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志 > 正文

雷州文化特色 (雷州文化特色手抄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2-15 18:05:54 分类:杂志 浏览:291 评论:0


导读:雷州文化特色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西汉以来,历代大多在这里设郡置县,一直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航运的中心,因而被称为“天南重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雷州...

雷州文化特色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西汉以来,历代大多在这里设郡置县,一直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航运的中心,因而被称为“天南重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雷州半岛位居祖国大陆紧南端边陲,优秀的中原文化广泛吸收融会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新,逐步形成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

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傩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等“雷字号”风物,凸现雷州文化特有风采。它是天南重地区域文化,在南粤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与广府、潮州、客家文化并称为广东四大文化,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雷州文化源远流长,由于雷州半岛是红粘土,所以文化有红土文化之称,雷州半岛有很多特色文化,都是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流传至今,对后人有很大启发。

历代英才汇集推动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使雷州成为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拥有闽南文化、宗教文化、俚僚文化、流寓和名人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催生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歌、雷剧、雷州石狗、雷州傩舞、雷州换鼓、雷州陶瓷、醒狮。

“文明之光辉耀千秋,偏远之地钟灵毓秀”。据史书记载,仅唐宋两代,被贬谪到雷州半岛或在雷州半岛留下足迹的名人就有22人,包括寇准、李纲、苏轼、苏辙、汤显祖等名臣贤相和文豪。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和清廉刚直的浩然正气,在雷州半岛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唐宋之前,居住在雷州半岛的主要是百越族,文化生态还是原始的俚僚文化。先贤们逗留雷州半岛期间,开办书院,倡导教化,传播中原先进的文化、思想及生产技术,并写下了无数诗词文赋。他们为官做人的浩然正气,也给当地带来了清新的风气。及至清代,雷州涌现了以陈瑸、陈昌齐、陈乔森为代表的一大批本地人才。如今,雷州已成为粤西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历史名城。史家公认,唐宋以前,雷州半岛还是蛮荒之地,当地居民多为古越国人,他们鸿蒙未开,文化生态主要是落后的俚僚文化。唐宋以降,雷州半岛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唐宋以来,一批中原名士被贬谪到此。正是他们,从庙堂之高跌落到江海之远后,沉潜意念,奋

发精神,关心民瘼,用成熟先进的中原文明,用清廉刚直的浩然正气,行教化,兴水利,勤政不息,笔耕不辍,几百年薪火相传,才使这片洪荒之地,成了钟灵毓秀的沃土——蔚蓝色的海洋与南下的“北风”混合碰撞,春风化雨,冲刷浇灌着红土地,洗却蒙昧,不但最终孕育出了以清朝“陈氏三杰”为代表的大批本地人才,而且至今仍显示着迷人的魅力,滋养着后人。“十贤祠”里供奉着的寇准、李纲、苏轼、苏辙等十贤雕像以及西湖的“苏堤”碑:“贵生书院”里依然闪烁着睿智目光的汤显祖塑像以及门口的“梦泉”井;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李纲墨宝和“苏二村”的故事;雷州人念兹在兹的“寇竹渡”……这些,无不记载着先贤的足迹。他们,或谪居一二年不等,或来去匆匆,“缥缈孤鸿影”;但“雪泥鸿爪”,“惊鸿一瞥”,都为这片乾涸的红土地洒下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寇准初来,发现当地人操着一口佶屈聱牙的古越方言,不利沟通,便不顾从宰相到司户参军的巨大落差,教育本地人学习当时的“普通话”中州音;还兴修水利,传授农业技术;解说天文地理,力避邪说;修建真武堂,教书育人。李纲被贬路过雷州,寓居天宁寺,作诗20多首,表达了深沉的爱国心。 苏轼南贬途经雷州,留下许多文书墨宝,其文风气节对当地影响至深。苏辙在雷州读书著述,留下不少佳作。“二苏”的流风遗韵,那种“大海浩瀚”的气度,常为时人念颂,成为人们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汤显祖被贬徐闻,发现这里民风剽悍,轻生好斗,便创办贵生书院,教化百姓珍惜生命。他更大胆拷问:“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这种拷问,已经不同于屈原的《天问》,那是一个没落王朝的孤臣孽子对效忠于帝王而不得见的委屈的发问;而汤显祖之问,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反思,更具备人文主义色彩。

先贤后学,一脉相承,文明之光辉耀千秋,偏远之地钟灵毓秀,从此,这里举人、进士辈出,并孕育出了以清代雷州“陈氏三杰”为代表的大批人才。其中,有以清廉能干着称的政治家陈瑸,有学问渊博、刚直不阿的官员陈昌齐,有将书、画、诗、印融于一体的“岭南才子”陈乔森…… 雷州方言,即民间通俗称呼的雷州话,乃属闽语系一支,海内外雷人同胞的共同母语,主要分布于国内的广东省西南部 、广西东南部 、海南北部以及海外的东南亚、欧美华人华侨聚集地区。雷州话通行范围很广 ,是雷州半岛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使用语言,为中国大陆最南端方言,同时也是广东四大方言之一,雷州话得名于古雷州,主要分布于今整个雷州半岛及半岛周边地区,因历史上这一区域属于古雷州府之辖地,所以称为雷州话。

今湛江市属的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麻章区、东海岛、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廉江市南部、吴川市东部和电白县及粤西、桂东南、琼北等县(市)、区乡镇通行雷州话,国内人口覆盖800多万,海外人口约150万。

雷州城的雷州话是雷州方言的代表,是正音。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至民国初,数千年里一直是县、州、郡、道、军、路、府治之所在地,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出版有《雷州话注音字汇》《雷州话词典》《雷州方言词典》和《雷州方言志》等著作。 

雷州民系,也称雷州人,为广东四大族群之一。雷州民系是指历代从中原地区途经福建地区(大多数古蒲田中转)而后迁居于雷州半岛及半岛周边地区的早期汉人后裔,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迁居于雷州半岛的蒲田先民是秦朝初年(公元前221年)。雷州民系以雷州话为母语,现聚居于海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常住雷州半岛本土人口600万多,常住国内其他地区人口约200万,迁居海外人口约150万。雷州民系有自己独特且历史悠久的雷州文化,是闽南民系代表的一支。雷州民系与潮汕民系、泉漳民系、闽台民系、海南民系颇有渊源,不过长期下来,雷州民系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早已发展出和古闽南文化不同的雷州文化。雷州民系刚毅果敢,求真务实,淳朴重义,形成了较强的团结性。 悬艾虎

《荆楚岁时记》关于“艾虎”所记:“五月五日,以艾为虎形,或剪为小虎,粘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叶编成的,有的是在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上艾叶,当地妇女及儿童则将其扎发辫上。五月初一早上,农村群众大多在居家门楣两边插上艾叶(招百福),或贴上印有小虎的黄纸条来“辟邪”。在雷州半岛各城镇,从初一开始大街小巷卖艾枝、草药,市民纷纷购来插门及煮水洗澡。按照传统习俗的说法,艾草插在门上以招福驱邪,用艾药水洗澡能将邪气及皮肤病冲走。这些小贩的艾草是从附近的山上采来,用别的草叶将几枝扎成整齐的一捆捆来卖,五角或一块钱一捆,艾草散发着特殊的芳香,不时有人上前挑选购买。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中国古代以艾草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中国古书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

丧事旧俗

建国以来,国家提倡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新的丧葬方式渐为本地人所接受。但在过去,半岛人遵循先人“入土为安”古训,对丧葬丝毫不敢马虎。其有一套繁复的仪式和诸多禁忌,让人眼花缭乱。其中许多特色旧俗已不复见。

治丧 民间认为,凡享年50岁以上,因病老去世的都算寿终,称“喜丧”(亦即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已有心理准备。一确定亲人去世,孝属们便会爆发性地恸哭起来(人未死时忌哭)。此时,要在逝者脚下供一碗“下脚饭”(亦称倒头饭);用碟盏盛香油点燃作长明灯(又称引路灯);用碗盛米装上香。香火、灯火日夜不断。而丧属身上即已戴孝,不可以穿鞋戴帽,着手办理丧事。其所在宗族或社团成员会集资为亡者捐一口棺木。村中亲房族人或街坊邻里便开始义务帮忙打理杂务。

报丧 亲人去世后,丧主要尽快给亲戚朋友报丧,但其事务众多,千头万绪,无从分身,往往派其亲族协助奔走发出讣告。报丧人到对方家不能进门。对出来迎接的,无论长幼皆须向对方叩首,再告知对方某人因何去世,某日某时出殡等。

入殓 分大小二殓。小殓主要是给死者沐浴、穿寿衣。一般在死者咽气不久进行,因为时间长了,遗体僵直不好穿戴。寿衣的件数有严格的规定,男为双数,女为单数。若是女性逝者,家人会给其戴上生前佩用的戒指、手镯等,称之为“压殓”,日后捡骨重葬时取出给后辈妇女佩戴。还会把珠玉贝米之类放进死者口中,称之为“饭含”或“含殓”。

大殓即入棺。盖棺打钉时,土佬会问是否还有人未瞻仰遗容。这是防止有丧属来迟,不及见亲人最后一面而出现闹丧的情况。

守灵 从死者去世到出殡之前,孝属要日夜轮流守灵,主要是防止猫、狗等动物的闯入,也表示尽孝。

丧服 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适用于与死者亲疏关系不同的亲属。而斩衰是最重的丧服,主要适用于死者的儿子、未嫁女、儿媳。其用最粗的生麻制成,不缝边,简陋粗恶,用来表示哀痛之深。

吊唁 是丧葬礼俗中较重要的内容。与死者关系亲疏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有许多区别。

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其他至亲接到噩耗后,首先要哭悼,再问明死因,然后不顾一切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歌(歌者,哭也)。

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而在廉江,则流行一种叫哭奶(不管哭诉对象是谁统称哭奶)的口头文学,其内容大致是追述逝者过去的苦境和对死者的怀念。如女儿哭丧母:

母亲养我,奶呀;辛苦一世,奶呀!

无食无着,奶呀;艰难度日,奶呀!

捱到今日,奶呀;儿女成群,奶呀!

怎知你去,奶呀;无留半句,奶呀!

丢下女儿,奶呀;(我)肝肠寸断,奶呀!

哀声痛切凄婉,听者莫不落泪。

亲友前来吊唁,孝子要迎接、陪同。守灵的孝属还礼后,吊唁者到灵堂正式举哀哭悼。经礼宾人员劝慰,即到帐房交礼。其中多为六尺长的白、黑、灰、蓝布。届时用粉笔书上“英名千古”、“典型永在”等字样,即为挽帐,在出殡时举出。

出殡 又称出山。不同的地方出殡时间不同。一些地方在巳时(上午10—11点),一些则在酉时(下午4—5点)。出殡时,先由道士收煞,门楣贴上“煞符”。棺木移出屋外,道士念念有词,用剑腹连拍棺材头三下,此即出殡命令。十六个杠夫应声齐喝,由孝子捧香碗、牌位、灵幡作为前导,驾灵而行。隔数分钟,杠夫们便齐喝一声,意是警告路人回避。

灵柩出村后,一般在村头或村地堂等开旷地带举祭。开祭时,按亲疏远近关系先后进行拜祭。司礼者有大唱先生(负责喊唱并指挥祭丧仪式全过程)、引礼先生(带领参祭者跪拜)、司尊习爵先生(遵照大唱者所点祭品逐一点献)、读文先生(读祭文)。之后孝属向先人作永别礼。

下葬 棺木抵达墓地,再次整理墓坑。先平整坑底,抹去脚印,将纸帛点燃投入,意为温暖墓室,不让先人感到寒冷。接着,棺木缓缓下放,经阴阳先生用罗盘校正坐向后,由孝子带头铲土掩埋成堆。掩土时,人影忌投入墓坑内。掩好土,送葬人在墓地绕三圈后,各抓一把泥土回家,撒在屋边。回家时从另一条小路返回(忌从来路返回、忌半路回头张望)。

端午奇俗

端午节是民间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因五月初五时逢仲夏第一个午日,故名“端午”,此外还有“五月节”、“端阳”、“重五”等不同称呼。端午节除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为人们所熟知外,雷州半岛旧时还流行放纸鸢、佩香袋、饮菖蒲酒、流疡等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南北朝的梁吴均《续齐谐记》云:“屈原子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后来,善良的人民群众担心粽子投入水中“为蛟龙所窃”,于是人们又改用楝叶包裹,以彩丝缠之。据说此二物皆为蛟龙所惮。楝叶是中药,用以包粽子具有预防疾病的功能。

早期民间包粽子(包中)用黍米,故“角黍”又有“五月粽子”之称。旧时,雷州人多习惯摘取橹罟叶去刺,代替粽叶编织成鸭母、笔架、锅盖、橄榄、枕头之形粽子(俗称“饺仑”),取料粟米或糯米等制成(雷州市一带粽子较大,称为大粽。而东海粽更大更长,称为脚筒粽)。按海康县志注释“橹罟”一词说:“橹罟多生于田塍篱落间,随处有之,唯生于沙土者高仅一二尺,不能成木,赤土高有丈余,然亦废材……”

《雷州府志》载:五月朔旦,悬艾于门,制雄黄以佩。童子放纸鸢。是日竞渡,以竿悬银牌于船上,胜者得之,曰“夺标”。“端午日”,设酒肴祀家神及祖先。为角黍相馈。浴于溪,曰“流疡”。

旧时雷州人用粽子及五花腩猪肉等拜祭祖先后,一家人聚餐度过节日。到五月初五,头插艾叶的乡间女子手拿“饺仑”,结队走到溪河去,把“饺仑”放在水面漂浮一阵。这是致祭投水的屈原。在过去,还有人指使儿童手持一二只于溪河作水浴,去艾于水,叫做“流疡”。原来雷地湿热,发而为疮,婴孩多生于头部。这一天就溪河水边浴边歌:“流疮流脓,流去东海寻别童!” 用雷州话演唱的民歌。汉代形成于雷州市,流行于雷州半岛。是广东四大方言歌之一,也是中国131个歌种之一。其格律严谨,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的尾字押韵,第二句的第四字、第四句的第四字和尾字都用阳平声,第二句尾字则用阴平声。每句句首都可加两三个字,叫“歌垫”。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以及双关、重叠、连珠、倒装等10多种。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等。民间男女老幼都会唱,遇事随口即唱,出口成歌。

雷州的民间器乐曲。始于明盛于清,流行于雷州半岛湛江地区。雷州音乐按演奏形式可分为:将军令,气氛热烈,气势磅礴;小牌,旋律流畅优美,轻松活泼;坐门楼,多用于庆典,乐手坐在门楼下(大门口)演奏;戏套,为雷州歌剧和黎戏(雷州木偶戏)的场间气氛音乐,也用于日常生活。 雷剧原名雷州歌剧。源于雷州歌,明代中期形成于雷州市。其唱腔音乐、锣鼓音乐别具一格。初期以雷州歌谣腔为主唱腔,后在原唱腔基础上创作出数十种新唱腔,按其体系可分为“高台”、“雷讴”。

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

湛江湖光岩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西南部,距市区霞山区约15公里,是雷州半岛上山清水秀,风景奇特的游览胜地,也是全国著名的火山口旅游区。 经联合国地质勘探专家组鉴定,湖光岩是距今16至14万年间经多次平地火山爆炸深陷而形成的玛珥湖。湖面积2.3平方公里,湖深446米,其中火山泥沉积物400多米,水深20余米。湖和火山泥含有60多种微量元素,是世界罕见的“天然年鉴”和“自然博物馆”。世界上仅有两个玛珥湖,湖光岩最早时称净湖或镜湖。

宋建炎三年(1129年),丞相李纲被贬海南,途经广东雷州,受湖光岩楞严寺当时的长老释琮之邀(两人既是福建同乡,又是京师同窗)到雷州府遂溪县的湖光岩一游。与僧月下对饮,世道世情。入夜,月色晴好,月光洒满湖,湖光映壁,光彩动人,李纲情不自禁即席挥写“湖光岩”,后刻于白云岩上。“白云禅庵”一直香火不断,到了清代才更名“楞严寺”, “楞严”取自《楞严经》,迄今不变。

董必武同志曾用十个字对它作了概括:“四山环一湖,湖水明如镜”。湖光岩的精粹是一汪兰湛湛的、纯净得有如山泉的湖水。湖光岩的玛珥湖比德国的玛珥湖大,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玛珥湖,且保存得非常自然,完整。湖中没有蚂蝗,没有青蛙和蛇,却有大量的鱼虾,甚至有巨大的神龟龙鱼出没。长年累月不管落叶尘埃如何侵染湖面,5个小时后湖水自有神奇的自我净化功能,把杂物消得无影无踪,湖水清澈,明净如镜,湖光岩其美丽的不解之谜一直是大自然中的谜团,吸引着中外科学家考察探研。2004年10月,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两个玛珥湖----湖光岩玛珥湖与德国艾菲尔地区玛珥湖签署了“中德姐妹玛珥湖合作协议书”,结拜为“姐妹湖”。湖光岩大小共有50多处千姿百态,风景优美的景点,被誉为“天然氧吧”。它也是国家划水训练基地,曾举办过2004年世界滑水锦标赛。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湛江市区三公里处,总面积22685多亩(1511公顷),绿化覆盖率98%,是湛江市最大的绿色保护屏障,被誉为湛江“市肺”,成功创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景点),被授予“优秀旅游景点”称号。其以灵秀的自然景观令人神往。环山依水,湖光山色,大小不一的山岭连绵起伏,山沟峡谷形态各异,林木茂盛,云蒸霞蔚,鸟语花香,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和运动娱乐于一体的生态郊野公园。

三岭山的古称叫牛姆岭,传说因山中安葬着一头舍己救人的母牛而得名,牛姆坟的残迹现今还依稀可见。森林公园植物十分丰富,有乔木318种、灌木536种、植被270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六种;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共有脊椎动物4纲18目35科89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9种。 广东雷州市城区西南方向不到3公里的雷祖祠,香烟缭绕,游客络绎不绝。这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雷州最古老文化遗存,也成为当地众多海外游子返乡探亲之余游览的好去处。雷祖祠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始建唐贞观十六年(642年),迄今已1371年历史,经历代屡次修拓,成为岭南地区最大的祠堂之一,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祖祠为雷阳八景之一,自唐宋以来,名人学士拜谒如流,留下了不少诗文。寇准的《留题英灵陈司马宅》,他还能倒背如流:“公余策马到英灵,幸有官僚伴使星。人物熙熙风景盛,好将佳会入丹青。”雷祖祠内文物十分丰富,有千年石人、乾隆御踢匾额、古井、雷鼓、雷车、千年神龟,以及宋、元、明、清碑刻30多通,是研究雷州历史文化和民俗的重要实物和资料。在雷祖祠,就能弄清雷州文化的脉络。 “十贤祠”位于广东雷州西湖北侧,始建于宋咸淳十年(1274年),是为纪念宋代丞相寇准、学士苏轼、侍郎苏辙、正字秦观、枢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纲、赵鼎以及参政李光、编修胡诠等十大名相贤臣修建的。他们人品高尚,正气凛然,学识渊博,政绩卓越。祠内还留有文天祥写的《雷州十贤堂记》,命名为“十贤”,就是为了表达如文天祥所说的雷州人民“敬贤如师、疾恶如仇”的心志。

据祠内展品记载,寇准在雷州呆的时间较长,约有18个月,且在雷州辞世。他为人刚直足智、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他在雷州的职位虽然只是低级官员,但依然勤政爱民,“寇公祠”内几幅图画记载了他在雷州的业绩:修建真武堂,教书传艺,使乡民的子孙也能读书;讲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说;传授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中原文化,向当地人传授中州音,促进了当地人与中原的交流。据说寇准辞世后,寇夫人得朝廷恩准,扶灵柩回洛阳下殓。离去当天,雷州百姓倾城出动护送灵柩。灵车队伍到一渡口时,风雨大作,乡民怕水浸了灵柩,纷纷以手中所执竹杖插地护柩。次日,却见这些竹杖已生根发芽,蔚然成林,渡口遂称“寇竹渡”。

李纲被贬路过雷州,寓居天宁寺,作诗20多首,表达了深沉的爱国心;他的一身正气,更为当地人敬仰……

“十贤”虽已作古,但他们留下的墨香正气却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之后更加浓郁,塑造了雷州人“疾恶如仇,敬贤如师”的品格。 三元塔三元即状元、会元、解元、源于人[1]们盼人才,祈求状元、榜眼、探花三元及第的良好愿望,登塔寓意状元高中、步步高升。

三元塔坐落在德城镇东3公里风景秀丽的白沙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州人祈求在各级科举考试上头名,榜中“三元”得名。塔平面八角、高53米。为外九层内分十七层的阁式砖室塔, 腔壁厚3米,壁庵几何图形均称美观。穿壁绕平座结构。基础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建造。檐梁、角柱、门帮颜色红白相间。须弥座各面刻有浮雕图案,转角处均雕饰神态各异的托塔力士。塔表批荡用料和工艺十分讲究,传说批荡塔身的时候,工匠按照“许新不许旧”的严格要求,选用的不是一般的土朱灰浆,而是名贵的银朱灰浆,因此,虽经历了400年的风雨雷电袭击,但至今仍鲜艳如昔,有“只新不旧”之美誉。 贵生书院坐落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城,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书院坐北向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中堂、亭阁、后厅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东西学斋各一座6间,分别为“博学”、“审问”、“慎思”等12间学斋。1 985年,广东省文管会和徐闻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并加筑院内石道;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汤显祖被贬徐闻,任添注典史,只相当于主管户籍的派出所副所长。看到徐闻没有学校,读书人少;特别是看到当地人“轻生,不知礼仪”,不禁发出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知生则知自贵,又知天下之生皆当贵也”的呼声;并拿出自己微薄的薪俸,与知县熊敏一起创办了“贵生书院”,招收学生读书,传播中原的先进文化、思想。此后,当地中举的读书人逐渐增多,尊师重教也蔚成风气。特别是他的“贵生”说,因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引起了后人极大的兴趣。当地官员说,其时欧洲文艺复兴如火如荼,中国也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汤显祖萌生人文主义思想也正当其时。

书院门前大树参天,枝叶茂密;院中花草凝翠,屋宇生辉。当地人说,汤显祖倡导教育,这象征着他的思想开枝散叶,一直影响着后人。大门右手的那口梦泉井,是汤显祖刚来徐闻时,焦渴难耐,畅饮过的井水。传说,是夜他文思泉涌,创作出了《牡丹亭记》;从这里回到中原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创作出了另外3部作品,合称“临川四梦”。 海康港是个著名的老渔港,港池水深浪静,位于雷州市西南38公里处,隶属北和镇。镇南的康港墟,墟址就是古代雷州府海康县北和治所所在地,海康港因此而得名,成港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海湾港池长1400米,最宽处有1900米,最窄400米,水域面积403平方公里,航道平均水深2至3米,最深处达9米,港内可泊避风渔船100余艘,附近海域盛产白蝶贝,港内有珍珠养殖场。

海康港是雷州半岛北部湾西岸的一颗明珠,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走进海康港,就如同阅读一部发黄的线装书,观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海康港历史曾是海康县北和治所所在地。由于地处北部湾出口,水陆交通十分方便,经济非常繁荣。但同时也极易受到当时猖獗的海盗的侵扰,后朝廷被迫将县城迁往现雷州城。从此,海康港便逐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作为唯一的遗址县城入城墙,还有入城大门,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还保留着。可惜到八十年代中期,缺乏保护意识的村民逐渐将城墙拆除,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隋朝(581-618年)时,原海康县的北和治所就建在这里,上世纪70年代后遂改称海康港。眼下,离古港口不到一百米的港口南岸,有一堵古墙,就是当年海康县北和治所的古城墙遗址。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拆掉,墙体全由青石砌成。站在古城墙前面,用手抚摸着这一块块清晰可辨的古石陈瓦,那一块块青石纹理,那一点点凹凸不平,那一片片长满苔藓的历史“印章”,好像看出了民间传说中的海盗“乌石二”,看到了从远方无边无际的大海,乘风破浪归来的一艘艘渔船,看到了早出晚归的一代代海康港渔人形象……

当地风情

转眼已到了21世纪,外面的世界无论如何的喧嚣,如何的现代化,好像都影响不了康港这位老者的宁静。你看,只有几百米宽的海康港码头南北两岸,至今还保留着非常传统的摆渡。北岸是企水镇,南岸是北和镇,泾渭分明。两地群众的相互往来,最便捷的就是坐渡船。并不繁忙的两岸,却有着两个简易码头。说它简易,是因为两个码头,就只有两条非常简陋的摆渡船,来也它往也它。装载呢,就只限人和摩托车单车。收费也不贵,听渔民说,坐船来去,一次就那么三五块钱。

来到码头,只见港池里停泊着一艘艘渔船。海康港有大小渔船一百多艘,停泊的多是本地渔民的船,船上旗帜猎猎。不远处,一排排养鱼的网箱浮在海湾之中。一群群海鸥鹤鸟飞来飞去,引来一阵阵惊呼。这里是天然的避风渔港,港口离北部湾海面只有几公里。海康港鼎盛时期,海南临高、廉江安铺、遂溪江洪等地的渔船经常到此停泊交易。高峰期,每天停泊的渔船多达200多艘,海产渔货交易达一千多吨。

雷州文化特色手抄报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自西汉以来,历代大多在这里设郡置县,一直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航运的中心,因而被称为“天南重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雷州半岛位居祖国大陆紧南端边陲,优秀的中原文化广泛吸收融会了古老的南越、俚僚和流入文化,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充实、更新,逐步形成独放异彩的雷州文化。

雷州方言、雷祖雷神、雷歌雷剧、雷州音乐、雷州傩舞、雷州石狗、雷州珍珠等“雷字号”风物,凸现雷州文化特有风采。它是天南重地区域文化,在南粤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雷州文化与广府、潮州、客家文化并称为广东四大文化,在我国众多的地域文化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雷州文化源远流长,由于雷州半岛是红粘土,所以文化有红土文化之称,雷州半岛有很多特色文化,都是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流传至今,对后人有很大启发。

历代英才汇集推动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使雷州成为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拥有闽南文化、宗教文化、俚僚文化、流寓和名人文化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催生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歌、雷剧、雷州石狗、雷州傩舞、雷州换鼓、雷州陶瓷、醒狮。

“文明之光辉耀千秋,偏远之地钟灵毓秀”。据史书记载,仅唐宋两代,被贬谪到雷州半岛或在雷州半岛留下足迹的名人就有22人,包括寇准、李纲、苏轼、苏辙、汤显祖等名臣贤相和文豪。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和清廉刚直的浩然正气,在雷州半岛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唐宋之前,居住在雷州半岛的主要是百越族,文化生态还是原始的俚僚文化。先贤们逗留雷州半岛期间,开办书院,倡导教化,传播中原先进的文化、思想及生产技术,并写下了无数诗词文赋。他们为官做人的浩然正气,也给当地带来了清新的风气。及至清代,雷州涌现了以陈瑸、陈昌齐、陈乔森为代表的一大批本地人才。如今,雷州已成为粤西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历史名城。史家公认,唐宋以前,雷州半岛还是蛮荒之地,当地居民多为古越国人,他们鸿蒙未开,文化生态主要是落后的俚僚文化。唐宋以降,雷州半岛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

唐宋以来,一批中原名士被贬谪到此。正是他们,从庙堂之高跌落到江海之远后,沉潜意念,奋

发精神,关心民瘼,用成熟先进的中原文明,用清廉刚直的浩然正气,行教化,兴水利,勤政不息,笔耕不辍,几百年薪火相传,才使这片洪荒之地,成了钟灵毓秀的沃土——蔚蓝色的海洋与南下的“北风”混合碰撞,春风化雨,冲刷浇灌着红土地,洗却蒙昧,不但最终孕育出了以清朝“陈氏三杰”为代表的大批本地人才,而且至今仍显示着迷人的魅力,滋养着后人。“十贤祠”里供奉着的寇准、李纲、苏轼、苏辙等十贤雕像以及西湖的“苏堤”碑:“贵生书院”里依然闪烁着睿智目光的汤显祖塑像以及门口的“梦泉”井;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李纲墨宝和“苏二村”的故事;雷州人念兹在兹的“寇竹渡”……这些,无不记载着先贤的足迹。他们,或谪居一二年不等,或来去匆匆,“缥缈孤鸿影”;但“雪泥鸿爪”,“惊鸿一瞥”,都为这片乾涸的红土地洒下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寇准初来,发现当地人操着一口佶屈聱牙的古越方言,不利沟通,便不顾从宰相到司户参军的巨大落差,教育本地人学习当时的“普通话”中州音;还兴修水利,传授农业技术;解说天文地理,力避邪说;修建真武堂,教书育人。李纲被贬路过雷州,寓居天宁寺,作诗20多首,表达了深沉的爱国心。 苏轼南贬途经雷州,留下许多文书墨宝,其文风气节对当地影响至深。苏辙在雷州读书著述,留下不少佳作。“二苏”的流风遗韵,那种“大海浩瀚”的气度,常为时人念颂,成为人们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汤显祖被贬徐闻,发现这里民风剽悍,轻生好斗,便创办贵生书院,教化百姓珍惜生命。他更大胆拷问:“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这种拷问,已经不同于屈原的《天问》,那是一个没落王朝的孤臣孽子对效忠于帝王而不得见的委屈的发问;而汤显祖之问,更多的是对人性的反思,更具备人文主义色彩。

先贤后学,一脉相承,文明之光辉耀千秋,偏远之地钟灵毓秀,从此,这里举人、进士辈出,并孕育出了以清代雷州“陈氏三杰”为代表的大批人才。其中,有以清廉能干着称的政治家陈瑸,有学问渊博、刚直不阿的官员陈昌齐,有将书、画、诗、印融于一体的“岭南才子”陈乔森…… 雷州方言,即民间通俗称呼的雷州话,乃属闽语系一支,海内外雷人同胞的共同母语,主要分布于国内的广东省西南部 、广西东南部 、海南北部以及海外的东南亚、欧美华人华侨聚集地区。雷州话通行范围很广 ,是雷州半岛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使用语言,为中国大陆最南端方言,同时也是广东四大方言之一,雷州话得名于古雷州,主要分布于今整个雷州半岛及半岛周边地区,因历史上这一区域属于古雷州府之辖地,所以称为雷州话。

今湛江市属的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麻章区、东海岛、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廉江市南部、吴川市东部和电白县及粤西、桂东南、琼北等县(市)、区乡镇通行雷州话,国内人口覆盖800多万,海外人口约150万。

雷州城的雷州话是雷州方言的代表,是正音。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至民国初,数千年里一直是县、州、郡、道、军、路、府治之所在地,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出版有《雷州话注音字汇》《雷州话词典》《雷州方言词典》和《雷州方言志》等著作。 

雷州民系,也称雷州人,为广东四大族群之一。雷州民系是指历代从中原地区途经福建地区(大多数古蒲田中转)而后迁居于雷州半岛及半岛周边地区的早期汉人后裔,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迁居于雷州半岛的蒲田先民是秦朝初年(公元前221年)。雷州民系以雷州话为母语,现聚居于海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常住雷州半岛本土人口600万多,常住国内其他地区人口约200万,迁居海外人口约150万。雷州民系有自己独特且历史悠久的雷州文化,是闽南民系代表的一支。雷州民系与潮汕民系、泉漳民系、闽台民系、海南民系颇有渊源,不过长期下来,雷州民系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早已发展出和古闽南文化不同的雷州文化。雷州民系刚毅果敢,求真务实,淳朴重义,形成了较强的团结性。 悬艾虎

《荆楚岁时记》关于“艾虎”所记:“五月五日,以艾为虎形,或剪为小虎,粘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叶编成的,有的是在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上艾叶,当地妇女及儿童则将其扎发辫上。五月初一早上,农村群众大多在居家门楣两边插上艾叶(招百福),或贴上印有小虎的黄纸条来“辟邪”。在雷州半岛各城镇,从初一开始大街小巷卖艾枝、草药,市民纷纷购来插门及煮水洗澡。按照传统习俗的说法,艾草插在门上以招福驱邪,用艾药水洗澡能将邪气及皮肤病冲走。这些小贩的艾草是从附近的山上采来,用别的草叶将几枝扎成整齐的一捆捆来卖,五角或一块钱一捆,艾草散发着特殊的芳香,不时有人上前挑选购买。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被密生白色毛,茎叶均有特殊香气。中国古代以艾草为药,针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于穴道上,进行烧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认为艾草可以招福驱邪,中国古书中记载:“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古时认为端午节之后天气开始炎热,蚊虫滋生,易发传染病,因而在这一天以所谓“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等5种植物,来驱除各种毒害。

丧事旧俗

建国以来,国家提倡殡葬改革,移风易俗,新的丧葬方式渐为本地人所接受。但在过去,半岛人遵循先人“入土为安”古训,对丧葬丝毫不敢马虎。其有一套繁复的仪式和诸多禁忌,让人眼花缭乱。其中许多特色旧俗已不复见。

治丧 民间认为,凡享年50岁以上,因病老去世的都算寿终,称“喜丧”(亦即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已有心理准备。一确定亲人去世,孝属们便会爆发性地恸哭起来(人未死时忌哭)。此时,要在逝者脚下供一碗“下脚饭”(亦称倒头饭);用碟盏盛香油点燃作长明灯(又称引路灯);用碗盛米装上香。香火、灯火日夜不断。而丧属身上即已戴孝,不可以穿鞋戴帽,着手办理丧事。其所在宗族或社团成员会集资为亡者捐一口棺木。村中亲房族人或街坊邻里便开始义务帮忙打理杂务。

报丧 亲人去世后,丧主要尽快给亲戚朋友报丧,但其事务众多,千头万绪,无从分身,往往派其亲族协助奔走发出讣告。报丧人到对方家不能进门。对出来迎接的,无论长幼皆须向对方叩首,再告知对方某人因何去世,某日某时出殡等。

入殓 分大小二殓。小殓主要是给死者沐浴、穿寿衣。一般在死者咽气不久进行,因为时间长了,遗体僵直不好穿戴。寿衣的件数有严格的规定,男为双数,女为单数。若是女性逝者,家人会给其戴上生前佩用的戒指、手镯等,称之为“压殓”,日后捡骨重葬时取出给后辈妇女佩戴。还会把珠玉贝米之类放进死者口中,称之为“饭含”或“含殓”。

大殓即入棺。盖棺打钉时,土佬会问是否还有人未瞻仰遗容。这是防止有丧属来迟,不及见亲人最后一面而出现闹丧的情况。

守灵 从死者去世到出殡之前,孝属要日夜轮流守灵,主要是防止猫、狗等动物的闯入,也表示尽孝。

丧服 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为五服,适用于与死者亲疏关系不同的亲属。而斩衰是最重的丧服,主要适用于死者的儿子、未嫁女、儿媳。其用最粗的生麻制成,不缝边,简陋粗恶,用来表示哀痛之深。

吊唁 是丧葬礼俗中较重要的内容。与死者关系亲疏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有许多区别。

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其他至亲接到噩耗后,首先要哭悼,再问明死因,然后不顾一切上路奔丧。临到家时,要望乡而歌(歌者,哭也)。

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而在廉江,则流行一种叫哭奶(不管哭诉对象是谁统称哭奶)的口头文学,其内容大致是追述逝者过去的苦境和对死者的怀念。如女儿哭丧母:

母亲养我,奶呀;辛苦一世,奶呀!

无食无着,奶呀;艰难度日,奶呀!

捱到今日,奶呀;儿女成群,奶呀!

怎知你去,奶呀;无留半句,奶呀!

丢下女儿,奶呀;(我)肝肠寸断,奶呀!

哀声痛切凄婉,听者莫不落泪。

亲友前来吊唁,孝子要迎接、陪同。守灵的孝属还礼后,吊唁者到灵堂正式举哀哭悼。经礼宾人员劝慰,即到帐房交礼。其中多为六尺长的白、黑、灰、蓝布。届时用粉笔书上“英名千古”、“典型永在”等字样,即为挽帐,在出殡时举出。

出殡 又称出山。不同的地方出殡时间不同。一些地方在巳时(上午10—11点),一些则在酉时(下午4—5点)。出殡时,先由道士收煞,门楣贴上“煞符”。棺木移出屋外,道士念念有词,用剑腹连拍棺材头三下,此即出殡命令。十六个杠夫应声齐喝,由孝子捧香碗、牌位、灵幡作为前导,驾灵而行。隔数分钟,杠夫们便齐喝一声,意是警告路人回避。

灵柩出村后,一般在村头或村地堂等开旷地带举祭。开祭时,按亲疏远近关系先后进行拜祭。司礼者有大唱先生(负责喊唱并指挥祭丧仪式全过程)、引礼先生(带领参祭者跪拜)、司尊习爵先生(遵照大唱者所点祭品逐一点献)、读文先生(读祭文)。之后孝属向先人作永别礼。

下葬 棺木抵达墓地,再次整理墓坑。先平整坑底,抹去脚印,将纸帛点燃投入,意为温暖墓室,不让先人感到寒冷。接着,棺木缓缓下放,经阴阳先生用罗盘校正坐向后,由孝子带头铲土掩埋成堆。掩土时,人影忌投入墓坑内。掩好土,送葬人在墓地绕三圈后,各抓一把泥土回家,撒在屋边。回家时从另一条小路返回(忌从来路返回、忌半路回头张望)。

端午奇俗

端午节是民间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因五月初五时逢仲夏第一个午日,故名“端午”,此外还有“五月节”、“端阳”、“重五”等不同称呼。端午节除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为人们所熟知外,雷州半岛旧时还流行放纸鸢、佩香袋、饮菖蒲酒、流疡等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南北朝的梁吴均《续齐谐记》云:“屈原子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后来,善良的人民群众担心粽子投入水中“为蛟龙所窃”,于是人们又改用楝叶包裹,以彩丝缠之。据说此二物皆为蛟龙所惮。楝叶是中药,用以包粽子具有预防疾病的功能。

早期民间包粽子(包中)用黍米,故“角黍”又有“五月粽子”之称。旧时,雷州人多习惯摘取橹罟叶去刺,代替粽叶编织成鸭母、笔架、锅盖、橄榄、枕头之形粽子(俗称“饺仑”),取料粟米或糯米等制成(雷州市一带粽子较大,称为大粽。而东海粽更大更长,称为脚筒粽)。按海康县志注释“橹罟”一词说:“橹罟多生于田塍篱落间,随处有之,唯生于沙土者高仅一二尺,不能成木,赤土高有丈余,然亦废材……”

《雷州府志》载:五月朔旦,悬艾于门,制雄黄以佩。童子放纸鸢。是日竞渡,以竿悬银牌于船上,胜者得之,曰“夺标”。“端午日”,设酒肴祀家神及祖先。为角黍相馈。浴于溪,曰“流疡”。

旧时雷州人用粽子及五花腩猪肉等拜祭祖先后,一家人聚餐度过节日。到五月初五,头插艾叶的乡间女子手拿“饺仑”,结队走到溪河去,把“饺仑”放在水面漂浮一阵。这是致祭投水的屈原。在过去,还有人指使儿童手持一二只于溪河作水浴,去艾于水,叫做“流疡”。原来雷地湿热,发而为疮,婴孩多生于头部。这一天就溪河水边浴边歌:“流疮流脓,流去东海寻别童!” 用雷州话演唱的民歌。汉代形成于雷州市,流行于雷州半岛。是广东四大方言歌之一,也是中国131个歌种之一。其格律严谨,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的尾字押韵,第二句的第四字、第四句的第四字和尾字都用阳平声,第二句尾字则用阴平声。每句句首都可加两三个字,叫“歌垫”。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以及双关、重叠、连珠、倒装等10多种。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等。民间男女老幼都会唱,遇事随口即唱,出口成歌。

雷州的民间器乐曲。始于明盛于清,流行于雷州半岛湛江地区。雷州音乐按演奏形式可分为:将军令,气氛热烈,气势磅礴;小牌,旋律流畅优美,轻松活泼;坐门楼,多用于庆典,乐手坐在门楼下(大门口)演奏;戏套,为雷州歌剧和黎戏(雷州木偶戏)的场间气氛音乐,也用于日常生活。 雷剧原名雷州歌剧。源于雷州歌,明代中期形成于雷州市。其唱腔音乐、锣鼓音乐别具一格。初期以雷州歌谣腔为主唱腔,后在原唱腔基础上创作出数十种新唱腔,按其体系可分为“高台”、“雷讴”。

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

湛江湖光岩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西南部,距市区霞山区约15公里,是雷州半岛上山清水秀,风景奇特的游览胜地,也是全国著名的火山口旅游区。 经联合国地质勘探专家组鉴定,湖光岩是距今16至14万年间经多次平地火山爆炸深陷而形成的玛珥湖。湖面积2.3平方公里,湖深446米,其中火山泥沉积物400多米,水深20余米。湖和火山泥含有60多种微量元素,是世界罕见的“天然年鉴”和“自然博物馆”。世界上仅有两个玛珥湖,湖光岩最早时称净湖或镜湖。

宋建炎三年(1129年),丞相李纲被贬海南,途经广东雷州,受湖光岩楞严寺当时的长老释琮之邀(两人既是福建同乡,又是京师同窗)到雷州府遂溪县的湖光岩一游。与僧月下对饮,世道世情。入夜,月色晴好,月光洒满湖,湖光映壁,光彩动人,李纲情不自禁即席挥写“湖光岩”,后刻于白云岩上。“白云禅庵”一直香火不断,到了清代才更名“楞严寺”, “楞严”取自《楞严经》,迄今不变。

董必武同志曾用十个字对它作了概括:“四山环一湖,湖水明如镜”。湖光岩的精粹是一汪兰湛湛的、纯净得有如山泉的湖水。湖光岩的玛珥湖比德国的玛珥湖大,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玛珥湖,且保存得非常自然,完整。湖中没有蚂蝗,没有青蛙和蛇,却有大量的鱼虾,甚至有巨大的神龟龙鱼出没。长年累月不管落叶尘埃如何侵染湖面,5个小时后湖水自有神奇的自我净化功能,把杂物消得无影无踪,湖水清澈,明净如镜,湖光岩其美丽的不解之谜一直是大自然中的谜团,吸引着中外科学家考察探研。2004年10月,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两个玛珥湖----湖光岩玛珥湖与德国艾菲尔地区玛珥湖签署了“中德姐妹玛珥湖合作协议书”,结拜为“姐妹湖”。湖光岩大小共有50多处千姿百态,风景优美的景点,被誉为“天然氧吧”。它也是国家划水训练基地,曾举办过2004年世界滑水锦标赛。

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

广东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湛江市区三公里处,总面积22685多亩(1511公顷),绿化覆盖率98%,是湛江市最大的绿色保护屏障,被誉为湛江“市肺”,成功创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景点),被授予“优秀旅游景点”称号。其以灵秀的自然景观令人神往。环山依水,湖光山色,大小不一的山岭连绵起伏,山沟峡谷形态各异,林木茂盛,云蒸霞蔚,鸟语花香,是一个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度假和运动娱乐于一体的生态郊野公园。

三岭山的古称叫牛姆岭,传说因山中安葬着一头舍己救人的母牛而得名,牛姆坟的残迹现今还依稀可见。森林公园植物十分丰富,有乔木318种、灌木536种、植被270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六种;野生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共有脊椎动物4纲18目35科89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9种。 广东雷州市城区西南方向不到3公里的雷祖祠,香烟缭绕,游客络绎不绝。这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雷州最古老文化遗存,也成为当地众多海外游子返乡探亲之余游览的好去处。雷祖祠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始建唐贞观十六年(642年),迄今已1371年历史,经历代屡次修拓,成为岭南地区最大的祠堂之一,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雷祖祠为雷阳八景之一,自唐宋以来,名人学士拜谒如流,留下了不少诗文。寇准的《留题英灵陈司马宅》,他还能倒背如流:“公余策马到英灵,幸有官僚伴使星。人物熙熙风景盛,好将佳会入丹青。”雷祖祠内文物十分丰富,有千年石人、乾隆御踢匾额、古井、雷鼓、雷车、千年神龟,以及宋、元、明、清碑刻30多通,是研究雷州历史文化和民俗的重要实物和资料。在雷祖祠,就能弄清雷州文化的脉络。 “十贤祠”位于广东雷州西湖北侧,始建于宋咸淳十年(1274年),是为纪念宋代丞相寇准、学士苏轼、侍郎苏辙、正字秦观、枢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纲、赵鼎以及参政李光、编修胡诠等十大名相贤臣修建的。他们人品高尚,正气凛然,学识渊博,政绩卓越。祠内还留有文天祥写的《雷州十贤堂记》,命名为“十贤”,就是为了表达如文天祥所说的雷州人民“敬贤如师、疾恶如仇”的心志。

据祠内展品记载,寇准在雷州呆的时间较长,约有18个月,且在雷州辞世。他为人刚直足智、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他在雷州的职位虽然只是低级官员,但依然勤政爱民,“寇公祠”内几幅图画记载了他在雷州的业绩:修建真武堂,教书传艺,使乡民的子孙也能读书;讲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说;传授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传播中原文化,向当地人传授中州音,促进了当地人与中原的交流。据说寇准辞世后,寇夫人得朝廷恩准,扶灵柩回洛阳下殓。离去当天,雷州百姓倾城出动护送灵柩。灵车队伍到一渡口时,风雨大作,乡民怕水浸了灵柩,纷纷以手中所执竹杖插地护柩。次日,却见这些竹杖已生根发芽,蔚然成林,渡口遂称“寇竹渡”。

李纲被贬路过雷州,寓居天宁寺,作诗20多首,表达了深沉的爱国心;他的一身正气,更为当地人敬仰……

“十贤”虽已作古,但他们留下的墨香正气却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之后更加浓郁,塑造了雷州人“疾恶如仇,敬贤如师”的品格。 三元塔三元即状元、会元、解元、源于人[1]们盼人才,祈求状元、榜眼、探花三元及第的良好愿望,登塔寓意状元高中、步步高升。

三元塔坐落在德城镇东3公里风景秀丽的白沙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州人祈求在各级科举考试上头名,榜中“三元”得名。塔平面八角、高53米。为外九层内分十七层的阁式砖室塔, 腔壁厚3米,壁庵几何图形均称美观。穿壁绕平座结构。基础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建造。檐梁、角柱、门帮颜色红白相间。须弥座各面刻有浮雕图案,转角处均雕饰神态各异的托塔力士。塔表批荡用料和工艺十分讲究,传说批荡塔身的时候,工匠按照“许新不许旧”的严格要求,选用的不是一般的土朱灰浆,而是名贵的银朱灰浆,因此,虽经历了400年的风雨雷电袭击,但至今仍鲜艳如昔,有“只新不旧”之美誉。 贵生书院坐落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城,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书院坐北向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中堂、亭阁、后厅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东西学斋各一座6间,分别为“博学”、“审问”、“慎思”等12间学斋。1 985年,广东省文管会和徐闻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并加筑院内石道;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时,汤显祖被贬徐闻,任添注典史,只相当于主管户籍的派出所副所长。看到徐闻没有学校,读书人少;特别是看到当地人“轻生,不知礼仪”,不禁发出了“天地之性人为贵”、“知生则知自贵,又知天下之生皆当贵也”的呼声;并拿出自己微薄的薪俸,与知县熊敏一起创办了“贵生书院”,招收学生读书,传播中原的先进文化、思想。此后,当地中举的读书人逐渐增多,尊师重教也蔚成风气。特别是他的“贵生”说,因充满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引起了后人极大的兴趣。当地官员说,其时欧洲文艺复兴如火如荼,中国也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汤显祖萌生人文主义思想也正当其时。

书院门前大树参天,枝叶茂密;院中花草凝翠,屋宇生辉。当地人说,汤显祖倡导教育,这象征着他的思想开枝散叶,一直影响着后人。大门右手的那口梦泉井,是汤显祖刚来徐闻时,焦渴难耐,畅饮过的井水。传说,是夜他文思泉涌,创作出了《牡丹亭记》;从这里回到中原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创作出了另外3部作品,合称“临川四梦”。 海康港是个著名的老渔港,港池水深浪静,位于雷州市西南38公里处,隶属北和镇。镇南的康港墟,墟址就是古代雷州府海康县北和治所所在地,海康港因此而得名,成港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海湾港池长1400米,最宽处有1900米,最窄400米,水域面积403平方公里,航道平均水深2至3米,最深处达9米,港内可泊避风渔船100余艘,附近海域盛产白蝶贝,港内有珍珠养殖场。

海康港是雷州半岛北部湾西岸的一颗明珠,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走进海康港,就如同阅读一部发黄的线装书,观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海康港历史曾是海康县北和治所所在地。由于地处北部湾出口,水陆交通十分方便,经济非常繁荣。但同时也极易受到当时猖獗的海盗的侵扰,后朝廷被迫将县城迁往现雷州城。从此,海康港便逐步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作为唯一的遗址县城入城墙,还有入城大门,一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还保留着。可惜到八十年代中期,缺乏保护意识的村民逐渐将城墙拆除,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隋朝(581-618年)时,原海康县的北和治所就建在这里,上世纪70年代后遂改称海康港。眼下,离古港口不到一百米的港口南岸,有一堵古墙,就是当年海康县北和治所的古城墙遗址。上世纪七十年代被拆掉,墙体全由青石砌成。站在古城墙前面,用手抚摸着这一块块清晰可辨的古石陈瓦,那一块块青石纹理,那一点点凹凸不平,那一片片长满苔藓的历史“印章”,好像看出了民间传说中的海盗“乌石二”,看到了从远方无边无际的大海,乘风破浪归来的一艘艘渔船,看到了早出晚归的一代代海康港渔人形象……

当地风情

转眼已到了21世纪,外面的世界无论如何的喧嚣,如何的现代化,好像都影响不了康港这位老者的宁静。你看,只有几百米宽的海康港码头南北两岸,至今还保留着非常传统的摆渡。北岸是企水镇,南岸是北和镇,泾渭分明。两地群众的相互往来,最便捷的就是坐渡船。并不繁忙的两岸,却有着两个简易码头。说它简易,是因为两个码头,就只有两条非常简陋的摆渡船,来也它往也它。装载呢,就只限人和摩托车单车。收费也不贵,听渔民说,坐船来去,一次就那么三五块钱。

来到码头,只见港池里停泊着一艘艘渔船。海康港有大小渔船一百多艘,停泊的多是本地渔民的船,船上旗帜猎猎。不远处,一排排养鱼的网箱浮在海湾之中。一群群海鸥鹤鸟飞来飞去,引来一阵阵惊呼。这里是天然的避风渔港,港口离北部湾海面只有几公里。海康港鼎盛时期,海南临高、廉江安铺、遂溪江洪等地的渔船经常到此停泊交易。高峰期,每天停泊的渔船多达200多艘,海产渔货交易达一千多吨。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

关灯