,任何情况下对待患者都不得拒运、不得拒诊、不得拒救。要聚焦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社区及时摸清底数,畅通就医绿色通道。配足急救转运力量,做好转运能力转化,完善各流程衔接,确保重点人群如有突发情况能够迅速送医入院。入院后要围绕降低重症、减少病亡开展救治工作,坚持一病例一方案,让重症、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尽最大努力降低病亡率。
坚持以继续深化细化具体化落实新十条政策来实现平稳有序转段。各区、各部门要继续深化细化具体化落实新十条政策,严防防控层层加码、固守僵化。要认真对照新十条,该取消的原有防控政策措施要坚决取消,该调整和优化的防控政策措施要迅速调整和优化,尽快实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取消到岗率和跨区流动限制,取消员工抵京“三天三检”要求,取消新十条要求外的复工复产场所核酸阴性证明查验;取消进口非冷链货品、散装散建、房屋中介、住宿服务、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级旅游景区、生产车间等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位于地下密闭空间的酒吧、KTV、网吧、健身等场所恢复经营,恢复堂食,恢复各类宾馆酒店会议、培训、宴会(婚宴)的举办,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在京团队旅游、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根据新十条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进一步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以保健康、防重症为工作目标,以市民群众需求为工作导向,强化复工复产调度,着力稳就业保民生,推动经济回稳向上,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关注1
发热门诊排队时间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内
北京市卫健委党委委员、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介绍,近日,医疗机构发热患者就诊人次持续增加,北京市及时动态调整医疗资源,快速增设发热门诊,发热门诊总数由94家迅速增加至1263家,其中二级以上30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60家。
各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力挖潜,腾出院内区域,或搭建方舱、临时设施等,进一步扩大发热门诊服务区域,动员其他科室人员力量充实发热门诊服务队伍,动态调整发热门诊数量,将排队时间尽可能控制在半小时之内;设置简易药房,满足单纯开药的患者需求,做到快诊快走、快速分流;通过搭设帐篷、提供热水等方式为患者防寒保暖,尽可能地减少在室外排队时间;就诊患者可为同住家人开具不超过三人份的药品,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排队就医购药;同时明确根据患者病情和医院实际情况,在门诊分诊接诊11类症状患者,对发热门诊集中就医人群进行分流,如无鉴别诊断需要,可不查验核酸和抗原。
此外,北京市利用空置方舱医院或体育馆、展览馆等场地,转化设置发热患者服务点,重点为6岁以上、60岁以下无基础病的单纯发热患者提供开药服务。目前,西城、朝阳、丰台等8个区已利用体育馆等转化扩容发热诊室49个,单日提升发热患者接诊能力4200人次。
关注2
120呼入量略有下降仍持续处于高位
屠志涛介绍,目前,北京市可开展新冠症状互联网首诊并给予价格和医保政策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可在线提供新冠相关症状的首诊服务,按照线下医事服务费价格政策执行,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与线下报销标准一致。对线上开具的常见病、慢性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药品第三方机构配送。推进医保在线支付功能,实现全程脱卡结算,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卫生健康部门还加大了与社区对接力度,根据社区居民需求情况,利用社区党建工作室、空置房间或巡回医疗车等,派出医务人员开展巡回服务,就近解决发热患者就医开药需求,加快药品供应投放,着力解决群众现阶段线上线下药店购药难的问题,保障群众居家自我医疗药物需求,分流在医院单纯开药患者。
屠志涛建议市民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优先到接诊量较少的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或诊室就诊。
屠志涛介绍,近日,在市民的支持和各方共同努力下,120急救电话的呼入量略有下降,与12月9日高峰相比,12月18日呼入量下降了33.47%,但仍持续处于高位,日呼叫量约为常态时呼叫量的5倍。最近一周,120急救电话日均呼入23815次,12月18日呼入降至21199次。
为应对电话呼入高峰,北京急救中心持续提升120调度指挥系统能力,扩容交换机和电话线路,中继线已由240路扩容至360路,调度席位由50个增加至100个,同步增设30个云受理、30个云咨询,及时分解咨询电话和非急危重症需求对急救资源的占用。各区加快恢复日常院前急救值班车组数量,增加院前急救服务供给,12月18日,全市650个值班车组共完成派车任务2135次;成立非急危重症转运专班,统筹调配辖区内非急危重症转运车辆资源,在末端分流非急危重症就医看病用车需求。
关注3
投放药店大包装退烧药按需拆零销售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厚廷介绍,目前,北京市药品生产企业产能逐步提升;医疗机构退烧药库存逐日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库存逐日增加;药品批发企业销售量逐日增加。
投放北京市场的疫情防治药品主要来源于五个渠道。一是工信部调拨以及山东、河北、上海、江苏、山西、黑龙江、新疆等省份的援助。下一步,北京会拿出优势相对较大的本地品种援助兄弟省市。二是组织海外采购。三是北京市企业释放最大产能。全市13家医药企业可生产20余种相关药品,目前在产品种开足马力生产,12月18日的日产量较前日提升3倍。在国家医保局的支持下,已将6个品种纳入临时性医保目录。4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生产企业日产量提高至800万人份。四是各区积极拓展货源开展自采。五是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多方采购、增加货源。
市医药物资应急保障专班根据当夜和次日到货情况每日调度,分析研判市场需求,制定分配计划,集中发出调令,按时间节点集中统一调拨医药物资。调拨原则包括:一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库存和调研情况,精准投放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零售药店等处;二是综合考虑药品功能主治、包装和规格,合理投放药品,适用于重症患者的用药优先配送至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相应专科医院,适用于儿童的剂型优先配送至设有儿科门诊的医疗机构,对于投放至药店的大包装退烧药严格要求按需拆零销售;三是重点关注老幼病残孕等重点人群用药需求,第一时间给予足额供给。及时关注妇幼等专科医院,老年群体集中的社区医院等,充分考虑用药禁忌、用药配伍,做好老幼病残孕等人群用药保供。
关注4
快递企业人员上岗率已提升到近90%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局长金京华介绍,市邮政管理局采取多种措施,努力维护寄递渠道畅通,保障快递末端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快递企业产能整体上已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人员上岗率提升到接近90%,京内分拨中心已基本不存在超期未处理的积压件,快递末端投递效率明显提升,快件从分拨中心到网点,从网点再到用户的速度在明显加快,快件分拣处理、市内中转、末端投递处理链条的运转效率明显改善。12月15日-18日,连续四天每日快递揽投量保持在1500万件以上,其中投递量均在1000万件以上,12月17日达到1084万件,较12月13日投递量878万件,增长了23%。
金京华介绍,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组织邮政、顺丰、京东、中通、圆通等企业采取管理人员下沉、增加劳务派遣、补充临时用工、组建疏解突击队等方式,充实末端投递力量。国家邮政局支持、协调相关快递企业全国总部调派京外力量支援北京。目前京东、顺丰、德邦、丹鸟、极兔、圆通等企业已派出超过2300人增援北京的投递服务工作,人员力量得到相应补充。
同时,市邮政管理局督促企业做好药品、防疫物资等重点物品的优先投递。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对药品、口罩等防护物资进行特殊包装,提示快递企业优先配送。
■ 追问
阳性感染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返岗复工?
市卫健委:满足条件解除隔离后可返岗复工,无需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
阳性感染者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解除居家隔离?屠志涛介绍,根据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近期,北京市大量阳性感染者居家隔离康复。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北京市实际情况,为妥善做好感染者居家康复后的解除隔离和返岗复工工作,进一步优化防控政策,经组织疾控和临床专家研究论证,对于阳性感染者解除居家隔离建议如下:
一、对于居家隔离康复感染者,自出现症状之日起计,居家隔离须满7天。
二、如居家隔离满7天时,未使用退烧药情况下,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且其他症状好转,可解除隔离;如仍有发热症状,待发热症状消退超过24小时且其他症状好转后解除隔离。解除隔离后可返岗复工,无需进行核酸和抗原检测。
三、特殊行业和岗位的隔离康复和返岗要求,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复工返岗如何做好防护?
北京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应开尽开”,很多人及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陆续返回工作岗位。12月19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六项建议,提示大家如何安全返岗。
●坚持佩戴口罩
上班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厢式电梯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在办公场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建议随身携带口罩,视不同人群场景选择佩戴适宜的口罩。
●保持办公场所空气流通
通风时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空调使用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时,确保室内新风量达到卫生标准要求,但应定时开启外窗加强通风。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到达工作场所后先洗手,工作期间,接触快递、清理垃圾、饭前便后等情况下,均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外出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电梯按钮、打卡机、办公桌、会议桌、麦克风、门把手等公用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洁和消毒。用含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即可。
●安全就餐
员工食堂尽量避免人员密集,餐饮具一人一用一消毒。购(取)餐注意手卫生,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就餐时分散就座、不扎堆,不聊天,避免面对面就餐。
●“阳康”后也要做好防护
目前正处于冬季呼吸道感染病高发期。除了新冠还有其他传染病。新冠康复后仍然做好呼吸道防护,不要降低防控标准。返岗后,在人多密闭的公共场所坚持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咳嗽、喷嚏等礼仪。
■ 探访
地铁客流增长 部分线路将缩短运行间隔
国家和北京新十条政策实施以来,北京市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应开尽开”。规上工厂、规上工地、商务楼宇已全面复工。12月19日早高峰,新京报记者在多条地铁线路内发现,北京地铁客流已有明显增长。
早上8点半,记者在地铁14号线九龙山站内看到,排队进站的乘客较上周已有明显增长,站台处每个车门前都有5到6个人排队候车,车厢内已没有空余座位。
市民刘女士是第三天返岗上班,她告诉记者,12月初她抗原自测阳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居家康复,目前抗原自测已转阴。“我们公司要求,返岗前需向人力部门上传连续两天的抗原自测阴性照片,或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刘女士说,和上周相比,地铁内客流增长非常明显。
地铁10号线客流也增长明显。早上8点50分,记者在地铁10号线劲松站看到,由于邻近居民区和写字楼,该站进出站乘客比较多,不过并未出现排队情况,整体较为有序。另一方面,由于列车运行间隔较长,站台上候车乘客较多,列车到站后,只有部分乘客能挤上地铁,不少人继续等候下趟列车。
此前,北京多条地铁线路因客流量较小而调整为时间较长的运行间隔。
12月19日,北京地铁公司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随着北京市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增加,地铁公司密切关注所辖各线路客流数据,动态调整运营措施。“针对今日早高峰个别线路客流增多情况,公司结合实际,第一时间采取加开临客措施,早高峰期间共加开临客9列,疏导、缓解了客流。自明日起,地铁公司将根据客流变化情况,进一步优化调整相关线路运行方案,缩短运行间隔,同时随时做好加开临客准备,保障乘客顺畅出行。”
首都机场航班量、旅客量持续攀升
235架次、进出港旅客1.45万人次,473架次、进出港旅客3.34万人次……“新十条”发布以来,随着各地复工复产,首都机场的航班量、旅客量正在稳步提升。华北空管局数据显示,预计首都机场、大兴机场航班日架次将于近期达到2019年历史同期日架次的70%。
首都机场运行控制中心机坪管制运行主管林天鹏的工作日志上最近有几组数据挺亮眼,这就是12月7日“新十条”颁布后,首都机场的航班量和进出港旅客量。“12月8日,首都机场航班量235架次,进出港旅客1.45万人次,之后几天航班量和旅客量稳步提升,到12日,航班量473架次,进出港旅客3.34万人次。”
首都机场旅客服务部东区值班主任郝嘉琪说:“之前航显屏上,三分之一的屏幕就能显示当天全部的航班量。现在,整个屏幕满满当当,就快回到以前的样子了。”首都机场旅客服务部西区服务室主任段薇说:“‘新十条’颁布后的第二天,96158坐席就接到5-6单需要爱心服务的电话,此前也就2-3单,这说明老年旅客出行的需求明显增加了。”
A04-A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戴轩 裴剑飞 吴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